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越抗法49周恩来驰电:配合谈判,打下奠边府

大肥肥文史说 2024-08-26 18:06:42

作者:钱江

举世瞩目的时刻

1954年4月24日越法两军攻守形势示意图

趴窝的“神鹰”

1954年4月24日中午,飞临奠边府上空的法军侦察机将一幅最新的奠边府战场地图投落在德卡斯特里的指挥部旁边。这份地图表明,越军的大炮正在向奠边府中心区靠拢,新的炮兵阵地在构筑之中,更惨烈的恶战即将降临。

在西贡,纳瓦尔的心绪坏透了。早在1953年12月,他命令自己的参谋部拟制了一个“神鹰计划”。计划的出发点是,在奠边府会战开始后不久,前来进攻的越军即被法军重创,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法军分四个阶段展开反击:

1.以四个营兵力粉碎奠边府南部的越军,然后前出至越老边境的南乌江上游;

2.以上述兵力在这个区域进行扫荡;

3.以四个营兵力前出至老挝的灰亚那宋地区;

4.以八个营兵力出奠边府峡谷,机动作战。

如今,“神鹰计划”的前提已不复存在。4月初,纳瓦尔命令将该计划保留原名,其内容改为,以法军在老挝的部队为主,4月下旬从中寮出发,向北攻击前进,解奠边府之围。

但是,法军在老挝的兵力薄弱,从各地能调集的兵员总数不过5500余人,而且后勤供应较在奠边府的部队更为困难。法军也没有足够多的飞机和飞行员,趴窝的“神鹰”始终飞不起来。

1954年4月21日,纳瓦尔和印度支那高级专员德让会商奠边府战局,认为那里已经没有希望了。纳瓦尔自己都为这个结论吃惊。危急时刻,他原本指望越北司令科尼为上司分忧,可是自从上回在河内大吵了一顿以后,科尼再也不主动找纳瓦尔说话了,凡有请示,一律使用公文。

4月24日晚上10时20分,纳瓦尔忍不住给科尼拍发了一份电报,向科尼询问4个问题。

1.如果奠边府得不到新的增援,而越军也不增兵,那么还能够守多久?

2.你是否主张继续增援奠边府?

3.你是主张向奠边府增援不同建制的志愿人员,还是增援成建制的伞兵?

4.你是否主张坚决实施“神鹰计划”?

此时的奠边府,夜雨绵绵,工事塌毁。越军战士冒雨挖掘堑壕,继续向法军阵地逼近。由于空降场大大缩小,空中补给更难了。在23日晚间至24日早晨,法军向奠边府空投了72人,其中包括几名坦克手。

周恩来抵达日内瓦

1954年4月24日,星期六,瑞士日内瓦成为世界瞩目之地。中国代表团于下午3时到达日内瓦机场。停机坪上已有一大群记者等候,其中美国记者最多。

等到机舱门打开,几个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国人先下了飞机。外国记者大都不认识周恩来,一迭声地问起来:“谁是周恩来?”

这时,头戴黑色礼帽的周恩来出现了。首先是美国摄影记者叫唤起来:“周恩来,走近点,朝我这里看!”

1954年4月24日,周恩来抵达日内瓦

这是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欧洲国际大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也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亮相。周恩来在机场发表书面声明:“日内瓦会议就要举行了。这个会议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亚洲这两个紧迫的问题如果能够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的和平,并进一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

周恩来没有马上离开机场,而是稍作休息又来到停机坪迎接随后抵达的苏联代表团。

莫洛托夫很快到达,并在机场发表谈话指出:“不能不指出这一重要事实,即:所有大国——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代表最近几年来首次共同参加一个国际会议。”

英国代表团团长艾登于4月25日夜间飞往日内瓦。途中,艾登在巴黎附近的奥利机场短暂停留,皮杜尔在那里等着他。艾登告诉皮杜尔,在日内瓦会议结束之前,英国不会采取任何在军事上卷入印度支那的行动。另一方面,英国打算在日内瓦会议上给予法国以全面支持,使法国得到尽可能体面的结果。

皮杜尔如闻炸雷,呆呆地站着不动。

从这时起,皮杜尔才收起心来投入日内瓦会谈。由于会前法美英三国没有就印度支那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皮杜尔甚至没有时间准备好多种会议预案,这下可慌了手脚。

丘吉尔再一次拒绝法国

奠边府,1954年4月25日战况平稳。科尼电复纳瓦尔说,他认为,在继续空中支援和越军不发起总攻的前提下,奠边府大约还可以坚守两至三周。一旦停止空中支援,奠边府可能在八天内崩溃。科尼婉转地对纳瓦尔说,现在,对法军来说至关重要的地方不是奠边府而是红河三角洲,越军马上就会对那里进攻,如果抽空了红河三角洲去增援奠边府,将是非常危险的。

纳瓦尔于次日致电科尼:“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你的意思是,继续增援奠边府只是苟延残喘,徒劳无益。我不敢苟同。我觉得,出于军人的荣誉与希望,即使没有把握扭转战局,我们也需要援助奠边府。因为我们现在还寄希望于日内瓦会议产生有利的结果:或是停火,或是停火不成而使美国卷入战争。这将取决于奠边府尽可能久的坚持。”

纳瓦尔的职位毕竟比科尼高了一层,更多地从战略角度来考虑此时奠边府战局对法国和即将举行的日内瓦会议意味着什么。

同一天,美国空军的卡达拉尔准将又来到西贡,与纳瓦尔商议“神鹰行动”。他向纳瓦尔透露,美国远东空军司令部已经作好准备,一旦被批准行动,将以80架轰炸机投入最初的战斗,猛烈轰炸奠边府越军阵地和越军在巡教的后勤中转站。

纳瓦尔表示,这实在是求之不得。

此时,纳瓦尔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两点上了:或是美军介入奠边府战斗,使用空军重创越军,解奠边府之围;或是奠边府还可支撑,直到日内瓦会议迅速达成一项哪怕是暂时的就地停火协议。

1954年4月26日下午,拉尼埃指示法国驻英国大使马西格里面见丘吉尔,提出最后一次请求。前提是,一定要使英国首相明白,只要英国点头,美国就会同意使用空军打击奠边府的越军,而英国并不需要真的动用自己的士兵。

丘吉尔没有在当晚会见法国大使,这是一个不妙的兆头。

举世瞩目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4月26日下午3时开幕。参加会议的是中国和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以及南北朝鲜的双方,还有参加“联合国军”的成员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希腊、卢森堡、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土耳其。

会议主席、泰国的旺亲王用法文宣读了瑞士联邦议会发来的富有特色的贺电:“瑞士联邦和瑞士人民欢迎今天在日内瓦与会的各国政治家!瑞士人民衷心希望与会者发现日内瓦气候宜人,有助于他们在这里找到解决困难问题的办法,从而创造持久和公正的和平。”

也在这天上午,艾森豪威尔邀请国会共和党领袖前来白宫,副总统尼克松也在座,另有参议员威廉·诺兰德、尤金·米利金和查尔斯·哈勒克。

艾森豪威尔谈了对印度支那局势的看法。他认为,法国在印度支那陷入了困境,他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是,奠边府失守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他要提醒国会议员们,美国战斗部队卷入印度支那是可能的,应该有所准备。即使美国在印度支那投入一个士兵,也是事关重大的事件。现在法国已经向美国提出了请求空军支援的要求,但是美国将避免“单干”。

美国军事情报局新加坡基地于1954年4月27日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务院报告:

1.在过去的一周里,奠边府战局无重大发展,越盟部队已经成功地渗入该地西北部防线,并迫使法军从机场外围的一个据点撤走。

2.法军继续空投兵力和物资,但伤员仍不能撤出,我们认为越盟有可能很快在奠边府发起总攻。

3.美国飞机已将一个法国伞兵营从其本土运至印度支那。

4.印度支那其他地区局势尚无重大变化。

丘吉尔在4月27日早晨会见了法国大使马西格里。当大使阐述法国的请求时,丘吉尔打断他的话说,他打算听取法国方面除了采取军事以外的任何建议。他赞扬了一番奠边府法军将士的顽强苦战,然后表示,很抱歉他不能解救他们。

丘吉尔说,这次英国不同意采取“结盟”立场并不意味英国不再是美法两国的老朋友,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英国和美法两国没有分歧。但是英国现在已经认定,通过日内瓦会谈来解决问题是有可能的。相反,空中轰炸会完全摧毁日内瓦达成协议的可能。

丘吉尔说得明白:“我们决定了的事就不应该动摇。当然我也知道有许多反对意见,但是我排除了它们,并且决不让步。”

这位老资格政治家安慰焦虑不安的法国大使:“我们也为许多问题所困扰,比如新加坡、香港、土耳其问题……那么很自然,法国也会遇到像奠边府这样的问题。”

英国的立场已经阐述得相当清楚了,丘吉尔还不放心,又在当天下午的英国议会会议上宣布:“英国政府决不在日内瓦会议取得成果之前在印度支那承担任何军事义务。”

丘吉尔呼吁:“别毁了谈判的机会,应置日内瓦会议于优先地位。”议员们以鼓掌方式表示了他们对这位老政治家的支持。

这下子,英国的态度让法国上下彻底地陷入了绝望之中。

周恩来驰电:配合谈判,打下奠边府

中国代表团到达日内瓦后,不断通过解放军总参谋部了解奠边府战况。周恩来希望,最好能在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之前打下奠边府。

越军基本上控制了奠边府机场后,再次把打击的重点东移,让第312师和第316师担负主要作战任务,同时让第308师迅速整补,准备进行最后阶段的战斗。

在这之前,第316师中国顾问徐成功建议,鉴于法军坚守的A1(法军称E1)高地急切难攻,山顶的钢筋水泥大碉堡所处角度狭小,兼有法军炮兵掩护,很难用火炮摧毁,可由工兵在山腰间挖掘地道直抵法军碉堡下,越军再将奠边府前线的炸药都集中起来,放置在碉堡下,待到总攻发起时爆破,将山顶之敌悉数全歼。

徐成功的建议被韦国清、梅嘉生采纳了。

越方提出,越军工兵还无此经验,希望由中国工兵来做。

根据越南战场的请求,解放军总参谋部从中国国内火速抽调六名有朝鲜战场经验的工兵赶往奠边府,指导越南工兵挖掘地道。

六名中国工兵于4月下旬到达奠边府,立即勘察地形,指导越南工兵向敌军脚下掘进。

此前,解放军总参谋部已电询韦国清,为了加强奠边府前线的火力,拟向奠边府调运我国研制的多管火箭炮连,是否需要。

韦国清征求茹夫一的意见。茹夫一说,我在沈阳的时候,看了这种火箭炮的试射,它可以打六七千米远,射速快,散布面大,虽然不那么准确,但是威力大,可以运来。

韦国清马上就同意了。

来到奠边府的是一个六管火箭炮连,研制这种火箭炮的技术人员也来了,对专门为此配备的越南炮手进行了速成培训。

火箭炮连在奠边府外围隐蔽,并为武元甲、黄文泰和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实弹演示了一次。越中将领决定,在最后总攻的时候使用火箭炮。

武元甲和韦国清决定,5月1日向奠边府法军发起总攻。

新华社记者戴煌在这之前赶到了奠边府,在可闻隆隆炮声的森林里见到了武元甲和黄文泰。当日一同来到奠边府的还有几位中国军官,在挂满地图和摆着多部电话机的指挥部里,武元甲、黄文泰用缴获的罐头食品为戴煌一行洗尘,办公桌上摆了沙丁鱼、午餐肉、牛肉、腊肠、法国香槟酒,还有大块巧克力与炼乳熬制的热饮料,外加当地土特产:山鸡、香菇、菠萝。

武元甲和黄文泰用汉语向新到的中国顾问(越方把穿军服的中国人统称作“顾问”)介绍了奠边府的形势。

在奠边府,中越双方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谈话无拘无束。戴煌在餐桌上向武元甲提出:“总司令能不能接受我的采访,详细介绍奠边府作战?”

武元甲当场答应,说好晚上待他有空时就来叫戴煌。

将近午夜,武元甲派人把住在军事顾问团营房的戴煌请来他的住处,作了一番长谈。

戴煌问:“根据目前形势,你估计什么时候可以结束这个战役?”

“快了,快了,最迟不会超过5月上旬。”武元甲说,“你也很清楚,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将在5月初开始,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在会议开始前就结束这里的麻烦事。”

戴煌说:“这是出于政治上外交上的考虑,我能够理解。但是,在实力的对比方面,5月初结束战斗的根据是什么?你能不能明确地讲一讲?”

武元甲显得胸有成竹:“是这样:纳瓦尔虽然还有10万之众,但都分散在红河三角洲和南部地区,并受到我们地方武装和民兵的牵制,动弹不得。

奠边府德卡斯特里的2万多人,已被歼灭了将近半数。他只能得到零星空投兵力的补充,而我们的围攻部队数倍于他。我们使用的大炮也就是你们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使用过的那种美式榴弹炮,比他们的多得多。

再说,我们有人民的支持,而他们孤立无援;我们的部队士气高昂,他们的部队,特别是外籍兵团士气极为沮丧。他们唯一比我们稍占点优势的,就是包围圈里还有一些坦克,另外不时还飞来一批飞机,扔几颗炸弹,扫几阵机关枪。不过,这些根本无济于事。”

遗憾的是,戴煌在1957年遭逢不幸,被划为“右派”,此后经历了20年蹉跎岁月,他的越南采访笔记,除已经出版者外尽数丧失。上面所述是他记忆最清晰的部分,但大部分细节则随着时光流逝了。

4月28日,越军总前委召开扩大会议,各师师长、政委参加会议,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也与会参加。会议部署了总攻任务,要求全歼奠边府之敌。武元甲在讲话中要求部队克服目前因临近胜利而普遍存在的“保命”思想。

美国放弃在印支使用空军

1954年4月29日上午,艾森豪威尔在白宫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在讨论了伊朗局势、国际总局势后,以一百多分钟时间讨论了印度支那局势

副国务卿史密斯读了杜勒斯从日内瓦拍来的电报,电报对会议表示“悲观”,并说他将在会议上坚持美国的立场。雷德福汇报了巴黎和伦敦之行的结果。中央情报局局长、国务卿杜勒斯的弟弟艾伦·杜勒斯汇报了奠边府局势。他指出,奠边府法军总兵力将近1万人,被至少4万人的越军包围,法军的失败不可避免,除非美国使用空军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参加会议的国防部长哈罗德·史塔生再次提出,如果需要,美国是否派出地面部队进入印度支那挽救败局?

副总统尼克松插话,要派的话,派空军就可以了。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三位成员反对出兵印度支那,反对最坚决的还是陆军参谋长李奇微。

艾森豪威尔作总结发言说,派遣地面部队冒的风险太大,会打破力量平衡,因而派遣空军力量比较适宜。但是英国不愿意合作,在这种情况下由美国采取单方面行动不妥。美国不能使用核武器,而且也不应选择继续同中国打仗的办法。

艾森豪威尔说,如果美国派兵去印度支那,就可能卷入看不见尽头的亚洲战争,“其结果将是,消耗我国的资源、削弱我国的整体防御能力。在没有盟国参与的情况下,如果红色中国卷入印度支那事务的态势已经清晰,我们应该小心地避免在亚洲四处出击。对于红色中国之蛇,我们应该击其要害而不要去踩它的尾巴”。

艾森豪威尔作出了决断,他宣布:美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相应结果之前不在印度支那承担军事义务。此言一出,“神鹰行动”胎死腹中。

美国总统作出上面那个重大决定的时候,奠边府迎来了4月30日。这天是星期五,法国的外籍军团纪念日。

外籍军团是法军编成内的特殊战斗单位,建立于1831年。外籍军团的主体由非法国籍士兵组成,他们大都是北非人或东欧人。加入外籍军团服役达到五年者,大都可以加入法国籍,享受法国公民待遇。出于这个原因,二战以后,法国外籍军团中的东欧籍士兵增加了,一批德国战俘也加入了外籍军团。在4月30日,奠边府阵地上共有2400余名外籍军团士兵。

德卡斯特里命令,这一天,外籍军团士兵享受战场休息日。

100余架次的法军飞机飞到奠边府上空,空投了212吨物资。在越军的猛烈炮火中,法军飞行员在3000米上空即开始空投。结果空军认为,大约三分之一的空投物资落到了越军手里;奠边府中心区的法军宣称,他们连一半也没有拿到。

0 阅读:6

大肥肥文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