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2020年的最后一天,会有这样惊天的王炸。
虽然之前,百名编剧联名的声明让大家觉得似乎会有些事情发生。但是今天的这两个“瓜”,却确实大的可以。如果要说瓜熟蒂落的话,那可是熟了好多年。没想到在今天掉了下来。现在来看,当事人普遍已经接受了道歉的内容,我们吃瓜群众也可以暂时放下这事,安心吃下一个瓜了。不过,我还是想说说这次事件背后的一些意义。从我来说,我觉得我们需要从郭敬明和于正这两件事中吸取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跨年龄体验的时代,可能要过去了。何为“跨年龄体验”?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年龄段获得另一个年龄断的体验。这包括两种,一是向上跨越(年轻体验年长),二是向下跨越(年长体验年轻)。对于年轻人来说,体验比自己年龄大的阶段是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任务,因为一般来说,年轻的事情年长的都经历过,但年轻的时候去体验年长的事情,总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而在一个商业文化占据主流的环境中,“跨年龄体验”却是受众最欢迎、最能引发消费狂热的东西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个自由市场的环境中,一切都可以买到,唯独时间是无法买到的。这就造成了,所有需要跨越时间的东西,都是最昂贵的,年轻人想要拥有年长者的经验和阅历,年长者想要回到年轻人的单纯和活力,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举个例子,郭敬明当年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圈里圈外》,而庄羽虽然只比郭敬明大了三岁多,但《圈里圈外》跟《梦》完全不是一个阶段的东西。《圈》是成熟的社会小说,而《梦》还属于“校园文学”的范畴,而庄的京味文学味道也是郭努力模仿却无法企及的。因此,郭的《梦》从创作上,就是一个“跨年龄体验”的失败例子。但是这仍然对年轻人有足够的吸引力。正如有人说,《小时代》系列所传播的正是三四线城市以下年轻学生们对于一线城市奢华生活的想象。这里我们先屏蔽“三四线”这个可能引发争议和不快的定语,进而我们能发现,《小时代》系列虽然似乎是满足平民阶层对所谓“精英阶层”的想象,但背后依然摆脱不了“跨年龄体验”的逻辑。因为跨阶级随着时间的发展,终归是有可能的,但《小时代》等作品提供的却是在较小的年龄层次对职场和商业、市场社会的想象,这背后吸引人的还是“跨年龄体验”。
进而,我们可以对其他的文化产品有进一步的认识。比如华罗庚对“武侠小说”有一个评价叫“成年人的童话”,一语中的。“成年人的童话”其实背后就是“跨年龄体验”,因为武侠世界的规则是简单的,谁的武功高谁说了算,对于复杂的成年人社会来说,小说中的江湖再血雨腥风,背后都能统一到一个规则上,而对多重博弈的社会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对于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也是如此,言情小说中“爱情”大过天,其实就是“个人体验大过天”,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言情小说最吸引的也是那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以及“不想长大”的痴男怨女们。不要以为我在给郭敬明或者于正“洗白”。举个例子,琼瑶被抄袭的“梅花烙”,在现在的“三观党”看来,就是一个“小三扶正”的故事。当年我们年轻时看梅花烙中的男女主角的爱情,哭的死去活来,而如今呢?我曾看到有的女观众评论说:以前看剧时觉得公主真是十恶不赦的坏女人,现在看来其实公主才是真的三观正啊!又有女观众评价说:你才觉得啊,我当年就喜欢公主,从来不喜欢女主!
你看,即便一部电视剧,在不同的年龄段也可能有不同的观感,从这个角度来说,“跨年龄体验”的商业性质暴露无遗,而这种体验的质地也可能是廉价的。向年轻人贩卖梦想,向成年人贩卖童话,向中产阶级贩卖焦虑,向下层人民贩卖鸡汤。这就是主流商业文化所能提供的最“大路”的产品。但这些东西虽然“好吃”,却缺乏营养。就像小孩子的胃难以吸收成年人的饮食一样,不同的年龄段需要不同的“食品”和营养,“跨年龄体验”只能作为一种“体验”,本质是虚幻的。而成年人的“回到青春”更是只能停留在缅怀的阶段。但这些年来,似乎“跨年龄体验”成为了绝对的“主流”,不按自己的年龄层次选择对应的文化产品,或者大家都一窝蜂地去体验同一种产品(通常都是“幼化”的),这是为什么呢?这牵涉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这也是中国的文化背景的特殊之处。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看到美国的校园青春电影的时候,乃至香港周星驰的电影,总觉得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原因是那种汪洋恣肆、奔腾汹涌的情感和荷尔蒙气息,是我们在内地的影视文化中很难找到的。
比如《美国派》系列,在内地电影中几乎找不到类似的对应,唯一有些近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经典,但数量也太少了。这其中的文化分别在于,在英文中有一个teenager文化,指13至19岁之间的青少年,略对应中国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男女,正是最具活力,性格最张扬,也最渴望自由和远方的年代。相对来说,其不稳定性也是最高的。在欧美文化里,对于这个阶段是比较崇尚和“放开”的。而在中国,这个阶段正处于初高中时期,是课业负担最繁重,也是老师和家长最关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少男少女们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包括课余爱好,都必须为其让路。至于所谓“早恋”等,更是被严格控制和打压的。这些措施的唯一目的都是让少男少女度过这个不稳定的青春期,走入高考进入大学。而其他的东西都要为其让路。但人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动物,荷尔蒙张扬的年代,总要有相应的东西来“填补空白”。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如郭敬明的作品,主要的消费对象就是这些青少年。而另一个近些年越来越引起人重视的就是校园霸凌现象,这也是年轻人精力无处挥洒而产生的“副作用”。而我为什么说郭敬明和于正的道歉标志着“跨年龄体验”时代的结束呢?源于郭敬明道歉微博下的一条评论:
为什么郭于的道歉意味着“爷青结”呢?原因就在于郭于的“不道歉”,正是执着于“跨年龄体验”的逻辑。我们常说,年轻人容易冲动,年轻人会犯错,要给他们空间。而正因为郭敬明和于正吃的是“跨年龄体验”的红利,这个体验期自然是需要越长越好,甚至直到少年跨入了中年,前面吃年轻的红利,后面吃年长的红利。而道歉则意味着结束,意味着“人设”的改变,这自然是早就算透了帐的人不会接受的。要知道,郭于的事情,在法律上早已终结,汪海林也说过,“国家已经做了该做的事,接下来是我们该做的”。而在道德和社会层面上,要终结“跨年龄体验”,需要跨越的可不仅是道德和社会关系,这背后仍是巨大的利益门槛。因此,我将郭于的道歉视为“跨年龄体验”模式的终结,不仅是因为这个时间节点,也是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商业文化经过几十年发展后,原有的模式内涵和潜力也早已被挖尽,早就到了应该“升级换代”的时候。此时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到了必须说再见的时候。而告别了这个模式之后,未来是一个巨大的嗷嗷待哺的文化真空地带,这其中需要填补和占据主导地位的内容是什么,正是所有的原创者和媒体人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面如病鬼,骨瘦如柴,郭敬明可以去演李元霸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