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虽然爷爷一家搬进了新房,但是爷爷胸口总感觉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无法舒心。虽然生了九个子女,可是几个已经成年的子女都迫于生计,远走他乡,唯一的孙子却得了佝偻病无法站立。
大伯父好不容易当上乡长,却被迫流落到台湾,生死不明。二伯父虽说成了解放军军官,应该是前途无量,但是,在农村还是信奉“好儿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并不觉得这是很光彩的事。更何况,二伯父也常年不着家,与在台湾的大伯没什么两样。三伯父,为了能早日撑起这个家,年纪轻轻的就去百丈口镇的商行里做学徒。
在家的四伯父,俨然就像个长子,还未成年就要下地干农活。面对家里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爷爷不再坚持“黄金没有乌金贵”的老古话,一切只为了能填饱大家的肚子。因此,四伯父和五伯父竟然念了一年书就辍学了。
在温州有着让刚成年的孩子跟人外出学裁缝、木匠、篾匠、弹棉花匠等手艺的传统。由于清朝的禁海迁界,温州涌入了大批福建沿海的渔民,经过上百年的繁衍,山区人口暴增,让原本稀少的耕地面积更加不足。据当初的数据统计,在清代1776年温州人均耕地不到1.5亩。到了改革开放前夕,人均耕地更是低至0.31亩。因此家长不得不让刚刚成年的子女外出学手艺谋生。
孩子到了十六七岁,家长便物色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让孩子拜其为师,成为学徒。学徒期间,徒弟跟随师傅外出边干活边学艺。通常师傅只管吃住,不付工资。有些有名望的师傅还要收取部分学费。三年学徒期满之后,才可出师。刚出师的学徒,要么远离师傅的地盘自立门户,要么在师傅手下接活,挣工钱。
从小就下地干农活的四伯父,深知种田不易,未满十八岁那年就吵着要跟人去福建学篾匠。四伯父跟随师父到了福建之后, 师傅发现四伯父生性内向,不善与人交往,不是学手艺的料,便对四伯父横挑鼻子竖挑眼。遭受冷落的四伯父便萌生了回家的念头。面对四伯父要求,他的师傅不置可否。无奈四伯父目不识丁,加上性格懦弱,加上当初福建回温州不仅要跋山涉水,还要经过多次舟车辗转,竟不敢独自一人踏上回家的路,只好便托人带了口信,让家人去福建接他回家。
在那个大家都认为多子多福的年代,爷爷自然是舐犊情深,接到口信后顿时心慌意乱了起来。正在纠结是否要丢下生意,去福建接四伯父回家的时候,尚未成年的五伯父自告奋勇要去福建接四伯父。
五伯父的性格与我的曾祖父很像,喜欢走南闯北,广交朋友,坐在教室念书对他来说是最大的折磨。面对这样的情形,爷爷只好同意了五伯父的要求。
四伯父接回家后,便在家干农活,种了一辈子的田。
五伯父豪爽的性格,与村里许多同龄的孩子都结交成了朋友。五伯父与同龄人长大成年之后,渐渐都成了村里的当家人,村里也就没人再来排挤爷爷一家人了。
五伯父与四伯父一样,生活在奶奶身边,一辈子没有离开土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