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禅诗欣赏:青松长伴白云闲

明矾笑应心 2025-02-09 20:10:37

●慈受禅师

灵岫高峰咫尺间,

青松长伴白云闲。

今宵共赏中秋月,

莫道山家不往还。

【赏析】

据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慈受禅师在靖康年(1126-1127)住灵岩寺,他的威望很高,弟子们都很尊重他。他平时所作劝世偈颂很多,并且都很有文采,还刻版印刷,广为流传。他曾为自已的画像作赞云:

自顾个形骸,举止凡而陋。

只因放得下,触事皆成就。

醍酬与毒药,万味同一口。

美恶尽销融,是故名慈受。

这确实是一首十分幽默而朴实的自画像诗。"只因放得下,触事皆成就。"人生在世,一切烦恼,忧伤、哀愁、悲惧,无不是放不下而引起。因放不下,才有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功利心切,攀比心重,日日感到生活压力沉沉,时时感到精神状态郁郁,哪有快乐可言。

正如赵州从念禅师对善信说:"放不下,担取去!"我们常说快乐无忧就是佛,就要痛痛快快地放下一切,活在当下。放下一切就能"万味同一口","美恶尽销融"。

《中吴纪闻》还说当时孙仲益为太守,正逢元宵节,要他登台说法,慈受以灯为例说:

灵岩上元节,且与诸方别。

只点一碗灯,大千俱照彻。

也不用添油,光明长皎洁。

雨又打不湿,风又吹不灭。

大众,毕竟是甚么灯?教我如何说!

以灯喻佛,通俗明白。当时高峰璜老与慈受关系密切,住的地方也相距不远,但他们却不会面。因中秋节赏月,慈受禅师就写了上面这首诗寄给费老。

"灵岫高峰咫尺间,青松长伴白云闲。"我们都住在这灵岫高峰之上,相距很近,青松苍翠,松海阵阵,白云朵朵,悠悠自在。

"今宵共赏中秋月,莫道山家不往还。"今夜我们在这中秋佳节的夜晚欣赏同一个月亮,青松伴白云,同赏一轮月,这已经十分满足了,又何必相会呢?

交友之道在于交心,两心相印,岂在朝夕相处。

诗中虽叙述中秋赏月这一事实,但从诗中看出诗人的游云野鹤般的生活。"青松长伴白云闲,""只因放得下"的高人,才有这种体会。

慈受禅师的诗偈很有特点,语言朴实浅近,通俗易懂,且借物说理,并不虚玄,因此在当时影响较大,是一位受人欢迎的高僧。

0 阅读:1
明矾笑应心

明矾笑应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