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虚构故事:酒吧女歌手人到中年,最终还是做了乐手的小三

人文之光 2024-11-19 11:18:52

所谓“一入夜长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当然小编没有职业偏见,但是,小编不能影响社会的主流看法:那就是夜场里没有好人。当然这个看法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或许夜场里也有好人。

夜场男女,从歌手、乐队到服务员以及陪酒的,都算。而夜场男女找对象很难,因此只能内部消化来解决:所谓内部消化,可以理解成夜场男女内部完成了婚配。但是客观来说,夜场里的薪酬差距极大,这也让女歌手处于尴尬局面:因为夜场里,女歌手算是高收入群体,而一般来说,男乐手可以娶个女服务员,个别男乐手可以娶个女歌手,但是比重不大,而多数女歌手在婚恋方面,也就两个选择:一个是和其他歌手结婚,另一个就是单着,并且盼望碰到合适的。

而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某大城市发生的酒吧女歌手人到中年以后,最终做了男乐手的小三。

1、阿花的爱情

当然本文属于半虚构故事,所谓半虚构就是故事的大致内容是真的,但是部分细节基于逻辑推理,因此不能视为完全纪实的文学。当然本着保护当事人隐私的目的,因此文中任务均为化名。

阿花出生于某小型城市,少女时代的阿花理想是成为歌手,于是初中读完以后就去了艺术学校学习唱歌。之后因缘际会,到了某都市打拼,做了酒吧歌手。

阿花少女时代的男朋友叫阿涛。阿涛是乐队的键盘手。其实对于酒吧歌手来说,除了酒吧的驻唱工作之外,还可以通过接一些商业演出来套利。阿涛擅长钻营,所以虽然阿花作为歌手,收入高于阿涛,但是阿涛能够联系到商业演出,并且还能通过谈判来提高价码,因此综合起来,阿涛的薪酬高于阿花。这也是阿花愿意做阿涛女朋友的缘故。

当然阿涛也打算和阿花结婚,但是后来据说是因为阿涛有些嫌弃阿花的缘故,最终双方分手了——虽然阿涛也在夜场打工,但是阿涛觉得,娶老婆还是娶个良家妇女比较好。所以当阿涛遇到合适的、不属于夜场圈子的结婚对象以后,就借故和阿花选择分手——当然实际上乐队很多男歌手、男乐手,都觉得夜场女碰不得——一方面他们需要依靠夜场谋生,一方面又瞧不起夜场。人啊,有时候就这么矛盾。

其实这一点在工厂有类似的例子:那就是工厂妹骨子里也不愿意嫁给工厂流水线的小工。毕竟女人嫁人,男子娶妻,也是要看条件的。

就这样,阿花的爱情画上了句号——当然,是这段。

2、苟且

逐渐的,日月匆匆,在欢场里,阿花的感情也几乎消耗殆尽,对于阿花来说,自己要的只剩下了刺激、钞票以及欲望的解决。这期间阿花也给很多男人当过情人。

转眼间阿花30多岁了,小城市的家乡对阿花来说十分陌生,而且小城市的大龄未婚男听说阿花是做夜场的,认为即便是娶不到老婆也不能招惹这样的货色。至于大城市,阿花也多数是做情人,做女朋友,甚至X伴侣,但是真正愿意娶自己的结婚对象却也没发现。

这一年,阿花32岁,和34岁的搭档、乐手阿文有了情感的火花。

阿文出生在西部山区的小县城里,家里做点小生意。阿文上学那会儿文化课成绩极差,所以阿文只能选择走艺术生,学声乐表演这个行当。之后来到都市。因为阿文在风月场久了,所以比较“暖男”,因此,认识了一个夜场圈子外的女子,最终组成了家庭。之后几年时间里,阿文的妻子给阿文生了俩孩子。外观来看,阿文家里可谓其乐融融。

不管,阿文的妻子因为生了俩孩子,而且还是全职太太,不会打扮,所以给人一种土肥圆+拿不出手的感觉。因此阿文回家看到妻子以后,就有种想吐的感情。而酒吧的女歌手,即便是30岁出头的剩女,因为保养好+未婚,因此看起来和二十多岁差不多,而且身材窈窕,宛如妙龄。最主要的是,夜场女歌手普遍懂得情趣。

阿文和阿花的结识,差不多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这期间,阿花感到很寂寞,尤其是欲望方面,毕竟阿花很久没有对象了,因此孤枕难眠。阿文也打算“尝尝鲜”,于是,阿文开始抱怨婚姻不幸,而阿花也不断暗示自己遇不到阿文这样的好男人做老公。就这样,干柴烈火,阿文和阿花发展出地下情,甚至偷摸还以老婆老公自居。

当然,其实当地夜场圈子普遍知道阿文和阿花之间的苟且,也经常调侃他们是谈恋爱(婚外恋?搞破鞋?),但是,对于阿文来说,只要自己的老婆不知道就行。

当然阿文也没什么钱。但是能满足阿花的生理欲望就足够了。

当然,其实阿文的老婆即便是知道了,作为全职太太的她,也没有勇气和阿文大闹。

其实对于这种苟且能维持多久,阿文和阿花都没在乎:阿文觉得玩腻了阿花就可以撤退,其实阿花也这么想的……

3、结语

为什么婚姻中要尽量避开夜场男女?其实这个半虚构故事,不过是夜场男女的冰山一角而已。对于夜场男女来说,感情是没有的。只有真金白银和解决欲望,才是他们生活的动力。对他们来说,婚外恋不算什么?甚至错综复杂的三角恋,都不算什么。

当然,对于主流社会的观念来说,或许阿花这样的小三属于不要脸的贱人。但是对于夜店的歌手乐手来说,这个逻辑站不住脚。因为,夜店的歌手和乐手自诩自己是搞艺术的。所以即便是和有妇之夫滚床单,也可以说成是为了艺术而献身,是伟大的,是神圣的。

所以说,人不怕不要脸,就怕不要脸以后,还能找一套逻辑,来保证自己的不要脸处于有理有据状态。

0 阅读:1
人文之光

人文之光

探讨教育、育儿话题,有时候也说说科普和心理、社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