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战国《礼记》中一篇,散文体裁,作者子思,宋代定为四书之一,宋元时期成为官方教科书和科举必读书,儒家经典,对古代教育影响极大。
原文摘录:“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现代译文: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却违反中庸。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为君子的言行时刻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违反中庸,因为小人的言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
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实行它。”
孔子的中庸这种思想体现了孔子对于和谐、安定社会的追求,他重视伦理秩序,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决定着社会发展方向,所以特别强调个人修养方面的中正平和,要求人们在面对矛盾和对立时,能够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既不过度也不欠缺,以达到最佳状态或程度,“和”即是中庸的外在表现,中庸是“和”的内在思想原则。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一是调和矛盾:防止过激走极端,即“执两用中”,避免过犹不及的情况。
二是重视礼制:孔子将礼作为实现中庸的重要手段,认为礼对外是规范人的行为,对内是道德原则约束,体现了人的价值和道德追求。
三是追求内心和谐:中庸之道不仅仅是外在行为的准则,更是内心世界的追求,旨在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孔子的中庸思想与其哲学思想核心“仁”也是相互表里关系,是一脉相承合拍的世界观。
儒家思想后来几经周折,吸收改造,但其中庸思想一直在传承默化,宋代时的程朱理学更昰推崇广大,“格物致之”、“灭山中贼易,灭心中贼难”等就是对中庸思想的新的诠释。
南宋时,随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官方地位被正式确立,《中庸》遂正式升格为儒家经典,成为官方统治思想的的“正本”,也成为科举应试的重要依据,系统地且深入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教育。
中庸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庸》以“中和”为本,要求人们各安本分,各负其责,忠于职守,不越规范,不犯上作乱,不标榜各自的劳绩和功德,以此构建天下的和谐与安康。《中庸》延续数千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来说它适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得利于《中庸》思想的保驾护航。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古希腊人文主义哲学的核心是“理性”,与之相比,中庸思想就是东方“中式的理性”,二者对东西方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当今社会发展是否需要中庸思想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中庸思想被视为生活的最大智慧,“折中”的措施和办法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它是一种对待生活和工作时的客观冷静态度。这种思想鼓励采取既不消极也不激进的方式,以实现双赢和推动事物的发展。对于个人自身的建设、社会的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社会复杂多变,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尤其对那些头脑简单戾气重,做事偏激狭隘的人;对那些职场中贪心膨胀、极欲自保的人;对那些生活中盲目攀比、思想失衡的人;对那些纠结个人得失、不顾大体中局而冲动冒险的人,中庸思想就是一剂中用的良药。中庸思想提供的这种平衡和谐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守性、庸俗化不应成为中庸的代名词,也不应成为阻挡中庸适用的借口,应该看到中庸思想与当下的创新思想是两个并驾齐驱的互保马车,中庸思想一定为创新思想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中庸思想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儒家思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