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南宋出身最卑贱、血统最不纯正的皇帝,却坐稳皇位四十年

崔崔不是催 2025-02-18 10:41:16
前言

宋朝真的算是皇位继承相当混乱的一个王朝了,为啥这么说?根本原因就是宋朝是皇帝绝嗣最多的王朝。

可就是因为皇帝没了子嗣,宗亲们这才有了机会。就拿宋理宗来说吧,他出身低微,结果却当上了皇帝,还统治宋朝长达四十年。

一、阴差阳错

宋宁宗,那可是个带着遗憾的帝王。他一辈子都没留下自己的孩子。后人对他绝后这事说法可多了。宋宁宗有九个儿子,可这九个儿子全都小时候就夭折了。还有,他就那么一个女儿,结果出生六个月也夭折了。

可宋宁宗是帝王,总归得有继承人的。没办法,他只能到宗室里找个年龄合适的孩子来培养。挑了半天,就相中了宋太祖赵匡胤次子赵德昭的后代。这年赵与愿才六岁,正是培养的好时候。于是宋宁宗马上就把年幼的赵与愿接到皇宫里抚养了。

而且还亲自给他改名叫赵询,下旨封他为卫国公。宋宁宗虽然把赵询当作自己的继承人,可心里还是想有个亲生骨肉的,之后的好几年里宋宁宗一直在努力。

可惜,都努力了六七年了,却还是没什么进展。宋宁宗,慢慢地就不抱希望了,朝臣也一个劲儿地催着宋宁宗立太子。

之后,宋宁宗就下了旨意,把赵询封为荣王,这可就完全确定了他皇子的身份。到了第二年,就把赵询立为太子了。赵询在太子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十几年。谁能想到,他28岁那年突然就去世了,而且还没留下后代。

宋宁宗那叫一个悲痛,简直悲痛到了极点。怎么能不悲痛?那可是养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一下子就没了。宋宁宗都忍不住感叹,也许自己命中就不该有孩子,你看,连养子都死了。

眼瞅着自己千辛万苦培养的继承人没了,可皇位不能没人继承。宋宁宗没辙了,只能把适龄的孩子都召进宫里来念书,再从这些孩子里挑个合适的。就这么着,宋宁宗瞧上了赵匡胤四子赵德芳的后代赵贵和。

宋宁宗这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办事也就麻利多了。人选一确定,马上就把这人认作养子,还给他取名叫赵竑,封他为济国公。赵竑那可就是照着未来皇帝的标准来培养的,他还娶了太皇太后娘家的一个女子,就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可惜,赵竑太早把自己的野心亮出来了。赵竑当时正春风得意,他有个很不错的想法,就是要把朝廷局势变成中央集权的那种,朝堂里不能有专权的情况。史弥远在朝廷里权力大得很,赵竑特别瞧不上他,还放话等自己继位之后就把史弥远给干掉。

这简直就是直接威胁到了史弥远在朝廷里的地位,他哪能容得下这种事发生?就这个时候,史弥远心里就起了把赵竑从皇位候选人里踢出去的念头。史弥远好歹在朝堂上混了这么多年,不管是比心眼儿还是比城府,他都比赵竑强太多了。

想把赵竑弄下台,那还不简单得很嘛。再说了,赵竑又不是宋宁宗亲生的儿子,也不是宋宁宗从小带大的,宋宁宗就因为别人说的坏话,轻易地就改变了对赵竑的看法。

打那之后,史弥远就老是在宋宁宗的耳边说赵竑的坏话。大家都知道,宋宁宗这人特别能听进去别人的谏言,说难听点就是耳根子软,自己没个主见。慢慢地,宋宁宗对赵竑也就不喜欢了。

史弥远眼看计划就要成功了,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可他不能直接把赵竑给弄下来,为啥?因为赵竑可是宋宁宗亲自认定的皇子,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儿。所以,史弥远就打算再找一个姓赵的子弟,好让赵竑的地位受到动摇。就在这个时候,赵昀就被史弥远给盯上了。

二、登基称帝

按辈分的话,赵昀得算宋宁宗的堂侄。可到他爸那代,和皇室的关系就已经非常疏远。真的是疏远,要不史弥远咋能在远离京城的浙江那块儿找到赵昀。

赵昀可比赵竑好掌控得多了,而且赵昀是平民出身。他能有如今的一切成就那可全是靠史弥远,你就可以想象得到他对史弥远会是啥态度了。

打那之后,史弥远就绞尽脑汁地打算把赵昀推上皇位。得提一嘴的是,这个时候宋宁宗岁数已经不小了,而且他对史弥远特别信任,史弥远说啥他就听啥。

实际上,史弥远和赵昀那可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史弥远能证实赵昀的身份,毕竟都过了这么多年了,赵昀到底是不是赵匡胤的后代,根本就没有确凿的证据去证明。要是有那种心怀不轨的人怀疑赵昀的身份,他也没辙。

赵昀尽管身处乡野,可被史弥远看中的他肯定不是一般人。他心里明白得很,史弥远就是在利用自己,可那又能怎样?谁不想坐上九五之尊的位子,能一步登天的事儿没人会拒绝的。

宋宁宗病得越来越重的时候,史弥远就把大权都揽到自己手里了。赵竑,想见宋宁宗一面都办不到,别的就更别想了。宋宁宗一驾崩,史弥远就拿出一份遗诏,这遗诏可把所有人都惊到了,上面说要立赵昀当皇帝。赵竑哪能信,可人家史弥远权力大得很,他心里再不满也只能憋着。

就跟捡漏似的,宋理宗啥都没干,就以平民的身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不过,虽说当上了皇帝,可他到底有没有皇帝的权力,这不用讲大家心里也都明白。

宋理宗登基之后,史弥远仍然大权独揽,而且比以前更厉害。为啥?一来宋理宗年纪小,二来史弥远有从龙之功。和赵竑比起来,宋理宗赵昀能当上皇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特别能忍。

三、得以亲政

打那往后的十年里,宋理宗都是被史弥远操控着掌权的。可就算这样,宋理宗对史弥远也没有一丁点儿不满,还特别信任他,就跟当年秦始皇和吕不韦的情形差不多。

史弥远逝世之后,宋理宗终于在十年后开始亲政。他这份隐忍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你知道吗?宋理宗虽然特别痛恨史弥远,但是在史弥远死后,他还是把后事办得风风光光的,而且还追封了史弥远。

史弥远的事儿处理完后,宋理宗就开始对外打仗了。他跟蒙古一块去打金国,最后把金哀宗给逼得没路可走,死翘翘了,也算是给当年徽钦二帝被掳走的耻辱报了仇。这么多年了,“靖康之耻”这事儿终于有个结果了。

往后的二十多年里,宋理宗特别努力地治理国家,让大宋的朝廷局势有了全新的样子。而且,就是在宋理宗在位的时候,理学派开始在朝廷里活跃起来。

结语

宋理宗当皇帝的时候,那可是拼了命地想挽救大宋。可是,这问题都积攒好久了,就像冰冻三尺不是一天冻成的那样,哪能一下子就解决。所以宋理宗搞的那些改革,到最后也没起啥作用。不过,他想改变大宋这种决心,那是没话说的,必须得承认。

可惜,哪怕是年轻时有着雄心壮志的帝王,也逃不过晚年变得昏庸的命运,宋理宗就是这样的。所以宋理宗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一直都是好坏参半的。

0 阅读:12
崔崔不是催

崔崔不是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