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君甫:我党第一个双面间谍,46年后,周恩来仍对其念念不忘!

槟榔看历史 2023-02-24 02:13:04

盛世危言/文

鲍君甫

1.

我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钱壮飞、胡底、李克农,他们被誉为龙潭三杰。但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为党工作的高级特工。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很可能就会被改写。鲍君甫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与龙潭三杰不同的是,他是我党的第一个双面间谍,其工作属性更加危险。

鲍君甫在日本留学生10余年,深受日本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的影响。1924年,他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投身于大革命之中。在五卅运动中,鲍君甫结识了杨剑虹,并成为莫逆之交。后来,杨剑虹投靠了陈立夫,成了他的助手,鲍君甫也因此和陈立夫等国民党要员相识。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鲍君甫因为不满其作为,被抓捕入狱。几个月后,被蔡元培保释出狱,蛰居上海时结识了中共地下党陈养山。

此时,中央特科也在上海成立,正苦于无法打入国民党的特工高层,陈养山便将他与鲍君甫的关系报告给陈赓,陈赓上报给特科的最高负责人周恩来。周恩来获悉此事后十分重视,派陈赓与鲍君甫直接接触。1928年5月,鲍君甫与陈赓直接接触,陈赓鼓励鲍君甫同包括中共在内的上海各界建立联系,并允以一笔可观的活动经费,还派特科同志连德生充当保镖,壯其声势。

为了让鲍君甫得到国民党高层的信任,特科还向其提供一些假情报,让鲍君甫获得国民党高层的信任。1928年8月,中统驻上海特派员杨剑虹自杀。经陈立夫和张道藩的推荐,蒋介石正式任命鲍君甫替补杨剑虹的职位。凭着特派员的头衔,鲍君甫与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钱大钧,公共警卫处督察长兰普逊结为朋友。国民党见鲍君甫成为租界红人,也乐于将重要的案件交给他处理,以减少麻烦。

关向应

2.

1929年8月,澎湃、杨殷、颜昌颐等人因为叛徒白鑫的出卖被捕入狱。鲍君甫从特务口中得知,彭湃等人被关在上海龙华监狱,并且将在8月30日被处决。情报上报组织后,周恩来、陈赓开始准备营救。鲍君甫又把营救计划传达给狱中,告诉他们次日押送途中会有地下武装人劫车营救。不料当天囚车突然提前2个小时出发,最终导致营救行动失败。

虽然营救行动失败了,但是叛徒白鑫的存在仍然威胁很多共产党的安全。周恩来和陈赓多方查找,但仍然不能确定白鑫的具体位置。鲍君甫利用自己在特务机关的关系,调查到白鑫住在国民党上海党部常委范争波家,并且即将转移到其他地点。鲍君甫借送行的名义登门拜访,在和白鑫的闲聊当中探得他的出发时间和行动路线,并把这个消息及时传递给陈赓。后来,组织派出武装人员铲除了这个叛徒。

1930年4月,黄第洪从苏联回国,本来党组织安排他去江西苏区,由周恩来代表中央与他联络。谁知黄第洪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竟密函蒋介石,准备出卖他与周恩来的见面地址,蒋介石指令特务头子徐恩曾负责此事。徐恩曾当时派遣鲍君甫等人去南京路邮局门口与黄第洪接头,商议设伏阴谋。鲍君甫获悉后迅速与中央联系,传递黄第洪叛变的情报。中央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才避免悲剧的发生。

1931年春天,公共租界在查封上海工联机关时,逮捕一个叫李世珍的人,他其实是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关向应。当时,在关向应的住处搜出一大箱子绝密文件,租界巡捕因为看不懂就没有处理。国民党提出由他们派出特派员清理文件,租界巡捕因为与鲍君甫关系不错,就答应让他去处理。鲍君甫根据陈赓的指示,把这些资料带出巡捕房进行仔细研究。几天后,又把仿冒的文件带回巡捕房,声称被捕者是一个激进学者。后来在鲍君甫的多方斡旋之下,关向应以“误捕”的名义被保释出狱。

周恩来

3.

1931年4月,顾顺章被捕叛变,鲍君甫受牵连而被秘密拘留。从此与中央特科失去联系。由于鲍君甫一直受周恩来、陈赓等人的单线领导,顾顺章不知道他的身份,最后以“失职”被关押。1932年,鲍君甫被其老上司张道藩保释出狱。后来,他又被国民党任命为南京反省院副院长,因为受到猜忌,一直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此时的鲍君甫已经完全脱离特工系统,与共产党失去联系。

1954年年底,鲍君甫因为生了2场大病,耗光了最后一点积蓄,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向陈赓和李克农写信求助。李克农见到信件之后就给公安部长罗瑞卿写信,建议由公安部通知南京市公安局,以后给鲍君甫每个月150-200元的补贴。接着,陈赓也捎来口信,邀请鲍君甫上北京住一阵子,以应费用由他解决。收到这两封信后,鲍君甫大为感动——原来首长们并没有忘记他。

1962年12月,鲍君甫在北京逝世。周恩来获悉后指示有关部门要好好照顾鲍君甫的家属。在周恩来的照拂之下,鲍君甫的女儿被调回南京工作,照顾其体弱多病的母亲。1976年,重病的周恩来家叫来罗长青,向他提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名字,其中就有杨登瀛(鲍君甫),并嘱咐:这些在我们党最危险时期帮助过我们的人,千万不要忘记。

本文参考以下文献:

1.《“中统”特工鲍君甫的传奇经历》(《文史春秋》,赵曾,王文,2011年第3期)

2.《首位“双面特工”鲍君甫》(《天津政协》,张映武,2013年第6期)

3.《党外特工鲍君甫》(《龙门阵》,何立波,2011年第9期)

0 阅读:23

槟榔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