从今天开始,整个玉米市场进入最后扫尾阶段。
基层粮点基本停收进入春节倒计时,深加工从今天开始陆续停收,只有零星企业不放假继续收购。
特别是东北基层个别区域烘干塔已经停止收购,如果你硬卖,人家也不会直接交付现金。
这就形成有趣现象——这个时间卖粮给不上价,不卖怕节后雪大雪里埋,真是左右为难!
这两天个人一直在告诉大家关于“地趴粮”与“降雪降温”问题,虽然雪后大降温,而且整个2月份几乎不会出现开花可能,但是——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大雪过后,地趴粮面对开化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开花节点到来,玉米有冰有雪,基层烘干塔收购之时,肯定会进行压价,否则即使卖给深加工也要被扣钱。
这时候扣钱就是两难——对农民来说,扣多了,说人家压价;对于烘干塔来说,扣少了,人家就会赔钱。
这是全国所有地趴粮、农民和烘干塔都要面临的考验!而且,春节前下大雪对于行情是利多,但春节后下大雪对行情来说,就是利空。
本身市场就是“故事会”——每年在2~3月份之时都会讲述“开化”故事,有意识无意识的加速地趴粮集中或加速卖粮节奏,多么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要东北农民不改变存粮模式,不改变售粮节奏,这个故事就会一直讲下去,除非模式发生变化,全新的故事也会再度开启新篇章。
前期市场一直拿售粮进度讲故事,但不论如何,即使基层只有一成粮,这些粮如果快速或集中售卖,基层烘干塔和粮贩子、贸易商也接不住。
所以,落价是大概率,涨价是偶然性,只是落多少涨多少而已。
1)玉米期货在春节后如何走向?
2)基层烘干塔的粮何时要变现?
3)节后继续收储后的价格如何?
4)基层大量色选玉米何去何从?
5)基层农户地趴粮何时要变现?
6)养殖和饲料对玉米采购变化?
7)三月份的两个什么会的变化?
以上这几点因素和条件的变化,互相影响或联动效应将决定了玉米行情走势,长期谁也看不准,能看准的都是——老太太跳皮筋,没事闲扯什么得(der)。
只有当条件或因素成立之时或改变之时,行情才有可能发生变化,我们不可能只拿“雪里埋玉米年后开化”这一个指标就判定玉米下跌,有些过于偏执或不公允。
对于很多农民朋友来说,最喜欢在文章中找到一个特别肯定的答案,换言之,我不想看你长篇大论的啰嗦,只要看到或听到最终结果。
可,市场不是我家的,也不是你家的,谁说了也不算,行情是整个市场的每一个主体共同协作出来的结果——市场是走出来的。
所有的确定性是建立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但这里有一点可以确定,想要回到上次1950~1980元的价格(港口),不现实,会有一段时间徘徊在2020~2030元左右。
喊玉米会大掉,都是扯,喊玉米会暴涨,也都是扯!
对于粮商而言,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购销节奏滚动起来赚钱,对于农民而言,考虑的是如何保管好玉米在上涨的行情中让自己多赚钱,但对于地趴粮来说,基本留一个寂寞;
快速转变自己的思维,与市场趋势交朋友,而不是做敌人!
少赔就是赚!
以上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全当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