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是美国国家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对应的是大国“国务委员、外办主任”。这个层级是高于外交部长、国务卿的,仅次于元首见面。
沙利文来了,虽然没红地毯,但也没有红线
高层级的来访,当然要谈很重要的问题,那么,他来会谈什么呢?而大国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在来之前,美国就做了很多准备,而大国也亮明了态度。
以前,美国和大国打交道,总是在重要的会谈之前,制造一些外交筹码、在周边施加一些外交压力,然后国内放风提出一些要求。这是美国的套路。
比如上一次著名的“安克雷奇会谈”,美国把大国两大外交巨头邀请到安克雷奇,这个接触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会谈之前,布林肯围着大国访问一圈,都是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等这样的国家。
在会谈时,布林肯就拿这些国家说事:他们对大国咄咄逼人的态度感到害怕。这就是美国在凭空制造筹码,要大国做出让步,不向外输出影响力。
大国在那一次怎么回复的呢?两句话:1、时代已经变了,美国没资格在中国人面前说“从实力地位出发”;2、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这两句话大家都听过,也感到很爽,扬眉吐气啊;而两句话背后是有深深的含义的,可以说是在规劝美国。
时代变了,不再是美国一家独霸的时代;以前,美国一家独大,他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别人也没什么好办法。
现在,时代变了,中国成长起来,需要有自己的利益和影响;中国是和平发展,会给世界带来多样性的选择。
这种情况下,美国再说“从实力地位出发”,就有点“固步自封”,不知道“今夕何夕”;以后美国再这么说,我们是不会理的,是“不吃你这一套”的。
今天,沙利文访华了,也不例外,美国早早准备了很多的筹码;但实事求是说,美国这一次没有凭空制造筹码,而是拿出实实在在的在大国周边制造一些地缘压力。
沙利文访华前,几个热点地区的形势都是筹码:最重要的是伊朗和以色列打不打的问题。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如果这两个国家干起来,既是中东内部大规模乱局的爆发,也是中美两国力量在域外的较量。
伊朗到底打不打以色列,终极影响因素还是中美的博弈。之所以伊朗到现在还没有大规模攻打以色列,主要是世界主要力量没说话。
如果美国想战争爆发,它就会弱化自己的态度,不往中东地区派遣力量,让伊朗没有后顾之忧;如果美国不想让战争爆发,美国就会声色俱厉地威胁伊朗,让伊朗不敢打以色列。
同样的,如果大国希望打起了,会给伊朗某种托底,同时把美国拖在亚太不敢离开;如果大国不希望伊朗和以色列打起来,则会不出声,静静地观察,伊朗也就不会贸然行事。
美国想不想伊朗和以色列打起来呢?真正的焦点还是“对美国的战略”是不是有好处;美国从来不打“折本”的战争,不做“折本”的买卖。
打起来,对美国金融有好处,美国可以借机“降息”,还不怕降息后资本流向对美不利。早就说过了,美国早就想降息了,但时机没到:要么大国在金融上对美国妥协,要么美国发动一场战争。
不是说美国多么好战,而是美国为了利益、为了可见的好处以及让自己免于更大的损失,美国会毫不犹豫挑起战争。
那么大国想不想让中东打起来呢?答案是否定的。大国是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大国发展的根基是天下太平,便于贸易,这样大国才能更好的发展。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自从美国搞的“重返亚洲”战略以来,美国把重兵摆在亚太,无形中给大国增加了很大的外部压力。
如果中东打起来,美国势必要把兵力转移到中东,这对大国有好处。
但中东打起来,世界油价、大宗商品价格都升高;而美国趁机降息解套,大国投资成本又很高,这样一来,美元降息后,资本还是留在美国,大国还是很苦逼。
最好的状态是:中东保持紧张,美国部分力量被牵制在中东不敢离开;但中东又不会真的爆发大规模战争,不会引起一连串反应。
所以,很难说打起来对大国好不好。那么,沙利文这一次来,双方定然要说中东问题:打不打,不打的话,双方在哪些方面取得平衡;打的话,双方在多大程度上介入。
在沙利文访华前夕,大国周边的“问题”都是美国的筹码:比如印度。在沙利文访华前,大国周边其实已经出现了几点异动,最显著的是印度:印度的防长拉杰纳特·辛格在8月23日至26日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个访问很有意思,两国谈了很多有的没的,比如:推动加强印美防务关系、印度欢迎与华盛顿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等等。
其实这些话一点营养都没有,印度想访问美国,是想表明:印度在俄罗斯和美国之间走钢丝走得很稳:莫迪在东欧访问,印度和俄罗斯关系不坏,但印度防长还可以到美国访问。
美国之所以接受印度防长去访问,主要是想借印度防长之口,说出一点对美国有利的话,尤其是对美国和中国的博弈有好处的话。
印度防长也不含糊,他知道这些话是要说的,否则美国不会放过,所以,这个辛格在美国很辛苦的说了很多话,有些话“不伦不类”,毫无逻辑。
辛格说:欺骗不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可以被欺骗,但我们永远不能欺骗别人。这是应该传递给全世界的信息。
这话说得不伦不类,让人听不懂。但印度人懂,他们知道自己力量有限,许多国家对他们看不大起。所以,辛格强行挽尊,说这些话。
辛格说:印度和美国是天然的盟友,我们有着悠久的关系。两国注定要成为强大的合作伙伴;只有印度和美国才能为世界带来和平、繁荣和稳定。
这种话其实非常疯癫,已经偏离了印度这个国家本来的“不结盟国策”:既然是不结盟国家,哪来的天然盟友?再说,凭什么“只有印度和美国才能为世界带来和平、繁荣和稳定”?
辛格还说:
以前,印度的意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今天,印度在国际论坛上的任何言论世界都会认真倾听;
以前,我们的一些邻国认为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找印度的麻烦,但印度不再软弱。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这话指什么很明显,美国听着最爽,因为只要印度和大国有矛盾,并且有决心对大国强硬,美国就会给印度好处,然后利用这些问题和大国打交道。
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爆发,美国马上提升和印度的“安全合作关系”,并在冲突发生几个月后,美印签署协议:允许华盛顿共享其获取的有关中印边界线上中方边防部队的实时情报。
缅甸也有点动静,只是大家不太重视。缅甸这个国家其实一直就没有平静过。因为地处我们的西南方向,对我们周边的安宁特别重要,所以,美国一直没有放松对缅甸的制约和影响。
早在昂山素季在位时,美国就想利用昂山素季在缅甸搞事;但谁知道,美国和英国合力把昂山素季抬上位后,昂山素季只对缅甸利益关心,并不愿做西方可以牺牲的棋子。
这把美国和英国恶心得不行,他们又想方设法把昂山素季轰下台,还剥夺了以前给昂山素季的许多荣誉;除了那个“诺贝尔和平奖”,实在是没法剥夺。
昂山素季下台之后,缅甸乱了几年,直到2021年2月,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接管了缅甸国家权力。
敏昂莱其实谁也不想得罪:得罪美国,日子不好过;得罪身边的大国,日子照样不好过。
面对美国很多方面的施压,敏昂莱的态度就是“拖”:没好处不干;好处不够也不干;好处够了但影响国家主权还是不干。
当然,敏昂莱上台后,很多有利大国的重大政策也停了下来,什么“皎漂港建设”、西南通道建设等等,都没影了。
可以说,缅甸自从2015年乱了一阵子之后,一直存在感不高;而缅甸和大国之间,前几年还出现边境地区“诈骗集团”的事情。
敏昂莱上台后几乎没有外访,也没有人访问缅甸,就这么存在感很低的国家,居然出事了:七月份以来,缅甸的“果敢同盟军”打起了政府军。
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要推翻缅甸目前的政府,要找一个听话的人控制缅甸。美国为什么要插手缅甸事务?不是闲得,而是针对大国周边局势。
菲律宾和日本,这是两个“爆点”。菲律宾现政府就是美国的白手套,美国要他们干啥,他们就干啥。前段时间在仁爱礁没闹出什么名堂,现在又跑到“仙宾礁”去闹事了。
它们知道,在仙宾礁也不会有什么好处,但它们就是要闹,主要目的是要保持“热度”,别让“南海问题”就这样冷下去。这是美国和菲律宾坏的地方。
为什么要保持热度呢?有热度就可以炒作话题,骚扰大国;另一方面,以前不还有个“南海仲裁”吗,别看大国说那是“一张废纸”,但美国和菲律宾还是可以利用的。
如果局势有需要,这张“废纸”就可以拿出来说事,根据需要,还可以“美菲共同巡航、共同护航”等;接着可以闯进大国岛礁12海里之内等等。
2016年,“南海仲裁案”刚出来,大国果断军事应对,差点打起来。但不要以为事情就这么平息了,今后,美国还可以来的,还可以用“美菲共同防御”为借口介入的。
前提是:南海热度不能减,如果热度减了,而大国推动的“各方行动宣言”落实了,美国就彻底失去了南海这张牌。目前,菲律宾做的事就是“让热度不减,让宣言没法落地”。
日本就更有意思了,他们的首先岸田文雄不干了,要换有军方背景的石破茂上台。
从安倍晋三到岸田文雄,中美关系一直在恶化;而日本和大国的关系,也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责任还真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国。
美国给日本设定的角色是冲在前面的“重要闹事者”。日本的确闹事了,但他们冲得不是很厉害,往往是嘴巴上厉害,行动上收敛。
在制约大国对周边影响方面,日本也冲在前面,比如和中国抢高铁订单,不让大国高铁在中南半岛、印度等地落地,扩大影响。
其实,日本心里在滴血啊,为了不让大国高铁在亚洲有影响,日本赔本抢下越南、印度等地的高铁订单。这些订单一分钱赚不到,将来还要不断地赔钱。
总之,日本在落实美国指示时是有选择的:安全无虞时,即使有点经济损失,也要和大国对抗;安全上有风险时,日本就会把口号喊得山响,但行动则万分小心。
因为日本这点小心机,每个非常不爽,各种引诱日本,岸田都被拜登接见很多次了;也是各种警告提醒日本,安倍晋三被刺、美国对日本金融政策严厉的批评等等。
岸田文雄算是干到头了,他还是日本老牌政治家宫泽喜一这一派的,哪里不知道自己不适合再干下去;更知道:如果不对大国采取行动,他就有危险。所以,干脆不干了。
8月13日,岸田文雄宣布:不再担任执政党党首。这是辞职了,表明自己不参加下次的首相位置争夺。
与此同时,军人出身的石破茂在我国那个岛上到处访问,还和独蛙会谈。很明显,这是在协调政策:下一步我可能上去,你可别把事情闹大了,否则我没法干啊。
日本政坛的动向,看似经济问题,实际是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不对大国行动上更加强硬”的问题。
日本人不愿意强硬的,他们没这个资格强硬;他们还知道,把大国惹火了,说不定新账老账一起算,那样就惨了。但是美国要他们“强硬”啊,没法子,只好与“导火索”谈一谈。
沙利文访问,不会有太好的结果,因为他的“筹码”被大国提前化解了。所有的外交活动,其实就是各国互相交换利益的活动:我在这里让一让,你在那里让一让。然后,取得平衡,双方就可以说:两国取得“建设性”成果。
两国互相在各自关心的地方让一让,实际就是交换“筹码”的活动。打个比方,美国想要大国在中东让一让美国、要大国在俄乌战争中软化一些、在金融上帮一帮美国,美国能拿什么换?
凭空不能制造筹码,科技战方面没法拿出来交换、贸易战还在继续,也不好用。只剩下对大国周边的地缘优势了:我在印度软化点、在缅甸不搞事、让菲律宾降低烈度、叫日本缓和些······
沙利文这次访问,是他任上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他一方面要给现在的拜登政府捞点政治遗产,另一方面,也要给自己有个定位。
所以,在访问之前,美国费心巴力搞了很多地缘方面的“筹码”,期望以此换取大国的让步,给拜登政府最后半年的执政添点政绩。
以前,美国对大国的这些地缘优势很大,连中南半岛、东盟都是美国说了算;现在,美国已经没法拿东盟、越南等国来和大国讨价还价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优势就无声无息的没了。
现在,把残存的这点优势拿出来,对美国也不是什么损失,因为这些优势迟早也会无声无息消失的,所以,现在拿出来也没什么,美国一点也不心痛。
以前,大国对美国凭空制造筹码很烦,一般都不理睬;对美国施加的地缘压力,也是凭本事硬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这一次,大国提前把美国施加的压力化解了。
首先是印度,大国压根不接这个碴:你愿和印度怎么玩都行,我们不干涉。所以,印度想在中美之间玩“空手套白狼”,没可能;美国想利用印度,我们不怕啊。印度牌,咱不应。
其次,王外长8月14日访问了缅甸,在与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会见时外长说:中方反对缅甸生乱生战,反对域外势力干涉缅内政,反对任何企图离间中缅关系、抹黑污蔑中国的言行。
同时,解放军某部宣布:将于27日至29日,在位于中缅边境我方一侧组织实兵实弹军演。信号很明显了,27日也就是今天,是沙利文到来的日子。缅甸牌没法打了。
第三,南海方向,菲律宾在仙宾礁不断闹事,闹着闹着,突然在8月25日发现:大国至少有一艘055大驱现身在仙宾礁周边海域。
其实,对付菲律宾根本用不着055大驱;对付菲律宾的海上骚扰,连海军都不用出动,上次在仁爱礁,几艘海警船就把它们收拾了。
055出现在仙宾礁,其实是一种态度,这个态度还是给美国的:你们到底想怎么样?退不退是你们的事,但我们不怕把事情闹大。
所以,菲律宾这张牌也没法打了。
最后,日本方向,岸田文雄下台,有军方背景的石破茂即将上台,或者说日本可能上来更加强硬的人物。美国是投石问路:就问大国怎么看。
结果,据新闻:8月26号上午11时29分左右,一架“运—9侦察机”进入了日本长崎县五岛列岛西南男女群岛的近海领空,持续了约两分钟,在11时31分飞出。
这一下子把日本搞毛了,他们一边说这是“侵犯日本领空”,一边提出所谓的“最强烈的抗议”。
为什么“运—9侦察机”突然就跑出这么远呢?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啊。
要知道: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领土仅限四岛,其他海上小岛归属待定。也就是说:日本长崎县五岛列岛西南男女群岛附近的领海严格来说不算日本的,连五岛列岛、男女群岛都不是。
日本不是要换更加强硬的人吗?那就提个醒吧:二战后的规定大家要遵守,以前不说不代表忘了,现在只是飞一飞,讲到天边咱也有理。
而这件事,美国是最不好处理的,因为二战后的秩序就是他们弄的,规定日本领土仅限“四岛”也是写进协议的,美国如果不承认,就等于默认没有“二战后秩序”。
好了,日本牌也没法打了;相反,大国可以问一问美国:这个日本领土不能这么糊涂着了,要不咱们明确一下吧。
展望一下沙利文访问结果:1、外交无小事,从细节看内涵,沙利文专机来了,机场既没红地毯,也没有划红线;
没有红地毯,关系还不是特别融洽;
以前都有红线,这次没有红线,不就是“什么都可以谈”吗?
2、既然美国提前布置的几张牌都没啥用了,沙利文这次访问就要重新掂量。
3、沙利文要想得到想要的成就,那就拿点其他的东西交换。
4、据说拜登想要实现“任内访华”,这张“邀请函”也不是很好拿的。
5、沙利文还年轻,很有前途,任内外交成果对他今后很重要。
6、拜登政府虽然只有几个月了,今后几个月改善点东西还是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