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崩开局,A股到底怎么了?

依萱价值先生 2025-01-06 14:54:48

2025年A股天崩开局:

第一个交易日涨幅-2.66%,破12月中旬低点,绿色个股近4400家。

第二个交易日涨幅-1.57%,破11月中旬低点,绿色个股超4700家。

尽管A股十几年还徘徊在3000点上下,但“开门红”的传统还是保留得不错的,特别是跨年(或者开年),基本都有所谓的“红包行情”。

跨年下跌不常见,今年这种天崩开局就更罕见。A股到底怎么了?

可能有人会说:A股只是小众领域,股民只有区区2亿,再打个折,顶多只有1亿人在关心股市、在承受损失。咱要关心的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才是关系14亿人民的大事!

“不幸”的是,随着前赴后继、一批接一批的年轻韭菜入局,股市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进化——不是进化成长牛、慢牛;而是如当年所愿,进化成经济的晴雨表、进化成经济的一面镜子:

2021年的报复性反弹-乏力;

2022年的口罩二次冲击;

2023年的通缩螺旋;

2024年的黑暗-曙光-迷茫。——实体经济的冷暖都映射在股市里。

在特别时期,想看懂实体经济其实并不容易:论体感吧,各地分化,体感不一;看数据吧,宏观数据一大堆,有好有坏,各路专家还解读不一。

而想看懂股市就简单得多,即便上证指数失真,也只需结合创业板指一起看,涨跌是一目了然的。从股市这面镜子看实体经济,也一目了然。

利好“3连发”,都止不住的下跌

如果说第一个交易日的下跌,是起于“谣言”。那么第二个交易日的下跌又是什么道理呢?

老股民都知道,在A股有一种预期管理,叫“辟谣”。官方的连夜辟谣就是足以修复跌幅的利好;加上两大创设工具的推进,就是利好“3连发”。

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是什么呢?

回顾9.24政策底“大礼包”就能发现,这是当时创设的两项政策工具。而“大礼包”里面,能落实、且有后续的,就这两项创设工具了。

2025年的第二个交易日,就是在利好“3连发”之后开盘的。然而,别说像样的反弹,就连下跌都止不住。

股市不牛,都怪机构吗?

自“机构不信牛市”事件以来,骂机构就成了股票类自媒体的流量密码。但凡股市下跌,管它内因还是外因、天灾还是人祸,骂机构就准没错。

事实上呢?

事实上,机构确实不信牛市,也确实没有“脊梁”。

然而,机构追求的是什么呢?像其它行业一样,追求的是利润,是收益吧。或者更准确来说,是逐利;是运用专业知识寻找更高胜率、更高赔率的机会。而不太可能是义务相信牛市、挺直“脊梁”站着挣钱吧。

把股市不牛归咎于机构,图个解气、图个发泄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真相信的话,是不是对机构有什么误解呢?很多人挤破头想挤进金融行业,冲着的不也只是“高收入”吗?

站在股民的角度,谁不希望官方直接要求机构只能做多、只能炒股呢?但这不现实啊。

散户有炒“小”炒“差”的自由,机构也有“炒债不炒股”的自由。恶意做空的现象肯定会有,但也只是少数的个别机构。债市对股市的抽血,才是大杀伤力武器。

(冷知识:A股总市值100万亿左右,而光是公募基金手里的国债期货,就接近200万亿。官方对市场稳定的优先级,债市比股市高得多;然而多次干预,都止不住债市的“非理性上涨”,利率曲线都被干畸形了)

业内最近流传着这一段台词:

这就是专业投资者理念的真实写照。

我国经济问题能否解决、怎么解决,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他们只关心存在什么问题、哪些问题能左右市场预期,然后采取最优的交易策略。

问题1:降准落空

市场对“跨年牛市”的执念,是始于2019年元旦的突发大降准。不但一扫2018年的阴霾,还带动了持续一个季度的小牛市。

此后,元旦前后的降准,就成了一种惯例。至少以机构为首的市场心态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每年准时期盼的。

尽管2020年的口罩打乱了货币政策节奏,在2021年底便快速恢复跨年降准的节奏。

2023年还是有开门红、跨年牛的,正是因为2022年底依然有惯例的降准。

2024年没有开门红,开局破位、加速向下,正是因为惯例的降准,落空了。

虽迟但到,2024的“跨年牛”发生在春节前后。散户看到的,是换村长(平民愤)+神秘力量发力;而机构看到的,是“临时补票”的降准。

从这个角度看2025的天崩开局,就好理解多了。后市还有没有救,思路也清晰多了。

问题2:混乱和不确定

券商们每年开年的研报其实很值得一看,因为这种大方向判断关乎他们未来一年的饭碗。他们虽然被要求不能看空,但高学历不是白读的,这难不倒他们:

2022年的开年研报,大部分券商的观点是,复苏将发生在下半年。(潜台词就是不看好经济复苏,最最乐观也要等到下半年)

2023年的开年研报,大面积的研报建议“自下而上”的投资策略(潜台词就是“自上而下”没有机会,再说白点就是不看好宏观复苏)。结果“空仓跑赢99%基金”的怪像就是发生在2023年。

2024年的开年研报,普遍观点也是“复苏将发生在下半年”。结果2024的宏观走向和股市表现,大家刚经历过来,就不赘述了。

机构最擅长的是“看到问题”。通过博览最值得一看的开年研报,咱们也就能“看到问题”。

2025年的开年研报,高频关键词是资产配置,还有“杠铃策略”。

都在研究资产配置,而不是“股市里哪块更有机会”,潜台词就不用翻译了吧。

至于“杠铃策略”,这是出自世界名著《反脆弱》里面的一种针对混乱和不确定的交易策略。对市场来说,混乱和不确定性一般都是不利的;而“杠铃策略”不但能避免这类损失,甚至能利用这些不可预知的机会,从中获利。

换言之,机构看到的问题,就是混乱和不确定性——特朗普2.0带来的混乱,国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知识扩充:《反脆弱》和“杠铃策略”

《反脆弱》是风险管理和经济领域的世界名著,而他的思想并不受限于经济和投资领域,在工作、生活、教育等多方面,咱们都能得到全新的感悟。

大多数人一生都在追求稳定性,但越是追求稳定,一旦发生风险的时候,他们就越是脆弱、越容易被击溃。

追求稳定工作的人更容易遭遇“中年危机”、从小被过度保护的孩子更难拥有自己的兴趣和思考能力、过度医疗的人更容易得病、致力于预测“黑天鹅”的经济体更容易被“黑天鹅”击垮……这些都是脆弱性的代表。

反过来,每三五年就跳槽的人、从小放养的孩子、不追求小病就医的人、积极面对风险的经济体……他们拥有反脆弱性,生命力强韧得多,也更容易在变化的世界中不断成长。

而一直追求稳定的咱大A,显然就属于前者。

没时间慢慢看书的,也可以用AI快速提取一些核心知识点:

例如看懂了“林迪效应”,就能理解现代的老美到底强大在哪里。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外经济学家唱空老美多年,老美偏偏每次都有惊无险,就是不崩。

老美隔三差五就喜欢“瞎搞”,但不会碰原则性的致命错误。外界很多嘲讽者的眼中,显然看不到锤炼反脆弱性的一面。

再看“杠铃策略”,具体来说,就是配置最进取的一端,以及最保守的一端。而中间部分就低配,甚至不配。原理是市场面对不确定性时,往往倾向于恐慌避险;而不确定性短暂消失期间,风险偏好容易出现极致反弹。

放在现阶段,最进取的一端就是AI领域,而最保守的一端是国债和高股息板块。至于中间部分,就是以大消费上游为代表的、顺经济周期的核心资产。

咱们看到的国内市场表现,就是大量机构资金采取“杠铃策略”的结果。他们采取“杠铃策略”,显然不是跨年的时候才开始,也不会在混乱和不确定的问题消失前结束。

散户之所以干不过机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散户难以投资债市,也天生对高股息板块“买不下手”。所以人家机构能买出一对杠铃,而散户们只能买个锤子。

今天就分享到这吧。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5 阅读:405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4

用户10xxx74

12
2025-01-07 13:11

2024年天崩收尾[笑着哭][笑着哭]

Abudu

Abudu

12
2025-01-10 17:00

真心请教一个问题:如果立即停止股市做空工具与规则,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吗????

Smile 回复 01-10 17:21
就会让机构和国家队赚不到钱[微笑]

魚☆龍⑦℃ 回复 01-10 19:56
往下做,机构只需要少量钱就可以做到。往上做,得投入真金白银往上拉,你是机构会怎么选?

大约十六厘米

大约十六厘米

5
2025-01-10 20:44

认输吧各位。跌势已成,完全没有止跌的可能,沪指3000点很快就到了!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4
2025-01-10 20:18

泻立停都不好使[呲牙笑]

jason

jason

2
2025-01-11 03:38

傻子还是多

月之暗影

月之暗影

1
2025-01-11 00:24

好文,拜读

依萱价值先生

依萱价值先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