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血压患者在尝试各种治疗方法后,血压依旧居高不下,甚至还出现波动,便开始质疑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实际上,这并非中医无用,而是可能没有找准病因,辨证施治。高血压是一种复杂的病症,其发病机制在西医中尚未完全明确。但从中医角度来看,高血压初起时病在肝,随着病情发展,久病会累及肾脏。
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三味药,它们相互配合,犹如 “降压卫士”,能有效地帮助控制血压。
初起在肝,平肝潜阳是关键
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关键作用。当情志不畅、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气血就会随之上冲,从而引发血压升高。所以,在高血压初期,平肝潜阳是治疗的关键。

天麻是一味平肝息风的良药,它味甘,性平,归肝经。天麻就像一位冷静的指挥官,能够平息肝阳上亢,让上冲的气血回归平稳,有效缓解因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头痛等高血压常见症状。
无论是轻度高血压的偶尔不适,还是中重度高血压的频繁发作,天麻都能发挥其平肝潜阳的功效,使血压趋于稳定。
久发及肾,滋阴补肾不能忘
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病情迁延,就会损伤肾脏。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阴不足时,无法制约肝阳,会进一步加重肝阳上亢的症状,导致血压难以控制。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它能够补充肾脏的阴精,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水,使肾阴充足,从而制约肝阳。
从根本上改善高血压患者因肝肾阴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力减退等症状。长期服用枸杞,有助于增强肾脏功能,稳定血压。

除了天麻和枸杞,我们还需要一味能够活血化瘀的药物 —— 丹参。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血脉瘀滞的情况,血液运行不畅,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就像疏通堵塞的河道,让血液顺畅地流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辅助降低血压。
无论是对于因血脉瘀滞导致的血压波动,还是预防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丹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通过一个真实的医案来看看这三味药的具体运用。
患者李先生,48 岁,患高血压已有 5 年时间,血压长期维持在 150 - 160/90 - 100mmHg 之间,平时服用降压药,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常感到头晕头痛,尤其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症状加重,还伴有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状。
我通过对他的症状、舌象和脉象进行综合判断,辨证为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

于是,以天麻、枸杞、丹参为基础,加入钩藤、石决明、牛膝、夜交藤等药物为他开方。钩藤和石决明增强平肝潜阳之力,牛膝引血下行,夜交藤宁心安神,辅助改善失眠症状。
李先生服用一段时间后,头晕头痛的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继续坚持调理,他的血压逐渐稳定在 130 - 140/80 - 90mmHg 之间。
中医治疗高血压,强调从整体观念出发,调理肝脏和肾脏的功能,活血化瘀,从而达到平稳降血压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各异,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