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但你可曾留意过,“离离“的真正含义究竟为何?是单纯指稀疏的草丛,还是暗藏玄机?对此,古今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不妨先将目光聚焦到白居易的生平经历上。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他出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衰落,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白居易的童年就在这种颠沛流离中度过。据史料记载,白居易三岁那年(公元775年),家乡下邽(今陕西华县)爆发了阿布西之乱,白氏家族被迫逃难到浒川(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不久,又因徐州兵变,白居易一家辗转来到宣城(今安徽宣城)。乱世之中,白居易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值得关注的地名出现了——符离。据《太平寰宇记》记载:“符离山在宣城北二十里,山多稀离之草。“由此可见,“离离“本是一种植物名,生长在白居易曾避难的宣城符离山上。那么,诗中“离离原上草“是否就是对符离山稀疏草木的描绘呢?
对此,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按《太平寰宇记》云:‘符离山在宣城,多稀离之草。‘此诗盖怀宣城作也。“胡应麟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昔日避难地宣城符离山的思念之情。清代学者沈德潜也持相似观点:“离离,稀疏貌。疑即宣城符离山之草也。“由此看来,将“离离“理解为地名符离,似乎有一定道理。
但问题在于,尽管符离山是白居易求学时的故地,他对那里有感情,但在诗中直接用一个地名来代指宣城,似乎不太寻常。后世学者对“离离“一词还有更多解读。宋代学者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离离,众草之称。“意思是“离离“泛指茂盛的野草,并非专指符离山上的稀离草。清人沈季友《杜诗补注》也称:“离离,草木稀疏之状。非地名也。“由此观之,将“离离“视为描绘草木繁盛景象的状物词,似乎更符合诗歌表达的需要。
那么,白居易为何要用“离离“来形容原上之草呢?我们不妨从诗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据推测,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写于公元786年前后。当时,安史之乱平息不到30年,唐朝经历了几十年战乱,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遭到严重创伤。虽然表面看来天下已定,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观。与盛唐气象相比,大唐的根基已经逐渐损毁。
就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时代,青年白居易对国家前途感到忧心忡忡。他目睹野草在残破的古原上枯荣反复、生生不息,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由景生情,蕴含着诗人苦难中的希冀,寄托着对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祈盼。诗中之“离离“,正是诗人笔下战乱后那片衰败原野的真实写照。古原上青草虽因战火而稀疏,却依然顽强地一次次萌发新枝,诠释着生命的力量。“离离“既写眼前景,又寄兴言外。这种象征手法,正是盛唐诗人如王维善用的“兴“的艺术手法。
总之,无论“离离“是地名还是状物词,都已化为诗人笔下承载离愁别绪的意象。“离离原上草“以草喻人,寄寓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惆怅,更传达出青年才俊立志报国的博大情怀。尽管时局动荡,前途未卜,但生生不息、奋发向上的草木,永远预示着新生的希望。正所谓“夫天地者,故自强不息,则虽伤悴而常存“(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这首诗流露出浓浓的盛唐遗风,为千古传诵,影响甚广。
“离离原上草“虽只八个字,却饱含沧桑巨变,引人遐想。诗中那片衰败又顽强的野草,宛如历经磨难却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这首诗以小见大,具有跨时代的启示意义。今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离离原上草“蕴含的民族气节,我们更应继承发扬白居易诗歌弘扬的爱国主义传统,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写到这里,我们对“离离“的考证也告一段落。
其实,诗歌的魅力正在于其意蕴的丰富性和开放性。“离离原上草“虽然只是一首小诗,但经过历代学者的不断阐发,越来越彰显出它的意义和价值。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惟其意义在,才可以其无义为得也。“希望大家能在传统经典中汲取智慧,在新的时代语境中赋予古诗全新的生命力。让我们共同守护、传承这片文化的沃土,让中华诗词绵延不息,生生不息!
离离同累累,堆积茂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