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鄂豫边区是新四军5师开辟的根据地,它是鄂东、豫南、鄂中三个根据地组建起来的。
朱理治、任质斌、李先念先后主持过鄂豫边区的全面工作,可朱理治和任质斌在解放后的职务并不算很高。
抗战初期,朱理治率先抵达鄂豫边区开展工作,担任鄂豫边区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彭雪枫率领一批干部抵达竹沟开展工作,担任军事部部长,在这里发展和扩大武装。根据形势变化,他率部离开挺进豫东。上级派李先念接替工作,担任军事部部长。
几个月后,任质斌从延安调去鄂豫边区工作,要求先到基层工作,被安排担任边区特派员兼地委书记、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三团队政委,到豫南指导工作,帮助刘子厚解武装团结问题。
豫鄂边区召开党委后,当选副书记,协助朱理治工作,因朱理治身体有恙,他主持边区日常给工作。
随着形势变化,上级要求豫南、鄂东、鄂中的党组织一级武装统一起来,统一指挥。豫鄂挺进纵队成立,司令员李先念,政委朱理治,政治部主任任质斌。这样朱理治、任质斌率部向李先念所在的四望山转移。
1940年,上级准备召开七大,朱理治作为代表要去延安参加会议。但最终会议因为形势等因素而推迟,边区工作以及部队思想工作的重担就落在任质斌身上。
任质斌代理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纵队政委,全面主持边区工作,开辟和建立大小悟山。可以说此时的任质斌虽然资历不算老,可是晋升并不慢。
挺进纵队是一个很重要的独立战略单位,一时还不能与八路军、新四军其他部队取得地域上的看下,因此要去努力扩大自己。上级要求他们抓武装,只有强有力的武装力量,才能反击顽军,对抗日伪军。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统一整编,挺进纵队改编为5师,李先念担任师长兼政委,任质斌担任政治部主任。后在李先念的提议下,任质斌代理5师政委,担任军政委员会书记,继续全面支持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任质斌向上级申明李先念担任军政委员会书记的必要性,上级采纳了。
1943年,上级任命李先念担任边区党委书记,兼5师师长、政委,成为党政军集一身,而任质斌不再代理政委,改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对于李先念负责全面工作,任质斌是非常高兴的,
抗战胜利后,在组建的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里,任质斌担任中原局委员兼军区2纵政委。当中原突围后,中原局的一些干部因身体不好转移到延安,在延安继续领导鄂豫皖军区和鄂西北军区工作,任质斌抓工作很积极,但身体太差。1947年9月老部队南下大别山时,他留在后方。1948年被调去华东局工作,另一位中原局领导陈少敏因身体不好,也留在后方。
1948年,到华东局工作的他,职务相比在中原局来说不算高,是哪里需要调哪里。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地方干部划定行政级别时,被评为7级。如果与军队对应或许时准兵团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