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距离网上立案已经五个多月了,原被告都明确跟法官说过没法调解了,可案子还没立案啊!亲戚已经催了几回了,烟语君期间还专门跑到法院的立案庭去催了一次,可还是没有立案啊!
拨通了此前联系的法庭法官58结尾的电话,一直间隔性的拨打到了9点20 ,不是没人接就是正在通话,愣是没打通。估计是去开庭了,这也可以理解,法官上午不开庭的不多,毕竟案子确实多啊!
既然如此,就想着找到法官的法官助理的电话询问一下案件的办理情况。法官开庭,法官助理却是一般不出庭的。在网上搜索了一个法院公布的00结尾的电话,结果打过去是空号,于是又找了一个97结尾的电话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了,先是得到了是法院的电话后,烟语君就询问能否提供某某法庭的电话,得到的答复是,他们这是执行局的电话,不知道法庭的电话。唉!据烟语君所知,法院不光每个人都有内部其他人员的办公及个人的电话本,而且还有内部电话都是有内线外线的电话表人手一份方便联系的。可人家就是不告诉,也是没有办法啊!挂了电话,就想到立案庭不是有诉讼服务功能吗?从网上找到了一个法院立案庭25结尾的电话打了过去。得到的答复是,他们这里是立案庭,也不知道法庭的电话。
不得不,只好拨通了12368,告诉了法官座机电话打不通的情况,询问是否可以提供法官助理的电话。接线员解释了法官可能是去开庭了,热心的提供了法官助理68结尾的电话号码。电话打了过去,一下子就接通了,告知要找某某法官的法官助理之后,可以听到接电话的询问另外一人,找你的。之后,接电话的答复,你找的人不在这个办公室,过十分钟之后,你打法官办公室58结尾的那个电话吧。十分钟后,再拨打最先拨打的法官办公室58结尾的电话,就有人接了,正是办理此案法官的法官助理。原来,这个电话是可以打通的啊!法官助理详细询问了案件信息及烟语君的身份及与案件的关系后,对被询问的8月份进行的案件处理进展称不知情。可明明之前烟语君接过她的电话通知开庭的,还之后打过电话请其转告法官,原告可以申请司法鉴定,随时等候现场勘查。
见说不到一块儿,案件继续推进没戏,哪这个案子已经立案五个多月了,啥时候能立案啊?法官助理答复,这个案子早就不在他们法庭了,今年5月30日就退回立案庭了,催立案直接找立案庭吧!无奈之下,烟语君又拨打了中院的12368热线,告知了上述案件诉前调解后五个月不立案的情况,询问案件什么时间能立案?接线员答复,情况他们记下了,可以进行督办。昨天,亲戚的手机收到了短信通知,通知缴纳诉讼费。一提到立案难,找法官难,有些法院人就拿案件多、考核严进行解释,让当事人多理解他们的难处。可是上述的过程可见,法官去开庭了,可法官助理没去开庭,为啥也不接电话呢?
明明法官办公室58结尾的电话,法官助理在这个办公室,或是在其自己的办公室,为何也不接电话呢?老百姓,包括律师,现在打官司有多难?为了查询案件现在的进展,找到了解案情的法官助理,明明就是办公室有人,却需要打七八通电话才找到,即便找了也是一问三不知,推给立案庭了事。也就好在烟语君的锲而不舍,否则根本不会得知案件早在几个月前就调解终结了。如此看来,找法官难,不仅难在法官开庭多,还难在不开庭的人员,也不接电话啊!理论上,司法改革之后,员额法官大多实现了配备法官助理,开庭时法官助理一般不会出庭,如何解决法官助理接待当事人、负责解答当事人的诉讼疑问呢?一个案子网上立案五个多月了,期间一会儿需要诉前调解,一会儿需要拿着所有证据去开庭,一会儿又说早就诉前调解早就结束了,到底诉讼进程受不受《民事诉讼法》的法律约束了?
用最高院院长张军曾经说过的,离开了法律效果,就不要谈什么社会效果。司法诉讼脱离了法律规定的约束,岂不成了法院、法院人员想怎么办案就怎么办案?有律师跟烟语君讲,现在的案子,只要自己不去催,即便是催了,等一年也立不上案子的,有的是。
可问题是,即便最高法院屡次公开强调,“对当事人、律师反映的立案登记制落实不到位问题,坚决一查到底!”,可一个案子脱离法律规定的拖了这么长时间不立案,根本没人处理和承担责任啊!
最高检提出了,“取消一切对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考核,不再执行检察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再设置各类通报值等评价指标,不再对各地业务数据进行排名通报”,切实把检察管理从简单的数据管理转向更加注重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上来,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消息传来,体制内外一片的叫好声,为何?以上述烟语君的真实遭遇为例,即便是统计和发布的司法数据再好看,宣传的结案率再高、结案时间再短,能代表当事人在自己的案子拖了几个月不立案后,还认可数据上的结案效率高,进而认为自己的案子会得到依法办理?老百姓打官司,对法院工作是否公正高效的评价,是来自自己的案件进展是不是有人跟进负责,自己的办案疑问是不是有人接电话答疑解惑,自己的案件推进是不是得到了依法办理,而不是来自那些所谓的司法数据。“如我在诉”,不是仅仅喊喊口号、自己宣传的就行,而是需要以老百姓打官司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