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病变怎么一回事?核心是这5个病因!

耀耀说健康 2024-03-27 03:49:52

子宫内膜的厚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它会随着月经改变出现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从形态学上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月经是功能层的脱落引起的。以一个月经周期28天为例,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以下三期:

01

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日。该期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增殖早期:月经周期第5~7日,内膜薄,仅1~2mm。增殖晚期:月经周期第11~14日,内膜增厚,3-5mm。

02

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天。分为分泌早、中、晚期,分泌晚期也就是月经周期第24~28天,为月经来潮前期,子宫内膜厚达10mm。

03

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雌孕激素撤退,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崩解脱落,月经来潮。

这是一个正常月经出血的过程。反之对应异常子宫出血,其病因可为器质性,功能性和医源性,内膜病变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发生分两种机制:I型雌激素依赖型与2型非雌激素依赖型。

风险增加人群(I型雌激素依赖型):病人较年轻。肥胖,尤其是绝经后肥胖,体质指数(BMI)≥30kg/m2常伴有有糖尿病或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使用史;不孕不育及绝经延迟;他莫昔芬长期治疗(尤其是>50岁或绝经后仍在使用他莫昔芬的患者)。

高风险人群(2型非雌激素依赖型):多见于老年体弱病人。Lynch综合征患者;三级亲属中有Lynch综合征患者但本人未行相关基因检测者;有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家族史患者。

子宫内膜增生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可有典型症状即异常子宫出血,育龄期妇女可出现月经异常相关问题,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流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癌。

1

年轻患者:

如果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单纯型子宫内膜增厚:建议下次月经第5~7 天(子宫内膜最薄)复查B超,若B超提示无异常,考虑正常生理性增厚,定期妇科检查。

如果内膜持续增厚或有阴道异常流血等症状,超声提示异常(子宫内膜不均质、血管增多、明显占位、内膜癌等),则需进一步处理 (诊刮、宫腔镜检查,或孕激素周期性撤退等),最后根据病理结果作相应处理。

2

绝经后子宫内膜通常为2~3mm,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4~5mm 作为取样的临床指征。对于绝经后无出血患者中偶然发现大于4mm的子宫内膜,应根据患者情况和风险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没有发现高危因素者可以随诊观察。

当子宫内膜≥5mm且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时,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典型临床表现,需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恶变。

对于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如果超声提示有其他阳性的发现,例如血管生成增加、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或子宫内膜厚度超过11mm,仍建议宫腔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诊断。近年来,当绝经后异常出血的患者,内膜厚度≤4mm时,仍需要进行内膜活检。

异常子宫内膜增厚怎么治疗?急性期可行诊断性刮宫术,快速止血同时获取病理,并抗炎对症治疗。并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01

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

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长期缺乏孕激素拮抗时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排卵障碍,异常子宫出血,如 PCOS,肥胖等。出血期需止血并纠正贫血,血止后调整月经周期,有生育要求者可促排卵。同时去除病因治疗。止血的方法包括孕激素子宫内膜脱落法、大剂量雌激素内膜修复法、短效口服避孕药或高效合成孕激素内膜萎缩法和诊刮术。调整周期的方法主要是后半周期孕激素治疗。

02

宫腔占位

子宫内膜息肉直径<1cm的若无症状,可观察随访;对体积较大、有症状的息肉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刮宫;对已完成生育或近期不愿生育者可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以减少复发风险;对于无生育要求、多次复发者,可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对恶变风险大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子宫黏膜下肌瘤可行宫腔镜或联合腹腔镜剔除。

03

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

虽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小,超过80%患者随诊后发现自动转归正常。但对存在长期异常子宫出血、肥胖、应用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等高风险患者建议长期、定期使用孕激素治疗。

1、孕激素后半周期序贯治疗:如醋酸甲羟孕酮10~20mg/d、黄体酮胶囊300mg/d、醋酸甲地孕酮80mg/d、炔诺酮5mg/d、地屈孕酮10~20mg/d。月经周期第11~16天起始,每个周期用药需至少12~14d,连续用药3~6个周期。

2、孕激素连续治疗:如甲羟孕酮10~20mg/d、炔诺酮10~15mg/d,连续用药3~6个周期。

3、含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持续用6个月至5年发现其内膜逆转率指数较高。

4、手术治疗:

随访过程中进展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而不愿意继续药物治疗者;完成孕激素规范治疗后复发的子宫内膜增生者;治疗12个月内膜无逆转者;持续异常子宫出血者;随访困难及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建议全子宫切除术。

04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1、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是该病的治疗首选。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绝经前女性是否同时切除双侧卵巢应遵循个体差异

2、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药物治疗首选大剂量孕激素。

①醋酸甲地孕酮(MA):160mg,qd~bid,口服。

②醋酸甲羟孕酮:250mg,qd~bid, 口服;

③含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系统(LNG-IUS)。

内膜完全逆转的中位时间是6~9个月,如果治疗9-12个月病灶持续存在或进展,可手术治疗。

05

子宫内膜癌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根据病理诊断和组织学类型,以及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有无生育要求、有无手术禁忌证、有无内科合并症等综合评估。除不能耐受手术或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外,都应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对伴有严重内科并发症、高龄等不能耐受手术的各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采用放疗和药物治疗。

0 阅读:98
耀耀说健康

耀耀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