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25分钟做这件事,是最好最便宜的续命药!

耀耀说健康 2024-03-26 06:58:36

2024年开年最火的电影当属《热辣滚烫》,主人公乐莹在绝望之中发现了打拳这一运动方式,重拾了信心,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这部爆红的电影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运动潮”,然而运动虽好,切不可贪“多”!最新研究发现:运动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存在着一个“黄金时长”。

运动“黄金时长”:

每天25-40分钟最佳!

最近发表在医学知名期刊《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运动和全因死亡率之间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而是存在着一条U形曲线的关系,这意味着存在一个运动“黄金时长”。

这项研究跟踪了哥本哈根城市近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25年的数据调查,涵盖了自行车、网球、慢跑、游泳、手球、举重、羽毛球、足球等各种运动项目。

研究人员仔细统计了参与者每周的体育锻炼时长,并将其与当地的死亡记录进行对比。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发现,每周锻炼2.6到4.5小时的人,其死亡率比不运动的人群低了大约40%。

然而,锻炼时长不是越长越好,每周超过4.5小时后,死亡率不降反升。

研究发现,每周锻炼时长超过10小时,虽然死亡率比不运动的人要低,但与锻炼2.6到4.5小时的人相比,死亡率不降反升。

研究人员估算,每周锻炼2.6小时或每天锻炼25分钟,相当于每日步行数约7000到8000步。而每周锻炼4.5小时或每天锻炼40分钟,相当于每天步行12000步。

结果显示,在达到每周锻炼2.6到4.5小时这个临界点后,继续增加运动时间并不能带来更多益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因此,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每天走7000到8000步或锻炼25到40分钟是最佳的运动方案,以最少的运动时长获取最大的健康效果。

除了时长,

运动还遵循4个原则!

运动既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愉悦心情,带来的身心健康是不可忽视的。然而,运动除了有时长的要求,还要遵循这4个原则:

安全性原则

很多人都知道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但是不少人却忽视了运动后的拉伸练习。研究发现,运动后拉伸有助于放松肌肉,提升肌肉弹性,能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

运动时人体肌肉不断收缩发力,弹性下降,如果运动后长期不做拉伸,可能带来这些问题:局部炎症因子、代谢废物等排不出去,导致疲劳加重,恢复速度变慢。

久而久之,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建议:拉伸练习时间至少要保证10分钟,或者约为运动持续时间的1/3。

全面性原则

不同类别的运动将带来不同的健身效果,运动方式“杂一点”好,最好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的摄氧量,提高心肺的耐受性,降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有助于延年益寿。

力量练习有助于提升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避免运动过程中因力量不够带来的损伤。

柔韧性训练即拉伸练习,可以提升肌肉的伸展能力,让身体更舒展、动作更灵活,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循序渐进原则

运动的方式和强度因人而异,讲究循序渐进。对各类运动知识缺乏或基础运动能力太差的人,一开始很难跟上的高强度或者高难度训练,训练期间容易出现动作变形,发力不正确非但训练效果打折扣,更容易导致受伤。

如果运动时出现头晕、目眩、胸痛、恶心、呼吸急促、心慌、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如果运动后有持续的、较明显的疲劳,就应适当减少运动时间。

持之以恒原则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运动计划,那就是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旦停下来,之前的成果都白费了。

对于选择运动项目,应以兴趣为主。有兴趣的运动项目比较容易坚持下去,而且运动者也能从中获得较多乐趣。

0 阅读:5
耀耀说健康

耀耀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