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1年,就牺牲!刘伯承却说:蒋介石用一个旅也换不来他一个人

槟榔看历史 2023-02-24 02:13:07

盛世危言/文

一、什么是“解放战士”?

“解放战士”一般指解放战争时期被人民解放军俘虏的士兵。但实际上,这一称呼在解放战争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泛指被中共军队俘虏,而又加入中共军队的原敌对阵营的士兵。他们还有“解放兵”、“俘虏成分”、“解放战士成分”、“俘虏兵”等多种叫法。在解放战争中,他们起到过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数量占据到我军军队中的大多数。

1948年8月23日,朱德在人民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指出,现在我们的军队中有百分之六七十是“解放战士”。据统计,1948年6月,解放军总兵力达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有149万人,如果说我们的军队指的是我党全部军队,那么“解放战士”就有168万到196万人。

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我党就开始从俘虏中吸收士兵入伍,以弥补兵源的不足。但总体来讲,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俘虏政策着眼点是宣传自己,瓦解敌人,俘虏一般都能够自由的选择去留。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开始用“基本上不释放”替代来去自由。这意味着我党的俘虏政策渐渐的发展成一种相对独立的扩军政策。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事的延续,我党越来越重视从俘虏中获得兵源。在这一背景下,“解放战士”的数量不断膨胀,他们在部队中的比重也逐渐攀升。在解放战争中后期,人民军队越到基层“解放战士”的比重越大,有些班、排甚至全部都是“解放战士”,区别仅仅是“老解放”和“新解放”而已。

虽然是“解放战士”,但是他们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其中要以王克勤最为出名。成为“解放战士”后,王克勤因为其杰出贡献,创造出一个后来以他命名的“三大互助运动”。1964年12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其中指出:晋冀鲁豫部队应广泛开展王克勤运动,“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号召全解放区军民普遍有力的推行这个运动。

王克勤到底是谁?作为一名“解放战士”,他是如何加入解放军的?又是如何在加入解放军一年零九个月中,成长为全军学习的楷模的?

二、“机枪圣手”王克勤的成长之路

1920年的一个冬天,王克勤出生于安徽省王冬店村的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3岁那年,他的父亲被地主打折了一条腿。为了生存,王克勤只能和年幼的弟弟跟随着母亲沿街乞讨。19岁那年,国民党把他抓去当壮丁,但是他2次都冒险逃了回来。1941年7月,王克勤被第3次抓捕,这次他未能逃脱,成为国民党第30军27师79团的一个列兵。

作为一个小兵,他生活在国民党军队的最底层。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用他自己的话说:提起在中央军受的洋罪,简直没法说。但王克勤想,既然当了兵,为了报仇,为了对付这不公平的世道,得学一手。于是他把心思都用在枪上,连队的各种枪械他都精通,尤其是那挺机枪,他闭上眼睛也能拆卸。实弹射击中,他可以做到百发百中。因此,战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机枪圣手”。

1942年4月,日军进攻浙赣线。第5战区的国民党军队不趁机攻打日军,反而集中10万兵力包围了新四军。王克勤所在的27师也被调去攻打新四军。在一次战斗中,王克勤成为新四军的战俘。王克勤心想“这次恐怕小命难保”。但没想到的是,新四军的干部对他很好,和他谈心、讲解共产党的抗日纲领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道理,并说如果愿意回原部队就放他回去。于是,王克勤选择回到原来的国民党部队。回到部队后,战友们都向他打听新四军到底怎么样。他一五一十的说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连长知道后却把他大骂了一顿。

在解放战争中的邯郸战役中,王克勤再次被俘。这次与上一次不同,王克勤自愿加入解放军。虽然是自愿加入,但是他在思想上还有疙瘩解不开:一是不服气。他所在的30军是国民党王牌军之一,装备精良。而解放军只有几支三八大盖,军装也破破烂烂的;二是他担心自己做了解放军的俘虏,部队的领导会对他不一视同仁;三是担心当炮灰。在国民党部队时,听长官说,共军打仗用枪逼着俘虏兵在前面冲锋、挡子弹。

有一次,部队在武安休整时,王克勤患了重感冒,躺在床上冷一阵儿,热一阵儿,非常难受。干部和战士都来问候他,连长来看他的时候还给了他50块钱,4把挂面,1瓶香醋。还说,病号饭的鸡蛋面是老传统了,就这个生活条件,马上让炊事班给你做。王克勤听后感动的热泪盈眶。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克勤的思想疙瘩终于逐渐解开了。

有一天,王克勤在机枪班蒙着眼睛表演机枪拆卸,正好被教导员看到。教导员说你不是号称“机枪圣手”吗?我跟连队的干部说说,让你去当机枪手。说完,教导员把他拉到射击场,要看看他的本事。当时用的苏式转轮机枪,很多同志都握不住,稍不注意就把半盘子子弹打了出去。教导员对他说:“打单发!”“嗒!”王克勤就打了一个单发。“两发点射!”“嗒嗒!”王克勤放了两发。“三发点射!”“嗒嗒嗒!”王克勤准确的发射了三发。教导员感叹说,真不愧是“机枪圣手”。

1946年7月9日下午,攻打兰封的战斗打响了。指战员们个个生龙活虎,连长、排长冲在最前面,王克勤抱起机枪大喊一声“冲啊!”,便向敌人阵营冲去。敌人逃跑了,他端起机枪进行扫射,连枪筒子红了也没间断。因为这次战役,他第一次立了功。

随着对人民军队的认识加深,王克勤向连队党支部提出入党的要求。在大杨湖战斗中,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升为副班长,不久又升为班长。徐庄战斗后,他又升任副排长、排长。1946年9月,他终于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

三、王克勤发起“三大互助活动”,成为全军模范

王克勤当班长时,由于连续几个月的行军作战,部队的人员减少很多,大量的农民和“解放战士”的补充使部队的阶级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使部队的老骨干和加入的新战士拧成一股绳,这是王克勤首先碰到的问题,也是当时全军都在研究的课题。王克勤想到了团结互助活动,他在班里常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这句话可以改成,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

他采用民主的方法在班里成立几个互助组,组长由大家推选,自由结合编组,组员可以根据行军、作战和训练任务的不同而转换。战士们通过参加互助小组,学习进步很快。由于经常交流,还增加了团结性,提高战斗力。经过互助训练后,王克勤非常有底气的说:在国民党队伍中训练了两年的士兵,也比不上我们入伍一个月的新战士。

渐渐的王克勤总结出“三大互助”:第一是思想互助,第二是技术互助,第三是生活互助。这三大互助,在作战时表现为战斗互助。这种战斗互助作用,在徐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946年10月5日,徐庄战役打响。王克勤所在的一营共5排在村南阻击敌人。战斗动员后,王克勤立即回到班里,组织了两个战斗互助队。那天晚上,天黑路滑,他们全班拉着绳子,王克勤在前,副班长在后,一个盯着一个,动作很快,没有一个掉队的。机枪、铁锹等,容易发出声响的东西,由班长和老同志背,新战士只背一些子弹。

在这场战役中,敌人向村子里打了2500多发炮弹,全村30间房子,除了一间小茅房外,全部被炸塌了。王克勤的2个小组,在最前面坚守。为了躲避炮弹,王克勤对士兵说,我的机枪一响,你们就赶快到工事里去隐蔽,因为敌人知道这里有机枪就要打炮。作战时,王克勤总要预备两个工事。这里打一阵子机枪,马上转移到另外一个工事里去打。敌人把工事打塌了,他再挖。当打退敌人一次进攻后,王克勤就忙着招呼大家转移阵地,刚跨出工事,敌人的炮火就落了下来。新战士佩服地说:俺班长把敌人的脾气全摸透了。

就这样,王克勤带领机枪班,团结互助,灵活机动,打退了敌人45次进攻,全班无一人伤亡。战斗结束后,18旅给王克勤班记了集体一等功,全班出了5个英雄。

全面内战爆发后,部队成分迅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部队战斗力是全军都在探索的问题。王克勤的“三大互助活动”,显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经过徐庄战斗的检验,王克勤这个典型破土而出。18旅及第六纵队不失时机的将王克勤和“三大互助活动”作为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后来,第六纵队政治部把王克勤这个典型向野战军政治部作了汇报,受到了刘邓首长的重视和支持。 于是,野战军政治部发出文件,指示全军开展“三大互助运动”。

1947年7月5日,定陶战役开始了。此时,王克勤得的重感冒,头疼发热,浑身乏力。在连队的动员大会上,王克勤虽然病重,但是仍要求承担突击任务。连队首长经过商量后,表示同意。攻城的日子定在7月10日,此时的王克勤,已经4天没怎么吃东西了,但他还在坚持。

战斗打响后,王克勤身先士卒,带着手下的士兵冲向城墙。但是被敌人的一个点射,击中了腰部和腿,王克勤因此而晕死过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王克勤被炮声震响。他问副班长,定陶打下了吗?副班长说,部队攻进去了,排长放心吧。

医生发现王克勤的情况不好,就给他打了一针强心针。王克勤从昏迷之中再次醒来,他又对副班长交代了很多关于工作上的事情。没等说完,就永久的闭上了双眼。

四、刘伯承给予王克勤高度赞扬!

1947年7月11日凌晨,刚解放的山东定陶县城沉浸在胜利的气氛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第18旅第52团1连,却因为失去英雄排长王克勤而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噩耗传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刘伯承司令员那里后,他痛惜的捶着桌子说: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说完,他奋笔疾书,以他自己和邓小平政委的名义,起草了一份发给王克勤追悼大会的唁电:

我们以极其悲痛的心情悼念本军著名英雄王克勤同志,悼唁我们一切为人民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王克勤同志一年来建立了很多战功,树立起战斗与训练、技术与勇敢结合的为我军所学习的新的进步范例。我们对于他这种为人民立功不顾一切,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和高尚品质,表示无限的崇敬。为了永远纪念王克勤同志,决定王克勤所在的排永远保持王克勤排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军学习王克勤同志,并继续开展王克勤运动而奋斗,一直到歼灭全部进犯军。王克勤同志永垂不朽。

——刘伯承,邓小平,1947年7月18日。

本文参考的文献有:

1.《“解放战士”群体的产生及其规模》(江林平,《党的文献》,2012年第3期)

2.《从“解放战士”到全军楷模——著名战斗英雄王克勤传略》(韩振武,《党史纵览》,1994年第2期)

3.《浅析解放战争时期改造解放战士的工作》(付双龙,《军事历史》,2014年第3期)

1 阅读:4

槟榔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