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做正骨能把突出的椎间盘按回去吗?”这是许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最常问到的问题。
腰突患者是否适合正骨治疗需分情况:急性期严禁正骨,慢性期可谨慎尝试,但需注意正骨无法将突出的椎间盘复位,而是通过调整脊柱力学结构缓解症状。

1、保护机制原理
当腰椎间盘突出处于急性期(剧烈疼痛、跛行),身体会本能采取“保护性体位”——腰椎侧弯、骨盆倾斜。这种姿势看似歪斜,实则通过改变神经通道空间,减少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类似“扎手缩手”的自我保护机制。
2、强行正骨的风险
急性期局部存在无菌性炎症水肿,正骨操作可能加剧神经根刺激,导致疼痛骤增甚至瘫痪风险。外力强行复位可能使椎间盘与神经根接触更紧密,出现“越复位越疼痛”现象。

当疼痛缓解、恢复正常活动但仍残留腰痛及下肢麻痛时,满足以下条件可尝试正骨:
1、影像学排除禁忌:通过MRI/CT确认无严重椎管狭窄、骨质疏松等禁忌症。
2、专业评估:由具备资质的康复师进行关节错位评估,明确存在可纠正的脊柱小关节紊乱。

正骨无法逆转椎间盘突出的物理改变,任何宣称"推回椎间盘"的说法均属伪科学。
正骨治疗是扩大神经代偿空间,通过调整椎体角度、松解周围肌肉韧带。且改善椎间孔容积(神经通道扩大);解除关节突关节卡压;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使神经根获得更多闪避空间,实现带病无症状的状态(症状缓解)。

1、机构选择:务必选择具备医疗资质的康复机构,避免非专业人员暴力操作。
2、综合治疗:正骨应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神经松动术等,单纯依赖手法易复发。
3、手术指征:如果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马尾综合征(大小便障碍),需立即手术。

综上,急性疼痛期严禁正骨,待炎症消退后需经影像学检查及评估,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尝试手法调整,并配合康复训练维持疗效。若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异常,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