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来延安学习或者投身于革命,这人一多,就导致本来就很贫瘠的陕甘宁边区负担不了这么多人口,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陕甘宁边区的核心是陕北,这里是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因长期的生态破坏,陕北水土流失严重,不仅土地贫瘠,而且自然灾害还特别多,常年干旱少雨,即便下雨了,又容易爆发涝灾。陕北地区气候又比较寒冷,因土地贫瘠,能种植的都是不怕冷的高粱和小米,麦类等种植物较少,而且种植的产量也不高,往年好一点的收成,一亩地仅有45斤,要是灾年,颗粒无收。可以说整个陕北在民国时期,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状态,哪怕有粮食结余的农民,也要时不时吃糠,穷困的百姓更不用说了。
农业都这样了,工业更是无从谈起,好在陕北还有矿产资源,但这些都需要工业来开发,陕北没这个条件,也没这个资金和设备,只能靠产盐,对外进行商品贸易,然后换取一些物资,这才维持了最低限度的生存。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农业落后、没有工业的地方,蒋介石也不肯放过。
根据国共协议,国民政府不仅给八路军补给,还要给军饷。一开始,每个月军饷有63万法币,但随着八路军人数的扩充,到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时候已经有了40万左右的人,但国民政府发的军饷还是此前那么多,即便多次调整,但始终没有超过70万元法币这个上限,甚至就是这些钱也千方百计进行克扣或拖欠不发。
本来钱不多,而且还克扣,甚至动不动分几次发,加上法币的不断贬值,拿回来的钱早就大打折扣了。
日子难也就算了,毕竟都是为了抗日,咬咬牙也是可以坚持的,但就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积极抗日的时候,国民政府不断搞摩擦,掀起了反共高潮,并借口八路军的反击,停发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的军饷。
虽然迫于舆论压力,国民政府同意补发,但到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第二次反共高潮掀起,国民政府直接停止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一切供应,此后又制造了“皖南事变”,不仅资金物资没了,甚至还大搞经济封锁,企图困死根据地的经济。
除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日军又开始地疯狂进攻和扫荡,加上华北地区又连年遭受自然灾荒,到了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时候,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已经发生了极大困难,就连一向乐观的毛泽东都表示,现在正在遭受巨大的困难:“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陕甘宁边区真的什么都缺,而且遇到的经济困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多。因而现在除了抗日,解决经济困难,已经成为了所有工作的核心。
那么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呢,毛泽东找来萧劲光、林伯渠和高岗谈话,直截了当地给了三个办法:1、革命干不下去了,大家解散回家;2、不肯解散,但又没办法解决,大家等着饿死;3、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一起克服困难。
当然,革命还是要继续的,长征那么大的困难都坚持下来了,这点困难必然可以克服。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前两个办法,纯属开玩笑,而且也表现毛泽东过人的领导能力,即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结论,而是利用反问的方式,让大家一起想如何解决问题,然后在大家充分讨论后,才说出自己的观点。
林伯渠等人一听,自然是赞同第三种办法了,毛泽东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迅速和大家达成共识,自然也就增加了大家解决困难的信心。
如今发展经济的方向确定了,下面就是研究如何解决办法了,而解决办法自然是因地制宜,看陕北现在的条件以及自己能利用的优势对症下药。
而目前陕甘宁边区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稳定的经济来源,只有建立稳定的经济来源,才能解决大家吃饭穿衣的问题,才能继续抗日。
对于这一点,毛泽东的认识非常清晰: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离开经济工作而谈“革命”,不过是革财政厅的命,革自己的命,敌人是丝毫也不会被你伤着的。
只是如何发展经济,大家却无从下手,毕竟大家以前的任务就是打仗,打赢战争是他们考虑的事情,因此从未考虑过经济建设。因而毛泽东让大家商议讨论的时候,得到了千奇百怪甚至不切实际的计划。
比如有些同志认为,既然钱不多了,自然得节流,也就是省着花钱,削减各种开支,解决经济问题。另一些同志则表示,得搞重工业,发展大盐业,认为只有发展工业才能解决问题,但却没有考虑发展工业的资金、人员和设备问题,一点都不符合边区现在的条件。还有一些的同志,则表示学习古代的仁政,休养生息,减轻百姓负担。还有人认为,该学国民党政府,增加税收,在边区百姓身上获取更多的粮食,以全力保障抗日需要。
很显然,这些建议都是不切实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而解决问题,唯有发展才可以,只有边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保障供给,光靠节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而目前陕甘宁边区唯一可以发展的只有农业,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将粮食产量提升起来才能谈工商业建设,而工商业得到建设,才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此时陕北已经聚集了150万人,但耕地仅有800多万亩,年产量也就120斤左右,缺口实在太多,这还是仅仅是吃饭问题,重要的还有棉服这些穿衣问题。
南汉宸
好在陕北地广人稀,能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开荒。但此时开荒,又得面临缺人和资金的问题,而且开荒需要时间,在没有取得效果之前,如何渡过眼前的粮食危机呢?而且毛泽东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做这些事情,只能找人来负责,找来找去,毛泽东找来了南汉宸。
南汉宸此前从事地下工作,认识不少边区内外的人,且思想灵活,尽管他没有相关经验,但在毛泽东的鼓励和劝说下,同意担任边区财政厅长。
而南汉宸上任后,直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就是废掉了国民政府的法币,一来法币贬值过于迅速,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100法币还能买两头牛,到了民国三十年(1941年),只能买一头猪了,而且还在继续贬值中,二来既然要发展经济,必然要有自己的金融工具,因而废掉法币后,取而代之的就是边区银行发行的边区币。此举虽然有些人否决,但在毛泽东的亲自拍板下,得以通过。
只是钱有了,还得流通。南汉宸就从边区特产的食盐做文章,食盐在当时属于硬通货,为此,南汉宸设立了盐务局,为了鼓励大家向外运盐,百姓可以免交公粮,且可以参与利润的分配。这么一来,极大提高了群众对外运盐的积极性,通过盐运贸易,仅仅一年时间,边区财政就从一开始的五百多万负债变成了一千多万的盈利。
靠边区币和食盐,暂时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但还得解决眼前粮食问题。为此,南汉宸又走访了各个地方,摸清了大家手里的存粮,然后指定了新的交粮目标:20万石。此前边区采取的是休养生息政策,粮食征收仅有8万石,如此一来,让很多农民产生了怨气,一度引发了不少舆论。
而毛泽东走访后,也发现是征收的公粮实在太多,但也说明,边区现在的经济压力实在太大了。但毛泽东并没有阻止,没有过多干涉,而是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背后的问题。
不久,在边区的民主人士李鼎铭提出了一个提议,即要求在边区实行“精兵简政”主义,以避免入不敷出的现象。毛泽东当即表示认可,而且在毛泽东眼里,精兵简政现在非常需要,不仅可以减轻群众的负担,而且可以改造政府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现象。
然而对于精兵简政,很多人并不理解,前两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为此毛泽东亲自负责这件事,最终达成了这个目的。
精兵简政是减轻群众负担,但还有大量脱产人员需要公粮解决吃饭问题。为此,毛泽东号召所有的脱产人员都要进行生产运动,不管是留守部队还是学校里的老师学生,亦或是政府里的办事人员,都要种地,而且毛泽东和朱老总亲自带头生产,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种地,能种多少就种多少。
可以说,毛泽东在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时候,自己以身作则,不仅亲自参与劳动,而且也没搞特殊化,吃的是和大家一样的小米饭,住的也是大家一样的窑洞。而且毛泽东还给自己定下一年要交300斤公粮的生产任务,有了毛泽东等人的带头,大家也纷纷撸起袖子干了起来。
有了资金和粮食后,现在就是垦荒了。
早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的时候,朱老总在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乐天宇的提议下前往延安附近的烂泥湾考察。
烂泥湾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地方,却因为战乱变成了蛮荒的地方,非常适合开垦。朱老总考察后很满意,更名为“南泥湾”,并且提出了开发的建议。
次年3月,王震将军带着359旅奔赴南泥湾,开启了大生产运动,在一帮战士的辛苦努力下,当年就开荒了11200亩的耕田,且解决了部队七成的粮食以及部队近八成的经费。到了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359旅开垦了26.1万亩的良田,当年收获了3.7万石的粮食,更是养了5624头猪,真正实现了粮食和经费的自给自足,甚至还向边区政府交纳了1万石的公粮。而原先荒无人烟的烂泥湾,也成为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
至于其他大生产的地方政府和部队也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当然,除了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边区群众也积极开展了开荒大生产运动,黄土高原地广人稀,恰好全面抗战爆发后,不少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前往边区避难,前前后后超过了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一下子就解决了边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尽管他们没有地,也没有农具和种子,但毛泽东表示,让边区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开荒工具以及低息的贷款,帮助他们顺利开荒。而开荒后的土地,也任由他们处理,可以自己继续种,也可以雇人开荒,反正开荒好的就是自己的,且开荒后的土地在接下来的三年可以免收公粮。
如果是地主开荒,开荒出来雇人种,也可以免收三年的地租,只不过三年后,需要按照边区的租佃条例办理,自己是不能将土地收回来的。
有人好奇了,陕甘宁边区咋还有地主呢?原来为了一致对外抗日,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就停止了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已经分的土地地主不能收回,没有分的继续保留。当然,除了地主还在之外,还有各种私营企业,既然陕甘宁边区自己搞不起来企业,只能鼓励外面的人过来参与经济发展,既然人家来了,就要保障他们的利益。
尽管大家对边区居然发展资本主义有些抵触,但毛泽东说:“对边区发展资本主义不要害怕,过去党内反对发展资本主义的口号,今后改用反对贪污腐化。”
那么如何处理公营和私营的关系呢?毛泽东也说:“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当然,一些“操纵国民生计”的行业,是不能掌握在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手上的。
有了这样的政策,边区的一些工业也得到了发展,到了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的时候,边区私营企业的工人有6364人,开设的企业包括盐业、煤炭、纺织业、造纸业、化学工业等等。至于店铺,也从原先的123家发展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的473家,延安城南关的新市场更是成为延安的商业中心,有延安的列宁格勒之称。
通过大生产运动,各个根据地都实现了自给自足,再也不用看国民政府的脸色,而且通过发展经济,不仅积攒了此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更是培养了一批经济建设的骨干,为日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