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进士、点翰林是科举时代最令读书人向往的,这也意味着他们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不过即便是进了翰林院,也不代表着名利双收,至少在未来的数年中,他们依然要为衣食住行而发愁。
以清代的情况来看,翰林院散馆以后,绝大部分人都只能授予编修、检讨一类的七品小官,短时间内几乎没有可能得到升迁。在这期间京城的生活开支十分巨大,一个“穷”字足以形容他们的处境。
所以对于翰林们来说,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生计问题,而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发家致富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考差。
何谓考差呢?其实就是指朝廷委派各省的乡试主考官,自雍正三年(1725年)以后形成定制,规定乡试主考官必须是进士出身。实际上,各省主考官都在翰林中拣选。
也是从雍正朝开始,各省乡试主考官必须经过皇帝的亲自考试才能放缺,这也是“考差”的真正意义。经过考试之后,由皇帝按照地区的远近分批圈出人选。
全国18个省份因路途远近不同,所以主考官出发的时间也不同,大致情况如下:四月下旬以最远的云南、贵州为首批;广东、广西、福建第二批为五月上旬;四川、湖南第三批为五月中旬;湖北、浙江、江西第四批为六月上旬;陕西、江南第五批为六月中旬;山东、山西、河南第六批为七月上旬。顺天乡试例外,到了八月初六日才会公布主考官人选。
从四月中旬开始一直到八月初六,这近四个月的时间中,最翘首以盼的就是那些穷翰林,他们在盼望与失望中熬过一天有一天,得了差的人欢天喜地,没得差的满脸愁容。
为了形象地描述翰林官的喜怒哀乐,京师官场上便诞生了一首颇为经典的《讽盼学差》,诗曰:自从云贵盼山东,盼到山东又落空;学政乡房都过了,团圆家宴月明中。
如果到了八月还没有得差,那自然只能在京中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了。作为翰林院官员,从考差开始起,这份期盼始终伴随着内心的煎熬,这在很多官员的日记、书信中能直接感受到。
光绪二十年(1894年),江标从放差开始就渴望能得一差,以缓解他生活上债台高筑的窘境。到了七月,还是一无消息,他就在灯下不断占卜。到了八月初一早上仍然渺无音讯,他猜测自己的愿望又成画饼。
翰林
但是到了上午,报子报来消息,奉旨分湖南学政,虽然未得考差但得到了一个外放学政的美差,真是非分所想,惊呼天无绝人之路。由此可见当时这些翰林官们对差事的渴求程度。
那么得了考差能带来哪些经济收益呢?下面就以曾国藩为例进行说明。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五月,曾国藩参加了试差考试,此前他的生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好在天随人愿,他得到了四川正考官的差事。
曾国藩七月出京,八月初四日抵达成都,九月二十一日回程,十一月二十日到京复命。一路上他除了因为病暑在陕西巡抚衙门耽搁了几天外,其他一切都非常顺利,试差完成得十分圆满。
那么曾国藩这一趟到底捞了多少油水呢?
其收入主要分为几个部分:一是朝廷定额的出差费。出差费的数额是按照省份远近而定的,最远的云南为800两,贵州700两,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湖南600两,江南、浙江、湖北、江西、陕西500两,河南、山西、山东400两。
这笔银子考官在出京时就可以到户部支取,名义上虽然是出差费,实际上各省考官走的都是驿站,路上不会有任何开销,所以出差费可以理解为津贴补助。
二是沿途各省官员的馈赠。翰林官穷不假,不过他们的仕途不可限量,各省官员或出于人情或出于逢迎,都要送上自己的心意。因为这笔钱上不了台面,所以很难得知,大致估计上千两应该不会少。
三是乡试所在地官员的程仪。曾国藩此次四川放差的收入是有明账的,地方赠送的程仪为2400两,加上中式举子送的敬师银和其他收入,当不下4000两。
曾国藩
保守估计,曾国藩此次放差四川收入应该不会少于6000两,这样的收入对曾国藩而言的确是发了笔横财。之前欠下的所有债务随即清零,其后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曾国藩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短短四个月的考差,其经济收入相当于15年的俸禄。关键是考差不仅能给翰林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同时也附带有政治利益。
还以曾国藩为例,他试差回京后一年,就由翰林院侍讲转为侍读,不到半年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正式开坊。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国藩升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跨过了京官们最难跨的五品阶梯,其升官速度不可谓不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