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演练起来行云流水、轻柔飘逸,让不少人都怀疑他的实战功能,其实,太极是非常神奇的武功,只是若非亲身一式,又怎知它的厉害呢?而且,一般人又哪有机会体验这一深奥神技的精妙呢?
古时江湖,崇尚功高勿用,高手绝不轻易出手,现代武林,武者惜技如命,让人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太极神功,过去功夫大师相中徒弟,是真心传艺,可能够得其精要者又有几人?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蝉为培养儿子竭尽全力,把自己所学一股脑向灌肠一样往杨健侯的身子里塞。基本功练习已把杨健侯累个半死,接着还要把父亲传授的内家外家几十套拳法通通练完,而后还要练习刀枪棍棒等各种兵器,让健候苦不堪言、痛不欲生,甚至曾经产生过自杀的念头,练功如此辛苦,让普通人如何能学到武功精髓?
据永年县志记载,杨班侯有个徒弟张信义,是聪明灵敏,练功刻苦,历经十年修炼,功夫已有小成。有一天他在师傅家门外,听到房里有雷鸣般的响声,不由心中大奇,推门而进,却见杨班侯正在练伏虎式,拳动有声,气势如虹。
张信义见状大喜,赶忙跪地求教。班侯深感其诚,遂先授“握拳法”,后又传其“送拳法”。张苦学半年,已有所成。这天,杨师傅要求他在一丈处向一土墙“送拳”,只见随着他的发拳,那土墙泥皮应声而落。

杨师傅轻赞一声“孺子可教”!之后便把拳中奥妙尽相传授。又过了一年,杨班侯检查张信义的拳艺,见并无长进,杨师傅便亲自示范,于五丈外发拳击向土墙,只见那土墙应声一震,摇摇欲坠!
杨班侯对徒弟说:“练拳下了功夫,但效果并不明显,可能是先天不足或溺于酒色之故,到底原因何在?必须反躬自问”。
杨班侯“凌空劲”极为神奇,但当今社会诱惑太多,一般人很难做到一心练武!
曾有一镖师路过永年,久闻武式太极拳二代传人李亦畲大名,托人介绍想见识一下太极奥妙,李亦畲说:“太极并非硬功,其奇妙在于因敌而变,假如你全力打我,马上就能体会到它的奇妙”。镖师不肯,李亦畲又说:“你不肯出手,就不能见识太极拳的长处。”那镖师见状便说:“某愿一试”。李亦畲笑道:“甚好。“此时李亦畲正立于屋中,镖师鼓足勇气全力一击,李亦畲不闪不避而是以胸臂相接。

镖师顿时腾空飞起,身子径直撞到墙上,随即又落下摔在靠墙床上。镖师昏迷许久不能动弹。等到醒来拱手称谢道:“我终于知道太极的神秘之处了!”
可现代人哪有机缘、哪有资格体验这等神秘武功?一旦能有机会修炼,那种辛苦也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若没有真正入门,窥得太极深奥,万不可轻易品头论足!
(分享侠义豪客 关注红色武林 下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