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可有些父爱,它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巍峨耸立、守护着亿万生命的丰碑。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位这样的父亲——顾方舟,一位用生命守护我们健康的“甜糖”父亲。
一个普通的开始,一份不凡的担当
1926年,顾方舟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5岁丧父,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或许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生命有着格外深刻的理解,也让他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健康。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公共卫生事业,投身于对抗疾病的战场。 你看,从一开始,他就注定与众不同。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1957年,一场无声的战争打响了——脊髓灰质炎疫情席卷全国,无数孩子被夺走行动能力,甚至生命。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你会怎么做? 顾方舟没有退缩,他毅然决然地冲到了最前线。他奔赴疫区,收集样本,日夜奋战,只为找到对抗病毒的武器。
一次次抉择,一次次勇敢
研制疫苗,谈何容易?技术难题,资金匮乏,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之间做出选择,这关乎着亿万人的生死! 他最终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减毒活疫苗,并冒着巨大的风险,在昆明偏僻的山区建立实验室,那里条件艰苦,甚至连基本的设备都匮乏。
以身试毒,父爱如山
更令人动容的是,为了证明疫苗的安全性,顾方舟竟然率先服用疫苗!是的,你没有听错,他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未告知妻子情况下,他甚至用自己不满一岁的儿子做了实验! 这份父爱,沉重而伟大,让人不禁泪目。
一颗糖丸,守护健康
1962年,糖丸疫苗诞生了!这小小的糖丸,不仅仅是一颗糖,更是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汗水,甚至是生命! 它解决了疫苗保存和儿童接种的难题,让疫苗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也让这项伟大的事业得以顺利开展。
功成名就,精神永存
1994年,中国境内再无脊髓灰质炎病例!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胜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顾方舟的努力和付出。他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13亿中国人的健康。 虽然他已于2019年去世,但他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健康的中国,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一个问题,引发思考
当然,顾方舟用儿子做实验的事情,也引发了伦理争议,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科学与伦理之间,该如何权衡? 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