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一路顺利,依我看,曾国藩不可能成为他后来所成为的人。人一生太顺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大器往往是晚成的。”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名声赫赫的风云人物。纵览曾国藩的一生,从屡试不第,到金榜题名,又被皇帝擢升为两江总督,创办湘军,再到发起洋务运动。
连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人见到他时,都无不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曾公”。
可为何当后人品鉴曾国藩的生平履历时,却常说,如果曾国藩进入仕途后一路顺风顺水,那他就无法比肩孔子、朱熹、王阳明那些圣人。
曾国藩出生于公元1811年11月,他是如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人。据公开资料显示,曾国藩其先祖,乃是春秋末年的“宗圣”曾子。
可事实是,到了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那一辈,曾家早已没落。往前倒五六百年,曾家都没出过秀才,清一色的全是农民。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却幡然醒悟,若想子孙出人头地,必须从我做起。于是乎,曾玉屏每日起早贪黑下地劳作,省吃俭用,置田办地,为儿子曾麟书(也就是曾国藩的父亲),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日后,曾国藩与曾麟书这对父子俩,每日勤学苦读,遍访名士大家,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不过,曾麟书与曾国藩虽整日勤学苦读,却始终无法考中功名。
公元1838年,曾国藩第七次秀才考试,才进士及第,进入翰林院。而他的父亲曾麟书,直到43岁时才勉强考中秀才。
这父子二人加在一起,已参加了不下30余次的科举考试。苍天不负苦心人,曾氏父子也算是得偿所愿。
之后,曾国藩拜入翰林院掌院学士穆彰阿的门下。彼时的曾国藩少年得志,免不了要沾沾自喜,看谁都自觉高人一等,其性格缺陷,暴露无遗。
从《曾国藩家书》中能明确得知,进入翰林院的曾国藩,终于跻身上流贵族阶层。可是去朋友家做客时,曾国藩的眼睛总是围着别人家的妻妾转悠。甚至曾国藩将自己的这种行为,比作禽兽不如。但思想总是越界,这让曾国藩无可奈何。
曾国藩年过而立时,他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10月1日,开始定下写日记,每日三省吾身的习惯。还别说,自从严于律己后,曾国藩也是官运亨通。
10年内,从原先七品翰林院学士,直接升迁到正二品的礼部侍郎。就连曾国藩自己都说:“湖南37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曾国藩踏入仕途后,升官的速度连自己都瞠目结舌。
然而,当上礼部侍郎的曾国藩,似乎就有些怀才不遇。当时的清王朝早已不复“康乾盛世”的辉煌,朝堂内派系林立,满清八旗也都各自不对付。
道光皇帝虽想力挽狂澜,可人微言轻,只能勉强守成,不足以拓展疆土。曾国藩在京城内一无靠山,二无人脉,就连支持他的道光皇帝,也常常受制于政见不合的诸位王公大臣。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十月初四的家信中,曾国藩明确说道,打算辞官回乡,侍奉老人,再也不进入京城半步。
曾国藩当时已为正二品的礼部侍郎,可腐朽黑暗的官场环境,也让曾国藩报国无门,还让这位“曾圣人”生出撂挑子不干的念头。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年仅19岁的咸丰皇帝正式即位。这位小皇帝刚一上台,便想着以雷霆万钧的手腕,革除前朝遗留弊政,广开言路,让有能力的草根之士得以施展才华。
曾国藩眼见咸丰皇帝如此年轻有为,接连呈上数十道奏折。曾国藩针砭时弊,将当时清朝的民生、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弊端,全部一一指出。
同时,曾国藩呈上一道《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这道奏折,直接指出了咸丰皇帝的三大缺点,还将其他朝臣比作酒囊饭袋之辈。
就这样,原本就遭受排挤的曾国藩,更是不受待见。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曾国藩的母亲又因病去世。这则消息对于曾国藩来说,不啻于五雷轰顶。当时的曾国藩正处于人生低谷,囊中羞涩,又无人可倾诉衷肠。
母亲忽然去世,身为长子的他,却无法在病榻前尽孝。来到京城快14年的曾国藩,终于下定决心,退隐山林,返回湖南老家,再也不问朝堂政事。
可命运就是这样神奇,太平军起义给了清王朝当头棒喝。咸丰二年12月,朝廷下达一封公文给曾国藩,让他在湖南当地兴办“团练”。
所谓团练,就是区别于清朝正规军的地方武装。可曾国藩乃一介书生,带兵0基础的他,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在长沙、衡阳、湘潭等地,组织团练,这就是曾国藩一手开创湘军的雏形。
自此之后,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曾国华等这些湘军骨干成员,便活跃在大江南北,痛击太平军、捻军。
公元1861年9月5日,曾国藩亲率湘军,攻克安徽安庆。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1月31日,曾国藩奉旨担任两江总督。
两年之后,公元1864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俩合力攻破南京,帮助清王朝解决了太平军这一心腹大患。
当时的曾国藩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刚升任两江总督的他,手中又有数十万如狼似虎的湘军。不过,危险总是与荣誉相生相伴。
由于湘军并非曾国藩一人说了算,他的亲弟弟曾国荃每逢打了胜仗,便纵容手下胡作非为。
虽说湘军能打硬仗,战斗力比江南大营强出不少,但这样一支无法无天,又喜欢屠城抢劫的“散兵游勇”,也是让朝野上下所不齿。
曾国藩此时明哲保身,他一方面写信劝诫曾国荃,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必要时,要学会放手撤权。
譬如,曾国藩曾经对曾国荃这样说道:“然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
不过,曾国藩这些肺腑之言,未能劝动曾国荃。
公元1864年7月,曾国藩当即下令,主动裁撤曾国荃指挥的25000名湘军。
一年之后,其余曾氏兄弟,包括左宗棠所直辖的湘军,悉数被裁撤,湘军水师也直接被划入清廷所统辖。
纵观古今历史,能如曾国藩、郭子仪这样识时务者为俊杰,主动退位让权的大臣少之又少。
另外,曾国藩与左宗棠这二位湖南老乡,屡有不和。曾国藩始终对事不对人,当左宗棠准备收复新疆时,曾国藩还不遗余力地帮助他筹措军饷。
当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还命人送来一幅自己亲手写的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从这副挽联也能看出,左宗棠平生第一次承认,不如曾国藩。
曾国藩青年时屡试不第,证明其资质平平。直到踏入翰林院,曾国藩满脑子都是振兴清廷,却不懂得与其他同僚虚以委蛇,导致处处受人排挤。
后来回归家乡,兴办团练,又接连击溃太平军、捻军。晚年时期的曾国藩,提倡洋务兴国,也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了最后的一份力量。
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其生平履历却能称得上惊心动魄。接连的打击和挫折,让曾国藩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了纯粹接近于圆满的地步。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曾国藩用其身体力行,不仅为清王朝续命数十载,也成功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
而曾国藩之所以会成功,与他多年来温故而知新,勤学苦练,身怀重振社稷的信念,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假如曾国藩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既能得到皇帝重用,又能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想必,曾国藩不会生出退隐山林,兴办团练的念头。
正是因为曾国藩屡经挫折,才培养出他善于进退,洞察秋毫等许多优良品质。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享有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于曾湘乡张南皮之间。”无论做人,还是处事,曾国藩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笨鸟先飞”亦或者“以静制动”,这才是曾国藩成功的不二法诀。
几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培养了曾国藩坚韧不拔的意志。率领湘军与太平贼人交战时,曾国藩又是利用土方法,以挖掘壕沟的方式,耐心地消耗敌人实力,继而获得胜利,收复失地。
而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写道:“昨日今日,俱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静坐功夫,须是习熟,若不勉强苦思,更说甚?”
他又从倭仁那里得到“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的修身法则,并结合自身特点,创造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的独特思想。
北宋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若没有下定决心,每日三省吾身。且每日勤学苦练,大功告成之后剪掉羽翼,哪有今日圆满的“曾圣人”!
跑题了,跑题了。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