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商业化更进一步
6月份,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宣布旗下机器狗Spot引入新的视觉和音频功能,可代替人类从事危险工作,比如涉及辐射、高压等危险场景的工作;在随后7月的媒体采访中,机器狗Spot已经被安大略省电力公司(Ontario Power Genaration)采用,以此来代替人类执行拆卸600伏的高压断路器等危险操作。Spot的引入,不仅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安全风险,更提升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更大范围的生产延误。有媒体表示,波士顿动力终于给自己会蹦跶的机器人找到了正经活儿:拆高压电表。
说到人形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无疑是行业的佼佼者,先前其通过几段视频演示,已经充分证明了自身的能力,并引来全网一阵惊叹。一些后来者,如特斯拉、腾讯、小米等企业研发的机器人或机器狗,都不免让人联想到波士顿动力。
可以说,在机器人技术研究,尤其是双足直立机器人方面,波士顿动力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由于昂贵的产品造价,波士顿动力一直面临商业化的难题,从2020年开售至今,全球只卖出了1000多台。由于长期不到投资回报,导致投资者逐渐失去耐心,其也几经转手,先是被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随后又被卖给了日本软银集团,最后又被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收入囊中。如今,波士顿动力已经不姓“America”,而是妥妥的韩国企业了。
不过即便发展艰难,波士顿动力也在一点点探索,产品类型也逐渐由双足直立机器人,拓展到如今包含直立机器人Atlas、机器狗Spot、双轮单臂机器人Handle等在内的机器人家族。随着产品类型的丰富,其应用场景也大大扩展,用户选择也更多元。
之前,机器狗Spot已经在美国警察局正式服役,可以在安全执法、巡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机器狗Spot也通过“出海”,成为挪威石油公司Aker的正式一员,负责日常巡检工作。本次机器狗Spot则更进一步,进驻到电力企业,从事一些更为复杂且危险的工作,以便为企业带来更安全的生产及运营保障。
这个思路其实是波士顿动力以往宣传重点的延续,对于企业来说,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是普遍追求的目标,而智能机器人的引入不是为了替代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本着这个思路,波士顿动力大有可为的空间才更加广阔,其商业化的路径才能走得更为顺畅。因为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实在是太多了,高空作业、危险勘探、地下开采、高辐射场景作业、安全隐患排查等等,如果机器人能大范围应用,某种程度看,也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福音。
当然,当前来看,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性价比还是太低了,尽管看起来很先进,但局限性还是很大,远不如人类灵活且廉价,这恐怕也是其商业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随着人工智能(AI),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的大火,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似乎有了新解法。
7月29日,谷歌旗下的DeepMind发布了一款单臂机器人模型Robotic Transformer 2(RT-2),被称为是机器人版的GPT,其不仅能理解人类提出的要求,还能进行简单的推理,最终完成指定任务。
比如,把狮子和恐龙两个玩具模型摆在它面前,让它“捡起已灭绝的动物”,RT-2会准确选出恐龙。以往的机器人需要非常直接的指令,而RT-2却可以理解灭绝动物的概念,然后再与恐龙玩具联系起来,最终选出正确答案,似乎已经具备了简单的推理能力。
如果将生成式AI嵌入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会不会产生更加令人惊叹的结果呢?
笔者觉得,这种想象很值得期待。
7月初,瑞士日内瓦举办了世界首场人形智能机器人新闻发布会,9个“世界最强”人型机器人现身,回答了现场记者的诸多关于机器人的问题。
这场煞有介事的发布会,看似可以打消我们对于“机器人是否会反抗或替代人类”的疑虑,但从目前AI的演进趋势看,机器人取代人类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机器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人工了,典型的如世界各地智慧工厂里的大型机械臂,完全或者说只需要少部分参与即可,送餐和服务机器人也在不少商场服役了,辅助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机器人更是比比皆是。
点餐方面,除了自助点餐机,点餐员也进化了。
一家名为Presto的美国公司开发的AI语音点餐助手Presto Voice已经开始替代人工上岗,在美国一些汽车餐厅(Drive-Thru)正式服役。Presto Voice基于OpenAI的GPT模型开发,语音识别率和订单生成准确率颇高,并且能准确理解用户的下单意图,即便用户中途更改订单也不会出错——以往那种人工点餐员基本可以下岗了。
结语:随着生成式AI的飞速发展,智能联网机器人的优势将变得越发明显,尽管尚没有听说波士顿动力有这方面的进展,不过相信他们已经蠢蠢欲动了。
凭借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波士顿动力有望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而有了生成式AI的加持,其商业化前景无疑将会变得更加广阔。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波士顿动力之外,还有特斯拉、ASIMO(日本)、Aldebaran Robotics(法国),以及中国的小米、腾讯等一众专注或涉足智能机器人的公司,对该产业的未来虎视眈眈。
机器人红利尚未到来,不过随着生成式AI的发展,这种红利将加速到来,并有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未来人类社会的结构和产业走向,而属于波士顿动力们的机会也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