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之中,起到新纪元开创作用的秦朝,也有杀得匈奴闻风丧胆的汉朝,更有引得“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盛世,总而言之,历朝历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但提起两宋这个多政权并立的时代,人们的评价似乎并不高。
无论是早期多个不平等协定的签署,还是后来被少数民族亡国的耻辱,分裂与国仇家恨似乎成为了两宋时期的标签,但事物均有两面性,宋朝虽然在军事和战争方面没有太多的建树,但从经济方面来讲,却是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顶峰。
在两宋时期,金属冶炼,手工业制造,甚至处于末端的商品经济都得到了空前发展,还出现了罕见的第三产业和纸币,而棉被作为寒冬的必需品,也在这一时期产生,那么在此之前,零下几十度的寒冬,没有棉被的人们该如何度过?
古代取暖设施的发展从气候的分部规律来看,每逢隆冬时节,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广大,无论古今,所面临的问题都不相同,中国古代,北方地区较为寒冷,当时的人们为了度过严冬,很早就在各自的建筑居所内设立了力所能及的取暖设施。
正所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由于当时社会发展程度有限,关于取暖设施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所以不同地区都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漫长的寒冬,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宋朝前后,中国古代的取暖设施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得到热能。
这也算是从古至今的问题,即使宋朝拥有了棉被这样较为先进的取暖物品,其主旨也是通过维持自身热量来实现冬天的取暖,只不过此前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如果利用燃烧来获取相应的热能,就需要考虑到排烟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否则在干燥的冬季将会形成很大的隐患。
以位于太行山以东的东北地区为例,当地主要以草原为主,并且一到冬天气温极低,主要采用的取暖设施就是火炕,主要由生火口,烟道和排烟口组成,这种设施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火炕的生火口和做饭用灶相结合。
从其多功能的表现来看,火炕的制造技术在此时已经发展成熟,而根据部分文字记载,单烟道的火炕的雏形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虽然与后来的结构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功能和工作原理都十分类似,经过推广之后,从辽河平原到达东北各个地区。
直到秦汉时期才传向北方草原地区的其他地区,虽然出现时间晚,但烟道的排列和炕面的形状都进行了很多程度的改革,如除了直线性之外,还出现了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曲尺型”和“环形”,单烟道也演变为双烟道,在一段时间之后,甚至出现了“三烟道”火炕。
而在西北地区,具体的取暖措施又呈现出不同,从史前到秦汉时期,根据对建筑遗迹中的研究会发现,除了地面上的炕灶之外,还出现了壁炉,其发展也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虽然规模上比火炕简洁,但整体弊端也很多。
如与墙壁接触面积较大,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另外由于气密性欠缺,容易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所以壁炉取暖措施发展较为缓慢,到两宋前期时,火炕建造技术开始向西北地区普及,并且持续发展,一直到明清时期,它仍然是民间广泛使用的保暖措施。
从当时的具体经济来看,不仅是大户人家,就连当时的皇宫和名门望族之中,也使用火炕作为取暖措施,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更为高级的“地炕”,这是一种上层富裕阶级才拥有的全新取暖措施,也是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手段,只不过到后来才被普及。
地炕的不断发展从东汉时期的具体情况来看,最初的地炕主要被用来在温室之中“催熟蔬菜”,也就是说,当时地炕所产生的高温还不足以用作冬天的取暖,但随着后续时代的进步,这种用于温室蔬菜培养的设施也被用于冬季取暖。
根据北魏时期《水经注》的记载,“寺内起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垦,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这是关于魏晋时期地炕的描述,不难看出,其具体效果要强于此前所有的取暖措施。
这种地下取暖的手段主要来自于上层社会对木床与温暖结合取暖方式的需要,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的“水得火而蒸其气也”,通过酿酒的原理实现地下取暖,无论从美观程度还是从整体效率上讲都要胜过火炕,因此得到了普及。
地炕的好处十分明显,其整体效果就像是当代的地暖系统,主要对整个室内的地面进行加热,散热面积较大,并且热量十分均匀温和,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整体室内的温度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地炕的排烟口都位于室外。
和此前的取暖设施相比,不仅增加了人们在室内的活动面积,还保证了环境的清洁,更能预防室内火灾的发生,一般由仆人在室外生火,防患于未然。
皇家建筑中对取暖措施的优化作为古代上层社会的领导阶级,皇家冬季的取暖措施多种多样,地炕的搭建是最普遍的手段,相比于其他阶级的普遍铺设,皇家专门出现了一种用于抵御寒冷的建筑,被称为“椒房殿”,并非是指充满辣椒的房间,而是采用特殊手段进行建构。
从当时的具体建造措施来看,“椒房殿”是将花椒捣碎后和泥作为涂抹墙壁的材料,除此之外,椒房殿内还有一些用其他动物羽毛所制作而成的取暖措施,虽然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巨大,但作为皇家的御用驱寒措施,也算是小巫见大巫。
早年间,皇宫之中也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较大的取暖措施,如火盆,由于安全措施未能做到位,而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冬季又呈现出明显的寒冷干燥,经常会出现因为门窗未能关好而引发的巨大火灾。
在古代室内明火取暖的情况下,一旦有大风吹过,地上火星就会四散而去,瞬间将室内干燥的物件点燃,从而酿成一场巨大的灾难,而在这种情况下,皇宫之人会对取暖措施进行迅速改造,“被中香炉”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安全取暖手段。
这一措施对于古人而言,只能用“奇妙”二字来形容,顾名思义,“被中香炉”是指古代用于盛放香料熏陶被褥的器具,它的球形外壳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物体之间,由两层或三层的同心圆构成,起初是为了避免其中的材料外泄,当其用于取暖时也是一种安全措施。
因为其中设有轴承支撑,所以能够实现自由转动,炉体本身由于重力作用,无论球体如何滚转,炉口总是能保证水平状态,由于香薰的扩散需要加热,所以很快将其演变为一种取暖工具。
根据西汉时期司马相如《美人赋》的记载,在唐代的贵族生活之中,已经开始普遍使用贵金属构成的“熏球”来取暖,因为金银等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在高温下产生反应,这一点在后来很快得到证明。
后来在陕西省出土的唐朝贵族专属文物墓葬中,出现了一批大唐宫廷的稀世珍品,包括大批银器在内,这种用于取暖的香炉也在其中,它的球体外径大约50毫米,制作精细,上面镌刻有多种花纹,内部镂空,其主要功能就是用于取暖。
饮食御寒的方式当然,这些奢华的取暖措施只有上层贵族阶级才有资格使用,对于底层人民来说,有时候只能依靠食物来度过寒冬,具体要根据食物本身的特性来确定,温热的食物能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进而排出体内寒气或湿气,抵御冬天寒冷的侵袭。
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那些无力铸造大型取暖设施的古人,都会在冬天煮肉类和蔬菜,通过高温熟食的方式来填饱肚子,以增强体内的能量储备,到了汉朝,羊肉成为冬季餐桌上的主要驱寒食物,后续更是被大范围推广。
而在宋朝棉被出现之前,很多人们也会用一些动物皮毛和纤维来起到挡风御寒的效果,狩猎曾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某些动物的皮毛也能起到很好的取暖效果,在结合植物的杂糅整合,一般都会用皮毛衣物和麻布衣物,虽然材料不同,但目的都是取暖。
总而言之,从人类产生开始,温饱就是口袋解决的问题,前者就是取暖,即使没有棉被的产生,人们也能通过木炭,炉灶,动植物等多种手段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参考文献
[1]王海侠,冬天,.假如生活在古代:取暖[J].今日中学生,2020,(34):3.
[2]林硕,.暖阁春初入 长遣四时寒——古代宫廷的取暖生活[J].北京档案,2019,(12):3.
[3]张娜,.中国科学技术馆之 古代取暖神器——被中香炉[J].军事文摘,2019,(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