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多年前的一天,在魏国都城大梁通往秦国的道路上,有一辆马车缓缓地前行着。崎岖的路面使车轮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车后腾起黄色的尘雾,马车在夕阳的余晖中拖着长长的影子。马车上坐着一家人,除了男主人以外,其他人都眉头紧锁,显得凄凄惶惶,失魂落魄。男主人的脸上也略显疲惫,但从他的眼睛里却能看出一丝坚毅。他不是别人,他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商鞅。
商鞅这时候还叫卫鞅,原是卫国人,后来流亡到魏国。年轻时爱好刑名之学,曾师从魏国首相李悝,后来又成为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知道他少有奇才,临死前把他推荐给魏惠王,要魏惠王任他为相,还特地嘱咐魏惠王:如果不用他,就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让他离开魏国。谁知魏惠王并没有把商鞅当回事,既没有用他也没有杀他。于是,商鞅在魏国失去了依靠,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只得悄悄离开魏国。
他的目的地是偏居西陲的秦国。为什么去秦国呢?因为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富强起来,于是向天下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是东方六国所没有的。于是商鞅来到了秦国,见到了秦孝公,并得到了重用,开始实施变法。
他执政期间,内立法度,奖励耕战,外连衡而斗诸侯。最终,变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使秦国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国家一跃变成了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这说明商鞅还是非常有本事的。
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很多,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商鞅的驭民五策:
1、壹民: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也就是要统一国家思想,国家只能有一种声音,老百姓也只能发出一种声音。国家让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口口声声宣扬大家要爱国,实际上是让大家爱封建统治阶级。
2、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3、疲民:疲于奔命,无暇顾他。
4、辱民:无自尊自信,相互检举,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这一点很厉害,很明显已经不再满足于外在的打击,而是精神领域的全方位碾压,培养全天候的国家奴才。
5、贫民:剥其余财,人穷志短。让百姓没有余财,让他们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这样他们就不会想其他的事情,也就无力与国家对抗。
五者若不灵,杀之。
但从字眼上看,大多数人都认为商鞅的驭民五术很邪恶。这是商鞅专门提供给帝王用的,是帝王之术,是机密,外人是绝对不能知道的。那么商鞅的驭民五术到底是不是强国之术?我们就从其中的“疲民”来进行分析,看到底能不能实现强国的目的。
疲民,就是统治者主动给老百姓找事做,让他们疲于奔命,永远处于疲劳状态,身体疲劳,精神疲劳,只有这样,他们才无暇思考太多精神上的东西。整天让老百姓忙忙碌碌,老百姓才没有时间拉帮结派,形成群体力量,才能减少或者杜绝今日上访、明天告状这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这样一来,社会自然就稳定了,封建帝王也就自然能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强国的目的也容易达到了。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封建帝王们喜欢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让老百姓当苦力,今年修长城,明年建阿房宫,后年挖大运河,反正天天有事情做。这样,一方面达到了疲民的目的,另一方面,封建帝王们也容易出政绩。
实在是无事可做,就让各级各层机构搞一些形式主义,各种检查,各种评比,各种记录、总结、心得、报表,各种工作留痕,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增加一些人工上的成本,让你办事难。就这样,老百姓在内耗之中也间接地达到了“疲民”的目的。
事实证明,商鞅的强国之术是非常成功的。在商鞅“疲民”之术的加持下,商鞅充分调动了秦国人民的积极性,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实行郡县制和连坐制等措施,变法最终获得成功,也为秦国日后的强盛奠定下了坚实基础,秦国也逐渐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无疑是成功的,秦国由一个从不为人待见的偏远之邦,一跃而成为席卷天下、包举天下的雄国,说明商鞅包括“疲民”在内的治国之术的可取之处。但为何又说它也是一剂强心剂呢?
商鞅第一次被秦孝公召见,灌输给秦孝公的治国理念是“帝道”,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崇尚的“尚贤让国”的帝道,是商鞅最强的治国方法,可惜秦孝公不感兴趣。史籍中记载: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商鞅第一次游说明显很不成功,因为秦孝公听着听着竟然睡着了。接着就有了第二次接见。这一次商鞅降低了难度,用“王道”来和秦孝公讲治国方法,但他还是听不明白。“王道”就是儒家崇尚的以仁义治理天下的理念,看来秦孝公还是不感兴趣。于是,商鞅准备再降低一个层次,准备用简单粗暴的“霸道”来打动君王。
结果这一次商鞅完全征服了秦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跶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秦孝公和商鞅聊天,聊了几天也不烦。看来“帝术”和“王道”这两个高层次的治国之术,秦孝公不识货,商鞅就选择更下一等的“霸道”才合乎了他的心意。
商鞅也认为,“帝术”最高级,但准备工作也最长,需要三代秦王一代接一代的接力才能做好。秦孝公认为时间太长,他等不及,而且他想在他这一代就出成绩。所以,商鞅也只能用准备时间最短,见效最快,但弊端也最多的“霸道”来实现秦孝公短时期让秦国快速崛起的梦想。
也就是说,包括商鞅强国五术的“疲民”之术在内,都属于急功近利的举措,就像是一剂“强心剂”,短期内确实可以使国家强大,但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时间一长,容易造成国家和民众的脱节,最终会出现“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国待民如猪狗,民待国如仇雠”的最终形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