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肝黄金期!做好“两清一通”,全年肝脏不生病

寄翠看健康 2025-04-06 03:06:15

“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天地阳气升发,万物复苏。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智慧,其中春季对应肝脏,是疏肝理气、排毒养肝的黄金期。

作为肝病医生,我常对患者说:“春季养好肝,全年少生病。”

现代医学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肝脏的解毒、代谢负担加重,此时若不注意调养,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问题容易反复甚至恶化。

而清明作为春季的重要节气,正是通过“两清一通”(清肝火、清肝毒、通肝气)为肝脏减负的关键节点。

清肝火:疏解春季“易燃易爆炸”的肝脏

为何春季易生肝火?

春季阳气升发,肝气随之旺盛。若情绪波动大、熬夜、饮食油腻,易导致肝火过旺,表现为口苦咽干、头痛目赤、失眠多梦,甚至诱发高血压、胆囊炎。

清肝火,这样做最有效:

饮食“三多三少”

多吃绿色蔬菜:菠菜、芹菜、荠菜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助肝排毒。多饮菊花茶、决明子茶:清热明目,缓解眼干眼涩。多食酸味食物:如山楂、柠檬,中医认为“酸入肝”,可收敛过旺肝气。少辛辣、少油腻、少甜食:避免加重肝火和脂肪堆积。

穴位按摩:太冲穴+行间穴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是肝经原穴,每日按压5分钟,可疏肝理气。行间穴(足背第一、二趾间纹头处)清肝泻火,适合易怒人群。

情绪管理:疏肝先疏心

肝火旺常与情绪相关。建议每日静坐10分钟,或练习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保持心态平和。

0 阅读:158
寄翠看健康

寄翠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