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里,小丽问了正在上高中的表哥,啥是中师生。表哥说,中师生就是高中没有考上,不得已才上的中专,是最次的一类学生才上的;现在虽然老师们都声称自己是大专或本科学历,但那是进修得到的,没有用,底子还是中专。
经表哥这么一说,小丽的心里拔凉拔凉的,一向温文尔雅、知识渊博、谈吐不凡的老师竟然是中师毕业的,学历这么低,还配教我们?就这样,老师的形象在她心中坍塌了。于是,小丽慢慢上课不再注意听讲了,作业也胡乱应付,更有甚者有时还和老师顶牛,结果可想而知,成绩直线下降。老师看在眼里,第一时间和家长打电话沟通,让家长有空好好和孩子沟通一下,找一下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于是,就出现了最开始的那一幕。
父亲听了以后,叹了一声,用低沉的语气说:“孩子,你们这一代人怎么会知道老师们的底细呢,你们现在的老师和我是一届同学,当时他是全乡最好的学生,如果考市一中的话分数是绰绰有余的。当年很多不如他的学生第一年没有考上师范,第二年留级上了高中,结果985大学都走了。孩子,你冤枉你老师了!”经父亲这么一说,小丽豁然开朗了。小丽的父亲说的一点也不假,当年的中师生是他们那一届最好的学生,排名全乡前十名的应届学生才有资格报考师范。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人才荒芜,国家建设急需各方面的人才,于是,让初中尖子生报考中师,就成了国家的权宜之计,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考上了师范就有了城市户口,就等于跳出来农门,就有了铁饭碗。对经济拮据的农村家庭来说,师范三年不用掏生活费,三年后就能赚钱,0投资、见效早,何乐而不为?于是,就出现了尖子生争着抢着考师范的现象。20年间,400万中师生踏出了师范校门,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中流砥柱,成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铺路石。当年笔者初中毕业时才14岁,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志愿,都是学校做主报的师范普师专业,也不懂什么是师范、什么是普师。录取分数下来了,总分530分,姐姐(和我同一级)考了494,全郊区一共5个乡的第一名,全市师范类考生第一名,我比姐姐低几十分,我们姐弟俩都被录取。一年考上两个中师生,当时在方圆几十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现在的大学生遍地开花,就是哪个村庄走了211或者是一般的985,也没有引起那么大的关注。
我那时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说起来可笑,开学几星期了,我才知道上师范是当老师的。当时确实是很失落,没办法,只能自己慢慢调节。好在学校安排的课程丰富多彩,普通话、绘画、书法、弹琴、篮球等课程慢慢铺开,我们都渐渐融入到了学习之中。师范生活真是个万花筒,在那里,每一个中师生都练就了属于自己的一项或几项绝活,比如我,书法、绘画、吹笛子等信手拈来。高中知识更精深,而师范知识更宽泛。别的不说,师范三年,我把图书馆里的书快翻过来完了,虽然读得不太细致,但开阔了不少眼界。转眼三年过去了,我们都踏上了工作岗位,本身还带点儿孩子气的我们都当起了孩子王。比如我刚毕业时还未满17岁,如果教初中比学生也大不了多少。就这样,我们迅速地适应了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地,岁月磨平了我们的棱角,粉笔灰染白了我们的鬓角,当初的毛头小伙儿,现在变成了油腻的中年大叔。
有人说,这批中师生,既是时代的浪尖,又是时代的浪尾。将他们称为浪尖,是因为在过去的年代他们是顶尖的优秀人才;称他们是浪尾,则是惋惜于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回报。
最早的中师生已经五十多岁了,最晚的一批也年近四十,他们带着最优秀的成绩去了师范院校,却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乡村,正是他们的坚守,撑起了乡村教育的一片天空。记得我师范毕业的那一年,传来了两个消息,邻村的两个同学,一个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一个被复旦大学录取。他们本来比我们早一级,当初第一年本来是要考师范的,结果分数不够没有上成,只得复读。第二年,我们正好成了同学。按照规定,考师范必须是应届毕业生,他俩因为复读不能再报师范,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上高中、考大学。中招那一年两人考得不错,都考上市区的重点高中,后来扶摇直上,一直冲到了重点大学。
我上班四年后,又听说他俩已经大学毕业分到大城市了,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后来,在一次教师节开会时,遇到了以前初中的老校长,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当初上师范后悔了没有?”要说没有一点儿后悔是瞎话,但更多的是失落。当初如果也走上高中那条路,之后所遇到的社会机遇和发展远多于这些中师生们。所以有人说,这一批人不辞艰辛和偏远,投身于基础教育的行列,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大幸;而对于他们的个人前途而言,选择成为中小学教师这一行业,又是个人的大不幸。 今年河南省5所师范类院校缺额776名,被迫降档20分招录,这很让人担心,现在的孩子们为啥对当老师这么不感冒?这与二十几年前报考师范的尖子生趋之若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说明了教师这个职业对现在的孩子们没有什么吸引力。这背后的原因确实发人深省,而让最优秀的学生当老师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这批中师生们已经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希望国家能善待这批人,让老师们乐于教学,乐于奉献,这也是老师之幸,教育之幸,民族之幸!
图/来源于网络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
中师毕业一直在乡村教书,快退休了想回老家建房养老,却不批准了,因为户口已是非农了
那时候的中师那都是尖子才能去的了的。[点赞][点赞]
中师生急着拿工资,要干部指标,没有经过高中三年的磨炼,就到师范培训两三年,青春期都没过完,就国家分配到各小学任教了,从此有了铁工资,有了稳定的工作,成就所谓命运的改变。不乏有在工作中继续努力,孜孜以学的优秀者,也不乏有止步不前,趾高气扬总是像阿Q一样炫耀之前学习多么厉害的无学无术。总之,不去参加高考去独木桥上拼一拼,感觉中师生要么是勇气不够,要么是精致利己,至于因家庭困难就不去读高中而选择读师范就不要拿来做噱头了
那时中师生不差于现在的本科生。
当年考上中师的学生确实有现在985学生的资质。
穷
我也是中师生,84年初中毕业,我们乡被县一高提前招走4人,中师考上6人。都是老师帮报志愿,我们啥都不懂[呲牙笑]到今年干了34年了,再有一年多就该退休了。
别急,过两年大学生你也看不起啊。
主要是穷
这是真的,不过时间不对,比他说的还要早几年。
中师写的吧[笑着哭]
不要玩这,都是自己选的
如今小学都要博士研究生了
高中也有考中师的。
中专就是中专
吋代产物,勿喜勿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