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最早重视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人并非毛泽东,而是周恩来

阆苑历史 2025-01-11 20:42:37

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随后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茶陵第一个红色割据政权,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所以,很多人认为,毛泽东是中共早期党内最早重视独立发展、独立掌握军队的人。其实不然,党内最早重视发展、掌握武装力量的人是周恩来。正是因为他的重视和与之付出的实际行动,才使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有了武装斗争的基本军事力量。

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的援助下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军校?因为自辛亥革命以来,孙始终没有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始终都在借助军阀部队对抗军阀,这些部队没有真正的信仰,为了利益随时倒戈,且战斗力不强,让孙中山吃了不少苦头。

所以,当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由苏联帮助孙中山创建一所现代陆军军官学校时,孙大喜过望,几乎答应了马林的所有要求,这其中就包括“联俄联共”的政策。可见此时的孙中山,对创办军校、拥有自己的革命军队有多么地重视。

然而年轻的共产党此时并没有人认识到独立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在创办黄埔军校时,共产党也曾出钱出力,积极帮助建校。黄埔军校第一次招生时,李大钊、谭平生、何叔衡、恽代英、毛泽东等人积极为军校推荐学员。特别是毛泽东当时任职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主持学校在北方的招生工作,为黄埔一期挑选了大量优秀人才。

1925年到1926年,中共中央曾两次发出通告,指示全国各地基层党组织为军校挑选输送考生。而且,党组织也向军校派出了大批教职人员。

到大革命失败前夕,黄埔军校包括武汉等分校在内,共产党员的人数超过一千人。

但是,黄埔军校虽有大批中共党员,却因为陈独秀右倾思想的泛滥,导致中国共产党错失独立发展、掌握军队的这一最佳时期。

陈独秀为了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他反对周恩来等人在黄埔军校搞小圈子,认为这是在分化革命力量,不利于国共团结,曾给予周恩来若干批评。

而此时的中共中央,最重视的是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邓中夏、恽代英、刘少奇等人都是著名的工运领袖;而伟人毛泽东、澎湃等人则是农民运动的先驱。

工、农运动是革命的推动力量和重要基础,它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觉醒,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借助于黄埔建军的机会,掌握正规的军队,可以带动工农武装力量进行革命,这一点尤其重要。

而这一点,从后来的革命实践已经得到证实。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部队正是来源于党掌握的叶挺独立团,秋收起义的重要武装也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如果没有这支正规军队,秋收起义很难成事。

虽然党掌握的军队极其弱小,不足以对抗反革命的武装。但就是这点军队,还是周恩来在右倾主义的领导下,顶着巨大压力发展起来的。

1924年,因张申府的推荐,周恩来不远万里回到国内,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当时军校政治部并未受到重视,国共两党都没人愿意担任,周恩来却为何欣然接受呢?

因为周恩来觉得这是发展党的独立武装的最佳机会。周是早期党员中最早意识到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极端重要性的第一人,为此他还曾在旅欧支部设立了军事部。这在当时的党中央和其他地方党组织中是绝无仅有的。

周恩来走马上任后,对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建设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改,扩大和健全了组织机构,增设了指导、编纂、秘书三个分部。周亲自编订教材,制定教学大纲,把政治教育提升到与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周恩来极为重视在军校培养党的骨干,他在军校成立了青年军人联合会,以文艺交流、一带一等多种方式把一批军政皆优的学子秘密发展为共产党员,随后成立了中共黄埔支部。

周恩来还说服广东区委领导,在中共黄埔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广东军事部,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

但作为校长的蒋介石也极其重视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以黄埔军校国民党学生为基础,组建了两个教导团的部队。这两个教导团,基本排除了中共党员,这让周恩来很是苦恼,他非常渴望组建一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军队,他苦苦寻找着机会。

当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说来就来!1924年10月,苏联送给孙中山一辆铁甲列车和四辆铁甲汽车,当时孙中山刚刚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广州市内的秩序还未恢复,孙中山的安全还无法得到保障。周恩来抓住苏联送来铁甲列车的机会,在党内建议组建一支完全由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在获得党内大多数同志同意后,周恩来面见孙中山,说明组建铁甲车队的重要性,还提出共产党愿意出钱出力保卫孙中山的安全。孙中山听后大喜,同意由周恩来负责组建大元府铁甲卫队。

周恩来为了组建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部队,他事必躬亲,亲自从黄埔军校、广东军事部、广州区委等各处挑选人才,这其中就有后来的共和国上将周士第。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卫队正式成立,卫队下辖三个排,共142人,各级军官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员。

铁甲卫队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壮大,到1925年中山先生去世后,已扩充为一支2000余人的陆军团,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4军,团长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番号为第4军12师34团。1926年改番号为第4军独立团,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叶挺独立团。

周恩来对叶挺独立团高度重视,他在军队中设立中共党支部,独立团党支部不归第4军政治部管辖,而由广东区委和军委直接领导,遇到重大问题必须向周恩来请示汇报,其干部的任免和调动都由中共决定,周恩来经常到独立团作报告,亲自抓党建工作。

所以,叶挺独立团是一支不受国民党约束的、完全由中共独立掌握的正规化部队。而这支部队,最后成为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基本武装部力量。周恩来为这支部队的组建和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周恩来极力主张由共产党掌握的军队牵头,联合国民党左派军队立即攻打南京,但由于陈独秀的妥协忍让,周恩来的建议并未引起党的重视。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周恩来第一个站出来主张发动武装起义。在他的积极策划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于八月一日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武装的第一枪。

所以,共产党最早重视独立掌握武装力量的人并非毛泽东,而是周恩来,他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创始人,共和国36名军事家位列第二实至名归!

0 阅读:1
阆苑历史

阆苑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