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乔治·奥威尔的《1984》:极权社会中,秩序的控制和人人自危

颜威说历史 2023-06-21 16:15:57
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大师,代表作《动物农场》《1984》。他被称之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1984》

乔治·奥威尔的《1984》发表于1949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事虚构对于当时来说还是未来的未来世界。此时的世界被划分为3个超级大国: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其中大洋国由美国控制,包括南北美和大西洋岛屿,英国只不过是其边缘的一个“一号空降场”;欧亚国由俄国统治,从葡萄牙到白令海峡,占欧亚大陆的整个北部;东亚国主要是亚洲东部区域以及岛屿。

3个超级大国的生活方式基本相同,社会制度也并无区别,都是金字塔式结构,靠战争维持其经济。谁也不能并吞谁。《1984》主要讲述的是大洋国,原型其实就是英国和美国。乔治·奥威尔认为在技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下,美国和英国最终会成为一个极权社会。

在大洋国这个极权社会,社会结构呈现明显标准的金字塔等级。在金字塔的顶端是一个永远正确、无所不能的老大哥,谁也没有见过他,但他却无所不在。因为大洋国取得的每次成功、每次胜利、每项科学发现、所有知识、所有智慧、所有幸福、所有德行都称为是在他的鼓舞和领导下完成的,以至于老大哥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权威成为大洋国民众进行个人崇拜的对象,成为一个无信仰世界的“信仰”。

而“老大哥”统摄整个国家主要方式就是依靠专制机器和“电幕”技术加强对国家的控制。大洋国里不仅有地面巡逻警察和直升机可以监视居民内宅,还有广泛安装于各种公共,甚至私人场所的电幕。

“电幕”能够对所有的个体进行全方位的、全天候的监视和记录,从而达到对人的身体进行控制。还通过不停的洗脑、灌输,对人们进行洗脑。通过这种密不透风的统治、监控,大洋国完成了对民众的统治,社会秩序的构建。

乔治·奥威尔的《1984》不得不说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们能从这部作品汲取一切关于极权的本质揭露。

极权社会中,秩序的控制和人人自危

乔治·奥威尔的《1984》向我们展示出了极权社会中,社会明显被划分为两大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利用组织系统、国家机器、暴力手段、思想灌输和先进技术使被统治阶级顺服,以保证社会有序运行。权力及各种社会资源集中在统治阶级手中,民众只是被动的受治者,社会在统治者的控制下有序和稳定地运行。

同时,统治者通过各种思想灌输、杰出人物的个人魅力获得统治的合法性地位,使民众信服并服从权威,实现社会有序运转。爱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大洋国的一切权力集中在“老大哥”手中,然后以“老大哥”为中心形成一个官僚统治集团。

在这个官僚统治集团中,官僚的荣辱升迁均由“老大哥”决定,这必然促使他们表现忠诚,以获得“老大哥”的信任。而在统治集团之外,由于其控制社会物质资源以及精神资源的传播途径,“老大哥”能够凭借手中的资源塑造自己善良而公正的权威形象。

由于国家的封闭性、信息的封闭、意识形态的控制,思想愚昧落后,民众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大多成为受愚弄的子民或狂热的信徒,对统治者表现出高度的信任和依赖,统治者亦成功依靠个人迷信巩固自己的合法统治地位,维持社会现存的秩序。

总之,极权社会其实垄断了社会生产的全部权力,干预到社会生活的每一空间,包括民众的家庭生活、爱情婚姻等等。

极权统治一方面强化全体民众对其统治的信任,对政府的服从,但另一方面又铲除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破坏民众之间的普遍信任,不允许民众之间建立任何复杂的关系,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怀疑、相互举报、相互倾轧、相互陷害。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防止民众之间聚集起来抗衡极权。

但殊不知,秩序的前提本来就要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赖。当群体失去孕育信任的功能后,残存的信任是鸡零狗碎的,它们不可能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资源。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感加剧,人人自危,自然意味着秩序的崩溃。

社会秩序崩溃的受益者并非统治者,统治者最希望的社会秩序稳定。任何社会的繁荣发达都必须以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而有序为前提,否则一切理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但极权社会恰恰陷入了信任与社会秩序的陷阱之中,依靠权力和国家机器强化的秩序最终在人人自危中而崩溃,被摧毁。

1 阅读:63

颜威说历史

简介: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