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古人的衣服宽袍大袖,自然更需要一个类似皮带的东西将腰部束起,不仅是为了显出身材,也是出于方便行动的考虑。
起初,人们用打结的方式来束腰带。后来随着手工业的发展,用于扣接腰带的带钩,应运而生,并很快发展成了一种广泛使用的精美工艺品。
带钩是束腰皮带的挂钩,相当于现在的皮带卡,古时又称“犀比”。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明朝时期最为鼎盛。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带钩受到文人雅士的欢迎,成为服饰中常用配件,也是官员身份地位的象征。到了后期,带钩的实用性逐渐退化,转变成为文玩的一种类别。
男人穿衣要配一个好皮带,而带前的那块牌子必定得有讲究。《淮南子》有云:“满堂之座,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放眼看去,宾客满堂的腰间环带上,都露出奢华的钩饰,没有相同的。而正是在这个“视钩各异”间,人们的身份、地位都表露无遗,王侯之钩、官宦之钩、百姓之钩,分得清清楚楚,想必那些游走于各国诸侯间的纵横家们,无论是得意抑或失意的文人墨客,自然也会像当今名士们一样,身佩有着独特审美品味、发散着强烈艺术气质的浪漫之钩。
带钩既然是身份象征,那么它所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
带钩既是实用物又是高贵的装饰品,所以造型千姿百态。有花草、动物的浮雕和立雕,钩首多为龙头形,以龙螭纹相组合的龙带钩最为精美。战国秦汉玉带钩主要有四种:琵琶形短钩,长形扁担钩,方柱形短钩,宽腹带钩。明清时期的玉带钩,大都是琵琶形、如意形,钩首有龙有凤,有鸟有兽,钩身上常常有圆雕镂空各种奇异的怪兽,或镶嵌各种宝石。这一时期,带钩以把玩观赏为主,所以选料考究,体型厚重,钩头精雕细刻,十分繁琐。钩身上常常镂雕螭龙、异兽,十分生动。
自带钩出现后,不仅形式逐渐增加,日趋多样化,用料也越来越珍贵,涉及范围不断扩大。带钩最初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崩溃,用金、玉、铜等贵重材料制作的日常用器逐渐增多,带钩也不例外。后来采用包金、贴金、错金银、嵌玉和绿松石等工艺,斑驳陆离,多姿多彩。不过,主要以和田白玉、青白玉为主。王公贵族一般会用金镶玉的,美轮美奂,颇显身份气质。还有琉璃、水晶等一些特殊材质的带钩,都表现出使用者的高贵和不凡。
带钩也被视为祥瑞之物,这在许多文献典籍中均有记载,最有名的还数“钩弋夫人”荣辱集于一钩的故事。只因手中握钩,便得武帝倾心,尊享荣华盛宠。
在中国众多的玉器中,带钩虽小,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也依然存在,它反映着佩戴者的身份地位,也代表那个时代的时尚,历史价值不容小觑。一部带钩史,也是一部文化史、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