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虽不成、忠义凛烈——亲自断后,力战阵亡的征缅主帅明瑞

伯虎奉天靖难 2024-10-23 12:22:59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一月二十九,自率军出征缅甸后连战连胜的清军征缅主将明瑞,率一万二千大军向缅军集结的重镇蛮结(缅甸南渡河以东的郎考)发起了进攻;而经过四天的激战后,驻守蛮结的缅军十六座营垒都被清军所攻克,缅甸守军反攻无望、坚守无力,只得丢弃营垒、纷纷溃败撤退。

清缅‘蛮结之役’,明瑞率军大破缅军,斩首二千、生俘三十四人,获战利品无数。而取得此次辉煌大胜后,明瑞以‘六百里加急’向在京师的乾隆帝‘急奏告捷’;得到大胜消息后的乾隆帝欣喜无比,再封明瑞为‘一等公’,并赐嘉号‘诚嘉毅勇’,称为‘一等诚嘉毅勇公’,加‘黄带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等赏赐,以为明瑞大胜之酬功。

在这之前,明瑞已经承袭了由祖父李荣保、父亲傅文所留下的‘一等承恩公’世爵,又因参与了‘平准、平回’之役且建有大功,被姑父乾隆帝于其公爵前加号“毅勇”二字,称‘一等承恩毅勇公’。

但明瑞之前的这个‘一等承恩毅勇公’爵位,毕竟是属于外戚加恩荫顾的范畴内,和得自于战场上的、建立殊功的军功爵位,始终是有高低、亲疏的差距。

因此,乾隆帝为了表示对明瑞能力的重视和对其赫赫军功的奖赏,这才重新加封明瑞为‘一等诚嘉毅勇公’,并将其之前所袭的‘一等承恩公’改由其弟奎林(傅文次子)承袭((毅勇嘉号就不用动了,还是让明瑞用);奎林并由云麾使晋升为御前侍卫,这也是乾隆帝因明瑞‘蛮结大胜之功’而厚奖其家、加恩其弟奎林之意。

蛮结之战获得了大胜之后,明瑞在得意之余也更加地轻视缅军,于是只在当地休息了数日、眼伤也稍有愈合之后,便继续率军深入缅甸的腹地,准备乘胜攻击缅甸国都阿瓦(今缅甸曼德勒)。

当时,缅军的主力都集结于天险‘天生桥’据守、以抗清军的进攻,而明瑞在率军抵达了天生桥后,先安排清军主力正面佯攻、自己则率小部分的八旗精锐军队,趁着雾瘴之气升起的掩护,一举从背后突破了缅军的防守,斩杀守军二千余人,顺利拿下了天生桥天险。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二月十三,明瑞率军杀抵了宋赛(缅甸送速),并一战克之;十二月十七,清军又抵达了邦亥,清军前锋的部分斥候在次日甚至杀到了象孔(缅甸辛古)附近,而这里距缅甸国都阿瓦,仅仅只有七十余里的路程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清军北路军主将参赞大臣额尔景额、领队大臣伊柱先后病死,总兵王玉廷阵亡,额尔景额之弟额尔登额代替领军后不敌缅军的攻击,北路军已经在惶恐之下从老官屯前线撤军、退到四十里后的旱塔地区暂时驻扎、不能与南路军会师合攻阿瓦的坏消息,传到了明瑞的南路军中。

虽然明瑞在率南路军出兵后就屡屡获胜、逼迫正面的缅军一路后退,目前已经打到了阿瓦以东七十里之处,似乎明瑞再加一把劲,缅甸贡榜王朝就将倒在南征清军的马蹄和强弓利箭之下了。

但缅军虽然在战场上接连失败,可他们在撤退之时坚壁清野、尽散沿路的军民和粮秣辎重,所以清军在一路南下时没有得到任何当地的物资粮草来补充;而明瑞刚从云南发兵时,为了减轻军士们的负担,所以只携带了两个月的军粮和马料。

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艰苦作战后,此时的南征清军已经粮尽马疲、人乏弓伤,再没有多余的力气发起对阿瓦城的攻城作战了。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二月十九,在百般无奈之下,得知了北路军已经不能按照原计划南下会合、一起围攻阿瓦的明瑞,只得不甘心地下达了退兵的军令,令全军改道向北、到阿瓦东北部地区储存有大量粮草的孟笼(缅甸孟隆)去就食、顺便休整一下经过了长期作战后疲惫不堪的军队。

而在退兵的同时,明瑞还派出使者抄小路回国,向留守后方的云南巡抚鄂宁发出了‘改道合兵’的将令,让他联络北路军主将额尔登额,命其从旱塔火速转道,经猛密(缅甸杰沙)至木邦(缅甸腊戌),以为南路军的后防支援力量,及目前驻守木邦的清军守将、参赞大臣珠鲁讷的强有力援军。

其实,早在当年的十二月十二,云南巡抚鄂宁就已经行文给北路军主将额尔登额,让他火速进军、与明瑞的大军会合(此时的北路军,还在老官屯前线和缅军展开对峙),但额尔登额继任北路军主将后作战不利,根本没有能力去执行鄂宁的进军要求。

后来,北路清军进攻不利且损失惨重,额尔登额又率军撤至旱塔,在此徘徊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只收容了沿途失散的清军,始终没有出兵配合明瑞(这个时候的明瑞,都打出了蛮结大胜、并继续进军南下、准备攻击缅都阿瓦了。)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二月二十一,明瑞率军自象孔转兵到了孟笼,果然在当地获得了缅军密藏于此的军粮二万余石,这大大地缓解了军中缺粮的窘境;此后,因人困马乏、军士疲倦不堪,明瑞下令就在孟笼当地驻军休整,以恢复全军的战力和士气。

距阿瓦近在咫尺的清军撤走之后,在阿瓦城内的缅王孟驳很快得知清军撤走的原因是粮草不济、后勤断绝,大喜过望之下的孟驳立即下令缅军出兵反击;但对战斗力惊人的明瑞大军,孟驳还是十分地忌惮,不敢让缅军与其野外交战,所以只是派出了一部分偏师、隔着十余里的距离远远地监视和跟从明瑞大军,并不时进行一些骚扰作战行动,直至明瑞率军进驻了孟笼、在此驻扎休整为止。

而缅军这个时候的主要攻击方向和真正的作战目标,还是南路清军后方重要的驻军点、交通要道、后勤补给中心——木邦。

当初,明瑞率主力大军南下之后,参赞大臣珠鲁讷奉命率五千人留守木邦,以保障明瑞大军的后方安全和粮草物资供应;而为了与前线的主力军队保持联络,珠鲁讷在明瑞取得了‘蛮结大捷’后,立即分兵前出、派索柱等将领带人去已被清军攻克的锡箔江、蛮结、天生桥、蒲卡等地设置后勤台站,以通晓前方大军军情、并转运大军所需的军粮物资。

但明瑞大军抵达象孔之后,因人困马乏、缺少后勤补充而不得不撤军、转移到孟笼地区休整就食,阿瓦城内的缅军主力趁机发起了反击,一方面以小股部队监视、骚扰在孟笼的清军主力,另一方面则精锐尽出,以优势的兵力发动了对清军后路粮道台站的断绝作战,其目标就是——木邦。

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初二,将作战目标对准木邦的缅军,由蒲卡跟踪而至,击败了索柱等人所率的清军后勤保障小队,先后将天生桥、蛮结、蒲卡、锡箔等处的清军台站一一攻占;清军在接连的战斗中损失了八百余人,索柱等将领也阵亡在战场上,只有百余人的残军退回了木邦,向守将珠鲁讷汇报缅军来攻的紧急军情。

而珠鲁讷所设置的天生桥至锡箔江一线的后勤台站被缅军攻克后,就意味着前方的明瑞大军在粮草后勤、军情消息、军械物资方面与后方完全断绝了联系。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初八,缅军以优势的兵力包围了仅有四千余人驻守的木邦,并采取了对木邦的封锁策略——‘绝水道,截宛顶来粮,我军皆饥渴,火药亦尽。’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木邦守将珠鲁讷急忙向主持后方军务的云南巡抚鄂宁求援;可当时,云南绿营因为明瑞的(第三次)征缅之役而几乎被调遣一空,永昌绿营已经全部调动出营,再无可调的兵力。

经珠鲁讷再三催促之下,鄂宁只得令自己的巡抚标营游击袁梦麟等率驻宛顶的绿营三百人(也就是鄂宁自己的卫队)、以及从云南其他所剩不多的驻军中再抽调六百人,合计出援军九百人前往木邦,援救珠鲁讷等人。

在珠鲁讷率军坚守了十日之后,终因守军战力不支、补给断绝、援军未得,缅军在正月十八攻破了珠鲁讷所驻守的木邦城;城破之际,在向乾隆帝写下了遗折后,珠鲁讷自杀以尽忠,清军守军大部分都溃败逃出了木邦,守将总兵胡大猷、胡邦佑当场战死,道府衔按察使杨重英以下多位清军文武官员被缅军所俘获。

而随军的文官知府陈元震、郭鹏翀等人,在木邦失陷前三天就持参赞大印逃出了木邦,想要躲过‘失陷城池之罪’;但鄂宁在抓捕了逃回云南内地的他们之后,以‘弃守’的罪名将他们论罪磔死(凌迟),来警告那些有推脱诿过、失职违令之人(也就是警告至今还在磨磨蹭蹭、出兵迟缓的北路军主将额尔登额。)

虽然缅军顺利攻克了木邦,但由于作战的习惯性而不善于打歼灭战,只是击溃了清军,并没有全部歼灭木邦守军;而败阵之后的清军在撤退中也组织的很不错,大部分清军都安全地从木邦逃回了云南,连云南巡抚鄂宁派出的九百援军也一样大部分安全撤回内地。

就在缅军围攻木邦的前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初十,因锡箔、天生桥、蛮结、蒲卡等地台站被断的消息传回内地,乾隆帝及云南巡抚鄂宁心急如焚之下多次下旨(下宪命),让停滞在旱塔地区徘徊不前的额尔登额率北路清军赶紧转兵至木邦,援救珠鲁讷及接应深入缅甸的明瑞大军。

但额尔登额在勉强出兵前往木邦途中,听闻行军中途的猛卯(猛密)有缅军出没,害怕遭受伏击,于是擅自退兵进入铁壁关,再从陇川改道前往木邦;额尔登额既胆怯又颟顸,畏敌如虎、迁延不前,一路上走走停停,到木邦只有数日的路程,他足足走了二十多天,直到二月初四才到达边境上的宛顶(畹町)。

此时的木邦,早已失陷于缅军之手,而在更南方的明瑞大军也陷入了优势缅兵的重重包围之中,亟待援军前来救助;但目前唯一有能力出手救援明瑞的额尔登额自知下属北路各军战力弱、士气不高,所以在如此的危急时刻依然没有出兵救援,而是驻扎在宛顶,以‘严守险隘’的名义观望。

另一边,在上一年年底转兵到了孟笼、获得大批粮草补充后的明瑞大军,在孟笼休整了十余天、并在此度过了春节;等将士们饱食数日、恢复了部分体力和士气后,因为得知北路军已经不可能南下会合,于是明瑞下令立即北撤,准备经大山(地名)经木邦返回云南内地。

但就在撤兵的半途中,明瑞听闻木邦已经被缅军被围,且前出设置的各台站也纷纷失守,由木邦回国的道路断绝,于是明瑞在正月初十下令改道,由波龙、蛮化至邦迈、虎布、蛮移、小天生桥、僮子坝一线,经南坎江从孟育、小孟育向宛顶撤退。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十四,当明瑞率军经过蛮化撤退之时,因尾追不止的缅军跟得很紧、有时候只有十里左右的距离,尾追的缅军还大声讥笑清军粮草后勤断绝,饥困疲惫;明瑞在气恼愤怒之下,突然设伏反击,以军号诱敌,将追击的缅军斩杀了四千余人,总算把尾追的缅军给驱逐远离,但激战之中,清军总兵李全中火枪阵亡。

之后,因缅军不再追得紧,所以明瑞下令在蛮化休整六天,用击败缅军所获的牛马粮草犒赏诸将士。此时,攻占木邦后的缅军和和击退北路清军后的老官屯缅军纷纷向明瑞所在的蛮化赶来,另外缅王孟驳也从阿瓦再发大军北上,一共汇集了五万大军,也就是说缅军现有的几乎全部主力都已经赶赴明瑞驻军处。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二月初七,在击破了重重缅军的尾追堵截后,明瑞所率的一万多清军已经杀至了小孟育,此处距离云南境内的宛顶只有二百里了。因连日激战,清军实在过于疲劳饥渴,于是明瑞下令在在此地休息三日,并于二月初十夜间,沿地方波霙人指引的内地矿场‘桂家银厂旧址’中所探明的小路奋力突围。

当时,清军的军粮已经告罄,而军中的马骡也被当做食物食尽,弓箭和火药也耗竭,士兵的枪炮和弓矢都不能发射;在这种绝境之下,明瑞拒绝了部将们要求自己率亲卫和精锐骑兵先行撤退的请求,让总兵哈国兴、常青、本进忠等带着步军和文官先行突围,自己与副手参赞大臣观音保、领队大臣紥拉丰阿带着随军的御前侍卫及八百名八旗精锐骑兵殿后、掩护大军撤退。

清军开始突围后,数万缅军蜂拥而来围攻,明瑞与诸将率殿后的数百八旗以一敌百,和缅军进行了最后的决战;激战中,领队大臣紥拉丰阿不幸中枪阵亡,参赞大臣观音保陷入敌围后为了避免被俘,以所携带的最后一支箭刺穿咽喉而自杀,其他殿后的侍卫和八旗军几乎都战死在战场上。

主将明瑞在激战中也身受重伤,左右两肋都被火枪击中,血流如注;在属下将士伤亡殆尽之后,明瑞由几名亲信家仆护卫着、用尽了全部力气向北疾驰二十多里,暂时逃出了缅军的包围圈(因为明瑞是全军的主将,绝不能被缅军俘获,所以无论是他的家仆还是部将侍卫,都要拼死保护他逃出包围圈)。

见一时间还没有缅军追来,重伤的明瑞再次拒绝了家仆们请求他火速北返、回到云南境内的请求,决心一死殉国,以维护富察家族的荣誉和国家的颜面;随后,明瑞‘以刀截断辫发、授其仆归报,而自刎于树下,其仆以木叶掩尸、恸哭而去’。

在这最后的决战中,清军在突围、以及殿后死战中一共阵亡一千余人,其他大部分人都得以幸存生还,可以说保存了作战的主力军队。

而明瑞以全军主将的身份为大军殿后、并阵亡疆场之后,清朝中枢及乾隆帝本人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惊天噩耗’呢?下一篇文章继续讲述。

5 阅读:112

伯虎奉天靖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