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被毒死时,这3位梁山好汉手握重兵,为何无人出兵替他报仇?

铲史大官 2025-02-22 13:12:00

在经历了招安这一重大事件之后,宋江带着梁山众兄弟一同归入了北宋王朝的麾下。本以为从此能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可谁能想到呢,最后的结局对宋江来说竟是如此悲惨。他最终被人用毒酒给害死了,曾经的那些抱负、那些经历,都随着他的离世而画上了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句号。

宋江原本可是有着众多好兄弟,其中还有三个人在回去之后掌握着极为重要的兵权呢。大家想想,按常理来说,宋江有难的话,这些好兄弟应该会倾力相助才对。可让人疑惑的是,到最后他们却并没有带兵前来搭救宋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着实让人有些想不明白。

另外,宋江死去之后,怎么也不见有人出面来为宋江去报这个仇呢?这其中的缘由着实让人有些疑惑。

被魔鬼逼上山

宋江死后无人来为他报仇,这事儿其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要知道,宋江这人都不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也就觉得完全没必要再为他去做出什么牺牲了。毕竟人走茶凉,他一死,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种种关系、因素等也都跟着发生了变化,大家自然就不会再有那份为他出头、去报仇的心思和举动了。

假设宋江还在世的话,那么另外三个人倒也存在前来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可能性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近乎于零啦。那为啥会这么说呢?这就得从这三个人具体是谁来讲起咯。首先要提到的第一位呢,就是有着美髯公之称的朱仝。

在这三个人当中,如果要说谁是最不可能去救宋江的,那无疑就是朱仝啦。

朱仝这人可真是特别讲义气。他有个好兄弟叫雷横,当时雷横遭遇了一些状况,面临着不小的危机呢。朱仝心里就想着,无论如何都得帮帮自己的这位好兄弟。于是,他为了能把雷横从困境当中拯救出来,甚至都顾不上自己的官职了,最后就因为这事儿,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官职都给弄丢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朱仝因为某些缘故,最终被朝廷判定发配到了沧州这个地方。在他来到沧州之后呢,经过了一段日子的相处与接触,这里的知府逐渐对朱仝有所了解,而且,对朱仝这个人十分欣赏呢。

对于朱仝而言,这可称得上是一种极为不错的情形,那这是为什么呢?

你想啊,这人已经是被贬了的,可这时候要是能得到长官的赏识呢。那往后只要再加把劲接着努力努力,再时不时地去讨好讨好长官,这升官发财的机会那可不就大把大把地来了嘛。

朱仝明确表示自己对眼前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兴趣,他心里头,一直就盼着能够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工作呢。在他看来,家乡有着别样的亲切感,回去工作既能离亲人朋友更近,又能在熟悉的环境里继续打拼,所以即便对别的事情不感兴趣,可对于回到家乡工作这件事,他还是满心期待着的。

咱们就以现代人的情况来讲啊,要是在自己的老家能够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那肯定没几个人愿意独自一人跑到外面去打拼啦。毕竟在老家工作的话,都不用操心租房子之类的事儿,多省心呐。并且呢,每天家人都在身边陪着,心里也会觉得特别舒坦呢。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朱仝便将目光锁定在了知府大人的儿子身上。

有个知府的儿子,年纪尚小,不过呢,和他当知府的父亲一样,对朱仝那可是极为喜欢。也正因如此,当时朱仝常常会带着自己身边的小兄弟一同外出游玩呢。可谁能想到,就因为这么个情况,后来居然发生了一件极为残忍的事情。

倘若依照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发展下去的话,朱仝是有着相当大的可能性能够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去的。

可关键就在于,宋江把目光锁定在了朱仝身上。

朱仝的籍贯和宋江是一样的,都是山东郓城县。就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在那个时候,宋江对朱仝特别欣赏呢。

话说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心里一直琢磨着,很希望能把朱仝也给弄到梁山上来。可这事儿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宋江想来想去,就是想不出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来达成这个想法。也就在这么个当口儿呢,吴用和李逵这俩人出现了。这俩人啊,行事作风可有点让人不敢恭维,就好像是两个能带来麻烦事儿的主儿,反正他们一出现,接下来可就有故事要发生了。

在梁山众多人物当中,若论谁是最为阴险可怕的,那可就得提到这么两个人啦。

大家知道吗,梁山那帮人呐,为了能让朱仝上梁山,那吴用可是使出了狠招。他直接就安排李逵去把知府的儿子给杀掉了。这一下可不得了啦,朱仝本来是在知府那儿当差的,现在知府的儿子被李逵这么一弄给没了,那朱仝要是再回去的话,面对上级知府,那肯定是没办法交代清楚这事儿啦,这局面可就被吴用他们弄得相当棘手咯。

在当时的情况下,朱仝待的那个地方实在是没办法再继续待下去了,可让人无奈的是呢,其他的地方也和这里差不多的状况,根本找不到一个能安稳待着的好去处。面对这样的困境,朱仝没有别的选择啦,只能被迫前往梁山喽。

从这样的情况来看,朱仝的经历确实是挺惨的呢。不过呢,到了最后,也还算是有了因祸得福的结果吧。

在招安这件事完成之后,朱仝得到了朝廷给予的不少重要职位呢。其中就有武节将军这一职务哦。之后呢,朱仝还参与到了对抗金军的战斗当中去。凭借着他在这些经历中的表现,最后朱仝成功当上了节度使呢。总体来看,他在这之后的履历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啦。

乍这么一看,似乎朱仝还得感谢宋江呢,毕竟是宋江的一系列举动把他给逼上了梁山。可实际上呢,朱仝心里对宋江那可是恨得要命,压根就谈不上什么感谢,反而是满心的恨意。

在古代啊,要是能安安分分地在朝廷里当官,谁会乐意去当草寇呢?要知道,这要是搁在咱们现代社会,当过草寇可就算是有污点啦。就好比现在有些公司,是不会招聘那些进过监狱的犯人的。毕竟,大家心里都盼着自己能有个清清白白的履历,没什么不好的过往记录。

一人坑一人

要知道啊,朱仝就算手里掌握着兵权,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他想要去救宋江那也是根本办不到的事儿。毕竟在那种局势之下,存在着诸多的限制和阻碍因素,使得即便他拥有兵权这个条件,也没办法达成救宋江这样的行动呢。

你看啊,就说像朱仝这样的人,如果来到咱们现代社会的话,那情况可就麻烦啦。他自己出去找工作的时候,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毕竟他身上有着一些特定的经历嘛。而且这还不算完呢,这种影响还会波及到他的后代呢。你想想,自己的前途受影响不说,连后代都跟着遭殃,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是不痛恨宋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接下来要说到的是呼延灼,他在招安之后当上了兵马指挥使。不得不说,呼延灼这人的品行着实让人不敢恭维,他有着首鼠两端的毛病,做事总是摇摆不定,在一些事情的抉择上缺乏应有的坚定立场。而且呢,他还特别厚颜无耻,全然不顾及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为人的体面,实在是很让人看不上呢。

呼延灼此前承担的任务就是剿灭草寇。为了能让他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朝廷方面可是特意给他送去了多达3000匹的战马呢。在这里,咱们暂且先不去讨论这批战马的质量到底是怎么样的,不过呢,就冲这3000匹的数量,也能看得出朝廷确实是下了本钱的哦。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北宋可是非常缺乏马匹资源的呢。

朝廷出于提高战斗力的考量,给所有的这些战马都配备上了铠甲。

这差不多就等同于给每一位手持枪支的士兵都配备上一门炮,如此一来,士兵们整体的战斗力那提升得可真是相当高呢。就好比给原本依靠枪支作战的他们增添了极为强大的火力加持,让他们在战斗当中能够发挥出比之前厉害很多的作战效能。

呼延灼率领的队伍凭借着身上所披的铠甲以及胯下的战马,在作战过程中可是取得了不少的胜利呢。然而,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那就是擅长使用钩镰枪的徐宁上了梁山。这徐宁一到梁山,局势可就不一样啦,在之后的战斗中,呼延灼遭遇了大败,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去了。而他之前所依靠的那些战马,结局也挺惨的,要么是在战斗中被杀掉了,要么就是被梁山的这群草寇们给带回到梁山上去了。

呼延灼当时的处境可是颇为尴尬,虽说没被对方给抓住,可他哪敢就这么回朝廷去禀报情况呢?要知道,一旦回去了,情况要是处理不好,说不定他的全家都得跟着遭殃。这要是真发生了,那可怎么有脸去面对列祖列宗呢?所以啊,呼延灼思来想去,最后果断地调转头,径直来到了青州这个地方。他心里琢磨着,就在这儿好好表现一番,主动争取戴罪立功的机会,也好为自己接下来的路谋个好的出路。

最终是什么事情都没做成,而且呢,在呼延灼做出那种出卖行径的情况下,他居然还导致收留他的知府一家人全都遭遇了不幸,被害死了呢。

呼延灼这人啊,那可真是个能给身边人带来灾祸的主儿。他先是把自己折腾得够呛,结果呢,这还不算完,身边那些跟他有交集的人,基本上也都没能逃过倒霉的命运,就仿佛他是一颗煞星似的,走到哪儿就把灾祸带到哪儿,让身边的人都跟着遭殃呢。

在投降梁山之际,呼延灼可是听了宋江一番极具影响力的话语,就如同被洗脑了一般。宋江说完那番话后,呼延灼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他十分激动地对着宋江说道:“大哥,您可别误会,我并非是有意要违背祖训,做出对国家不忠之事。实在是大哥您的这份义气,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我真的是被您的义气所打动啊!”

你瞧瞧那宋江,可真是有一套呢。他老是能把周围的人哄得晕头转向的,整天就这么变着法儿地骗着别人,让别人都跟着他的思路走,还都不自知呢,就这么被他骗得团团转啦。

呼延灼在被骗上梁山之后,他居然又去骗了另外一个人也来到梁山,而这个人呢,可是后来在梁山好汉中掌握兵权的最后一位哦,那这人到底是谁?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刀关胜啦。

你看那宋江啊,在一家公司里算是第三个当上老板的人呢。他在上一任老板被除掉之后,就着手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招人行动啦。尤其是每当他碰到那些本事比较厉害的人,那宋江可真是打心眼里欣赏啊,对这些厉害的人才那重视程度可高啦。

就拿见到关胜第一眼时的情况来说吧,宋江当时心里就认定,这个人肯定是极为厉害的。

你瞧啊,刘备那可是有二爷关羽在一旁全力辅佐着,多厉害。咱宋江呢,也不差事儿,有那二爷关羽的后人关胜来辅佐自己呢。这想想,可不就是极为般配的组合嘛。就这么着,关胜登上梁山的日子,那可就开始一点点临近啦,就如同进入了倒计时一般呢。

关胜和梁山的众多将领狠狠地大战了一场呐。这一番大战下来,宋江可就越发欣赏关胜这个人啦。您瞧啊,关胜那模样长得特有气质,而且武功还特别高呢。宋江心里就琢磨着,这么优秀的一个人,要是不让他上梁山,那可真是太可惜咯。这便是当时宋江心里头实实在在的想法。

打从那一回事情发生之后,宋江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么一个人才呢。他觉得这人就像是个难得的“宝贝疙瘩”,心里特别想把这人招揽到自己这边来。就在宋江为这事琢磨着的时候,呼延灼站了出来,他这一站出来,就是打算要帮宋江把这个宋江心心念念的“宝贝疙瘩”给弄到手呢。

呼延灼表示,他此前和关胜曾是同事关系呢。他还声称,只要能把关胜给带到梁山里面去,那他就有把握、有法子能让关胜心甘情愿地留在梁山之上,成为梁山的一员。

失败的首领

关胜瞧见呼延灼回来了,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觉得挺纳闷儿的。随后呢,呼延灼就赶忙解释起来,说自己之前那是使了诈降的计谋,一直就在等合适的时机呢,这不,现如今好不容易瞅准了机会,便赶紧抽身回来了。

关胜这个人呢,性子有点天真单纯。也正是因为这份天真,当面对一些情况的时候,他轻易地就相信了别人给出的说法或者承诺之类的。可哪知道呢,那些人其实是心怀不轨的,就这么着,关胜因为轻信了他们,最后不幸被人给害了。

话说那呼延灼啊,他带着关胜,竟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去劫梁山大寨呢。当时的情况是,呼延灼在前面引导着,关胜呢,就带着人跟着一起去了。可这梁山也不是吃素的,宋江他们早就料到可能会有人来劫寨,于是提前就设下了重重埋伏。就这么着,关胜他们毫无防备地闯进了人家设好的埋伏圈里。结果呢,关胜就这么被梁山的人给活捉啦,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话说当时啊,宋江、呼延灼等人围着关胜,那可是一顿言语上的“攻势”。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这过程中,关胜就越发觉得宋江这人真的是太注重义气啦。心里琢磨着,这人确实挺够意思的。就这么着,关胜被他们的话语所触动,最终选择上了梁山。说起来,关胜也算是又一位因为种种缘由而上梁山的人,仿佛也有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可不就像是一个被形势推动着的“受害者”嘛。

要知道啊,把关胜骗上梁山这事儿可太值当了。关胜呢,和呼延灼一样,都是梁山马军五虎将当中的一员。但是呢,关胜可比呼延灼厉害多了,在为梁山效力的过程中,关胜立下的功劳那也是相当多的,所以说把他骗上梁山真的是很划算呢。

你瞧那呼延灼,不管身处何种场合,都总给人一种在划水、敷衍了事的感觉呢。要说他的武功吧,其实也不算低啦,可就是在各种事情当中,始终没有什么特别出彩、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这么看来,感觉他好像就是那种心存侥幸,想着不付出什么努力,就能有所收获的人呢。

呼延灼在后来当上了指挥使这一官职哦。关胜呢,则担任着兵马总管的职务,他平日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训练那些士兵们呢。这么来讲的话,感觉他这个职责和禁军教头还挺有点相似之处的呢。

不管怎么说呢,关胜手上是掌握着兵权的。并且,他跟那些士兵们相处得很不错呢,彼此间的关系挺和睦的。

咱们来聊聊关胜和呼延灼啊。要知道,关胜要是打算起兵造反的话,那可是有着不少优势的呢。可奇怪的是,到最后呢,不管是关胜也好,还是呼延灼也罢,都对宋江的死活完全没去理会。这可真让人纳闷儿了,到底是因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实际上呢,不管之前这些人在梁山上和宋江有着怎样的关系,那都起不了什么作用。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们之间关系得以建立的根基说到底就是利益罢了,而这里所说的利益呢,就是指能够重新回归到北宋的怀抱之中。

大家知道吗,那些原本在朝廷任职的将领最后为啥会投降梁山呢?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哦。首先呢,像朱仝这类将领,他们是有着回不去朝廷的理由的。其次,这些将领心里其实都还盼着能继续回到朝廷去做官呢。就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使得不少朝廷将领最后选择了投降梁山哟。

毕竟,高官厚禄的生活那是相当安稳、体面又富足,有着优渥的待遇,能享受诸多的特权,在社会上也备受尊崇。而整天去干打家劫舍这种违法犯罪的勾当呢,那可就完全不一样啦,不仅要时刻提心吊胆怕被官府抓,还得被周围的人唾弃,连祖宗都得被人骂。所以,但凡能过上那种有着高官厚禄的好日子,又有谁会愿意去整天干打家劫舍这种遭人恨、被人骂祖宗的事儿呢。

然而,招安这件事情一旦宣告结束,众人便都各自获取到了心中所期盼的那种生活状态。如此一来,原本大家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或者说诉求而凝聚在一起所形成的利益基础,也就随之不复存在了。

你看啊,当基础都不存在的时候呢,他们之间的那种关系也就变得有名无实啦,就好像是个空架子一样,没什么实质意义了。打从那一回之后,大家就各过各的生活啦,你过着你的小日子,我也有着我的生活轨迹。想想当初能相识一场,这确实也是一种缘分呢。不过呢,到了这个时候,就没必要再继续纠缠不清啦,要是还揪着不放,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只会徒增烦恼呢。

就拿宋江等人来说吧,他们可都是在朝廷中担任着比较重要职位的臣子。要知道,他们要是彼此之间沟通联系得太过频繁的话,那皇帝心里肯定是不会满意的哟。毕竟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下,皇帝往往会对大臣之间过于密切的往来有所警惕呢,担心他们会不会结党营私之类的,所以宋江他们这群朝廷重臣要是频繁沟通,就容易引起皇帝的不满啦。

在任何时候,皇帝们内心深处最为期盼看到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呢?就是朝廷里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彼此之间谁都瞧着对方不顺眼,相互之间矛盾重重,而不是他们能够相处融洽,关系处得都很不错哦。也就是说,皇帝可不希望这些重臣们团结一致、和和美美地相处呢,反而是盼着他们互相不对付呢。

要知道,当他们陷入内斗的状况时,那就没心思去琢磨造反之类的事儿啦。为啥这么说呢?你想啊,他们要是成天凑一块儿,过得开开心心、乐乐呵呵的,保不齐哪天闲得发慌了,就可能突发奇想,觉得造反挺刺激的,然后就真去干出这种事儿来呢。

你看啊,呼延灼和关胜跟宋江之间的关系,就好比那泡沫一样,看着有那么回事儿,实际上呢,他俩心里对宋江是有着不满情绪的哦。为啥这么说?要是这世上压根就没宋江这个人,说不定呼延灼和关胜就能一直在朝廷里待着,每天过得那叫一个无忧无虑呢,也不用经历后面那些事儿啦。

但凡能够在家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又有谁会乐意跑到外面去参与那些打打杀杀的事儿?那可纯粹就是没事找事,自寻死路嘛,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干的。

说到底,朱仝、呼延灼还有关胜这三个人,那可都是被逼得实在没招了才上的梁山。他们原本有着各自的生活和境遇,却因为种种无奈的情况,不得不落草为寇来到梁山。就因为这被逼无奈的经历,他们心里对宋江多多少少都存着恨意呢。你想啊,心里有气有恨,那在一些事情上自然就不会那么顺着宋江啦。所以呢,在需要出兵的时候不为宋江出兵,这其实也是挺正常的情况,毕竟心里那道坎儿不是那么容易就过去的嘛。

你看啊,宋江呢,最后确实是帮着大部分人达成了他们心中所想的那些梦想。按常理来讲,帮了这么大的忙,大家应该对他感恩戴德才是。可实际上呢,基本上就没什么人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他的。这么一看的话,宋江这人在这方面还真是做得挺失败的呢,也挺让人觉得有些唏嘘。

0 阅读:2
铲史大官

铲史大官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