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战场我军高级军政领导人为什么比中原战场多

浪迹文过去 2024-05-05 07:17:31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和中原战场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针锋相对、双方主力最集中的战略区之一,可以与东北战场相提并论。与华东战场集中我军一大批资历、战功、级别的军政领导人不同,中原战场的一线领导人中共中原局)、军区(指一级军区中原军区)、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无论从人数、资历、级别上分析比较,远不如华东战场。

刘伯承、邓小平急需充分中原战场领导力量

这也是刘邓向中央军委、毛主席请求华东军区政委、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等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工作的原因(后来中央批准邓子恢与陈毅一同前往中原军区工作)。

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等合影

华东战场,我党我军一线指挥员有:

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

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

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华东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

原华中军区政委、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华中分局和华中分局撤销后,邓子恢任华东局常委);

原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华中军区与山东军区合并后,张鼎丞任华东局常委);

华东局常委曾山;

华东局副书记黎玉;

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

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唐亮;

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

以上高级军政指挥员,除饶漱石在中央组织部部长的任上出事(之前是华东局第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其余的军政领导人中,陈毅在1955年大授衔获得元帅军衔,粟裕、张云逸获得大将军衔,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入列拟授大将名单,陈士骏、唐亮、钟期光获得上将军衔,曾山没有参加授衔,当选政务院内务部部长,地位堪比大将。

这里面,还没有将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元寿和后来的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这个级别的将领计算进去。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1948年5月到中原军区工作

反观中原战场,一线军政指挥员与华东战场相比,明显相形见绌,计有:

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

中原局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

中原军区副司令员李先念(并没有在中原野战军任职);

中原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

中原局常委、豫皖苏中央分局书记宋任穷;

中原野战军参谋长李达。

粟裕主要负责华东战场我军军事指挥

双方阵容,无论是资历、在党内军队中的地位、任职,相去甚远,甚至可以用“悬殊”来形容。与华东战场的“豪华”阵容相比,中原战场显得势单力薄了。

1948年2月,刘伯承、邓小平电请中央将华东局常委邓子恢调中央局工作。

1948年4月,得知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拟由粟裕领导三个纵队南下过江作战而组成的兵团)南下过江作战的计划已经取消,刘邓立即电请中央将陈毅调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理由是:

一.中原局辖区甚大,因中央决定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地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到川陕边区均属中原解放区,但领导力量极嫌薄弱。

二.部分野战军在二十万人以上,粟裕迟出(南下) 则达三十万。军区武装约二十万。亦须统一指挥及供应。

张云逸资历很深

因此,刘邓建议:

以陈毅为中原局第一副书记;组织中原军区。

关于陈毅的职务安排,刘邓建议三个备选方案:

1.陈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中原野战军司令员;2.陈毅任军区及野战军第二政委;3.陈毅任军区第二政委兼野战军政委。

刘邓还建议陈毅在华东野战军的职务不变。

1948年月,刘邓再次电报中央,指出中原局局面太大,情况复杂,以中原局现有力量,实难胜任。最后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终于同意陈毅、邓子恢前往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

饶漱石在陈毅到中原军区工作后,大力支持粟裕的工作

回到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的问题:为什么华东战场我党我军一线领导力量远远比中原战场要多?

华东战场我党我军一线领导力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原东南局及新四军的主要领导,包括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后任新四军政委的饶漱石,原新四军代军长,在叶挺于1946年飞机失事后任新四军军长的陈毅,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等。

二是留在华中解放区的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的主要领导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粟裕、曾山等。

三是山东解放区除了罗荣桓、黄克诚率部前往东北后留下来的干部,包括黎玉,以及从延安回到山东军区工作的陈毅,被中央军委派往山东野战军接替宋时轮担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的陈士榘等。

1948年5月,邓子恢随陈毅到中原军区工作

这三个地区原来就有能够独当一面的领导力量,三个地区领导力量在撤销华中分局(并入华东局),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再加上山东解放区原有的领导力量后,领导力量的阵容强大是必然的,后来中央政治局委员康生来到华东战场,担任山东分局书记后,力量更加壮大。

而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的一线军政领导力量主要由原八路军129师,后来的成立的晋冀鲁豫军区和野战军,以及中原突围后留在中原军区工作李先念等人组成,原中原军区突围的其他领导人如王树声、王震等人,有的在河南军区工作,有的在西北野战军工作,所以领导力量比较薄弱。

李先念在中原突围后留在中原军区工作

王树声的河南军区属于中原军区领导的二级军区,王树声本人并不够级别担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领导。

陈赓、谢富治领导的太岳军区,后发展为陈谢兵团,虽然也属于中原军区领导序列,但实际上直属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指挥。陈赓虽然资历较深,但级别并不够担任野战军领导。曾经担任太岳军区政委,后担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的薄一波于1948年4月出任华北局第二书记,后任华北局书记,已经离开中原战场。

种种原因导致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一线领导力量比较薄弱。

陈毅、张云逸、彭雪枫等新四军将领合影

这才有刘邓于1948年4、5月间,屡次电报中央,请求从华东战场调陈毅、邓子恢等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工作。而陈毅离开华东野战军(后保留在华野的领导职务),并不像军迷所猜测的那样给粟裕腾出位置,而是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站在全国各个战场的视角,从中原战场和华东战场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的人事调整决定。

为什么刘邓请求中央知名调陈毅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

这是因为华东战场我党我军战将云集,党的领导有饶漱石独当一面,军事指挥粟裕已经得心应手,陈毅不在华东,饶漱石仍然是粟裕的坚强后盾。而且也只有陈毅的威望和能力才能够担当人在中原战场,又能够调度、协调华东野战军配合势单力薄的中原野战军作战。换军政兼优的谭震林也难以发挥陈毅所起的作用的。而且陈毅在中原军区工作,当刘邓意见不一的时候,老资格的陈毅可以居中协调,三个人都是四川“老乡”, 合作愉快。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

邓子恢在华东战场属于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等于“浪费”人才了,还不如到中原战场加强领导力量,毕竟中原局辖区太大,部队众多,后勤保障压力很大。

事实证明,在刘邓的建议下,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在1948年5月调陈毅和邓子恢到中原战场是一着好棋,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以及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阅读:2889

浪迹文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