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隐蔽战线的斗争如同暗夜中的刀剑碰撞,虽不为人知,但惊心动魄。
军统、中统,这两个国民党政权的特务机构,曾一度权势滔天,威风八面,然而,它们却始终无法撼动中央特科的根基。
中央特科,这个在黑暗中守护光明的力量,为何能在一次次生死较量中胜出呢?
一、军统、中统和中央特科成立的背景
军统(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于1931年,是蒋介石为了巩固其独裁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其骨干多为黄埔军校出身,以军人为主体,具有较强的军事背景和执行力。

中统(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局)则成立于1928年,由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主导,主要负责国民党内部的党务调查和情报工作。
中央特科成立于1927年,是我党为了应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而设立的情报和保卫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保卫党中央的安全、收集情报、镇压叛徒以及营救被捕同志。
二、中央特科与军统的较量
中央特科与军统的较量主要集中在革命的中后期,1936年的西安事变是两者的第一次正面对抗。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无效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一片混乱。军统“掌门人”戴笠试图通过释放虚假情报、策动暴乱等手段干扰我党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合作。

然而,中央特科凭借其高效的情报网络成功截获戴笠的电报,并立刻将相关情况告诉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他们在获悉后,不仅没有受到虚假情报的干扰,还将暴乱镇压于萌芽之中。
中央特科与军统的第二次较量发生在1941年,当时国民党顽固派打算对新四军的进行一次军事打击,期间军统负责情报收集和行动配合。然而,他们的行动再度被中央特科通过提前获悉。
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为新四军提供了重要的预警,但是由于项英误判了形势,对预警不够重视,最终令新四军遭受了重大损失,这就是著名的皖南事变。
虽然在皖南事变中,中央特科的情报未能阻止事件的发生,但是他们的情报支持使得我党能够及时调整战略,避免了更大的灾难。新四军也在遭受巨大损失后,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在重庆谈判期间,军统也曾多次试图暗杀我党代表团成员,但中央特科通过严密的保卫措施和情报预警,成功保护了代表团的安全。

中央特科不仅在物理上保护了代表团,还通过情报工作分化了军统内部的力量,揭露其暗杀计划,使得军统的行动屡屡受挫。
北平解放后,军统也曾试图通过潜伏特务进行破坏活动,但中央特科凭借其强大的情报网络和群众基础,迅速清除了这些潜伏特务。例如,1949年,北平地下党通过秘密电台获取了国民党特务的行动计划,并及时向中央汇报。在一次行动中,地下党通过跟踪特务,发现其绘制天安门广场地图的企图,并迅速将其抓捕。这一行动不仅粉碎了国民党特务的破坏计划,还巩固了新政权的安全。
三、中央特科与中统的较量
中央特科与中统的较量主要集中在革命早期。
在中统成立初期,中央特科的“龙潭三杰”——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就先后成功打入了中统内部。

其中,钱壮飞打入了中统核心,担任中统头子徐恩曾的机要秘书;李克农和胡底也分别在情报系统中担任重要角色,三人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情报传递网络,为我党提供了大量情报。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叛变。他熟知我党地下组织的大量机密,一旦这些机密被国民党特务掌握,我党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和地下组织将面临灭顶之灾。
好在,钱壮飞作为徐恩曾的机要秘书,第一时间获悉了顾顺章叛变的情况。他迅速将情报传递给李克农,李克农又通过暗号通知胡底,三人分别行动。
周恩来在接到情报后,立即指挥中共中央机关和地下组织进行紧急转移。在短短两天内,中央机关和相关领导同志全部安全转移,避免了被国民党特务一网打尽的危险。

同时,周恩来还销毁了所有机要文件,并废止了顾顺章所知道的一切秘密工作方法和暗号。
1931年5月21日,中央发出通知,宣布永远开除顾顺章的党籍,并号召全党与叛徒作斗争。
四、中统和军统始终无法战胜中央特科的原因
中统和军统在与中央特科的对抗中,主要输在几个关键策略上:
首先,中统和军统的情报工作多依赖于特务手段,如绑架、暗杀、策反叛徒等,缺乏对中共内部真实情况的深入了解。而中央特科更注重情报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擅长通过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核心情报。
其次,中统和军统长期存在矛盾,互相制衡,导致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例如,抗战期间,中统和军统在沦陷区的行动相互牵制,情报无法共享,甚至自相残杀。而中央特科始终围绕保卫党中央、服务革命的核心目标,目标明确,使命清晰,避免了内部矛盾和资源浪费。

再者,中统和军统的行动多为镇压和破坏,缺乏群众支持,最终被孤立。而中央特科依靠群众,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例如,在上海等地,特科通过群众掩护和协助,多次成功营救被捕同志。
最后,中统和军统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训练,甚至存在大量叛徒和投机分子。这导致他们的意志极其不坚定。在抗战时期,中统甚至出现了特务几乎全部叛变投敌,反过来成立“76号”特务机关帮助日寇的情况。而中央特科的人员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虽然有极少数意志不坚定者,但绝大多数是忠贞不渝的红色特工,他们在隐蔽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上述这些策略的影响下,中统和军统自然不可能是中央特科的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