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突围,究竟有多少红军战士阵亡,历史只留下寥寥8个字!

宝宝聊过去 2025-02-17 19:08:48

关于湘江突围,究竟有多少红军战士阵亡,官方始终没有准确的数字,只留下寥寥8个字“湘江一战,损失过半。”而在民间,却留下这样一个说法:“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红军第24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在项英、陈毅领导下,留在当地坚持斗争。

图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经过瑞金武阳桥

21日晚,中央红军以第1军团为左路前卫,第3军团为右路前卫,第9军团掩护左翼,第8军团掩护右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编成的军委第1、第2纵队居中,第5军团担任后卫,从江西于都县城西南的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25日全部渡过了信丰河。此后,中央红军继续以甬道式的队形携带大量笨重的物资器材沿山路西进,行动缓慢。直到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这时,蒋介石以16个师的兵力专事“追剿”,并令粤军、桂军共9个师进行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宜章至湘江之间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力薄弱,担任“追剿”堵截的国民党军,因派系矛盾,动作不一。这种情况,便于红军机动作战。然而,博古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前出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27日,红军一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国民党军南北对进,向红军发动了全面进攻。红军在湘江两岸经过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接着进至西延地区。至此,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

^ 长征初期,由于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并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中央红军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中遭受惨重损失。图为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的部分旧址:宜章(上)、界首渡口(下)。

^ 中央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遭受重大损失,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图为湘江。

^ 在红军遭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博古、李德不顾敌人重兵追堵的事实,仍主张继续去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使中央红军面临覆灭的危险。图为国民党军在中央红军前进道路上预置的封锁线。

湘江是中央工农红军长征关键的分水岭,蒋介石扼腕叹息,中央红军绝处重生;断后的红34师,掩护3万红军革命火种西渡湘江,让一切成为可能!

0 阅读:55
宝宝聊过去

宝宝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