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动力

千儿评课程 2024-06-29 00:45:15

(AI绘画)

昨天写了一篇,今天又忍不住写一篇。显然,写作是能给我带来快乐的。

越来越少人看公众号,写公众号的意义在于满足自己输出内容的需求。

今天写:前进的动力。

“二选一”的选题变成了“全选”,有意思的写作冲动。

我发现,策划组织的一些活动,最大的受益者往往就是我自己。

今天早上是每月一次的复盘会,每个参与者总结一下过去一个月的目标达成情况和收获。

这次复盘会上,我突然发现了一位朋友是德国某化工大项目落地中国的方案设计者。

虽然我与她认识很多年了,也知道她去年加班比较多,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项目是我在网上看国际关系视频里了解到的那个大项目。

跌宕起伏俄乌战争、大国博弈、历史周期等等与我现实中认识的人物产生链接了。

一位普普通通的、梦想做咸鱼的工程师妹子,居然也是让中国吸引住巨额国外资本、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恢复,不论是打工人还是创业者,身边很多人都被焦虑感控制住。卷自己,也卷别人。在高要求和自我怀疑中不停向前。

把视野放到整个国家,放到整个时代,恰恰是无数个不肯轻易放过自己的个体,成就了这个国家强大的竞争力。

刚好昨天发现一个深深吸引我的纪录片《这货哪来的》(B站),用诙谐的风格讲述一些常见商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者,那些小微企业中螺丝钉一样的工人、焦虑的老板、坚守直播间的带货人......

他们没有华丽光鲜的外表和精致的生活,已经成功或者还没有成功,勤勉不敢有丝毫松懈,从他们的神情中能感到极大的压力,他们就像时代的灰尘,在坎坷中摸爬滚打、一路打拼。

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就是烟火气,充满了鸡零狗碎、不得已的妥协。

许多中国人都在不停忙碌着。

我小时候不理解父母为什么那么忙碌,没日没夜地工作。

现在看见我妹妹也是忙个不停。

他们好像都被一种使命召唤,给予他们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

可能是对事业的热爱,可能是为家人创造更好生活的愿望,可能是生存焦虑......

不管动力是什么,他们都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创造了满足刚需的、优异的产品/服务。

在纪录片《这货哪来的》里,我看到了他们的影子。

而我只是看纪录片的观众、围观他们生活的人。我不知道是什么把我放到了观察者的位置。

前一阵,大哥曾问我:“是什么让你跟你妹有了这些不同?”

他很欣赏我妹这种能直面困难、勇于挑战自己的能力。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

但关于“前进的动力”这个主题,我有兴趣继续进行探索。

0 阅读:0
千儿评课程

千儿评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