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解读(部分)

新三农 2024-08-22 10:23:08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围绕“三农”展开任务部署,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比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可以明显看出24年中央一号文件里面包含的工作任务更加具体,从整体来看更加强调政策在基层三农工作上的落实,与23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工作任务从宏观具体到微观。虽然24年文件相较于23年文件从9大类33项缩减到了6大类28项,但是从任务指导、工作落实方面来看更具执行力。24年的文件大体来看是“千万工程”的经验总结,其中28项里面的工作任务更是包含了不少基层落实中省市政策的经验指导,更适用于基层三农发展,文件指导更接地气。

这次心得我摘抄了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分内容,通过加强学习相关内容的同时,结合当地三农发展现状得出个人见解。

1.农业用地相关内容:

(二)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十五)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可单独编制,也可以乡镇或若干村庄为单元编制,不需要编制的可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通则式管理规定。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政策,稳妥有序开展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

心得:

土地规划方面,《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五条中明确指出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在基层中大部分土地经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使用,有的当地政府活用政策为促进经济发展合理改变土地性质,有的当地政府固执一词,面对政策照搬,不仅不利于土地综合利用,还阻碍了经济发展。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分类实施土地利用规划,这样不仅能保证粮食生产,也使得乡村在建设当中受益。

2.产业与就业帮扶相关内容:

(九)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落实东西部劳务协作帮扶责任,统筹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岗位等渠道,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

(十四)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培育壮大劳务品牌。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加强农民工就业动态监测。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源头预防和风险预警,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模式。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

心得:

以陕西省H县为例,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其以发展农业产业为主,产业链短、产值低,是造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县委县政府委为主体引导经济发展更注重在农业产业上下功夫,更多的发展规划也是放在农业初级生产,产业发展更看重因地制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块地适合种什么,种什么赚钱。农民跟着当地政策走,政府在哪方面发放补贴,农民产业发展重心向哪方面倾斜。当地政府更看重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协同发展和政绩效应,忽略了农业产业初级发展的局限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限性,大部分农户的主要收入还是以外出务工为主。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的政策引导,使得当地政府工作失衡,在就业帮扶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资源发挥苏陕协作扶贫、就业培训指导的优势,未让农民在就业方面享受到实惠。

3.农业产业发展相关内容:

(五)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

(七)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弘扬节约光荣风尚,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推广散粮运输和储粮新型装具。完善粮食适度加工标准。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健全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

(十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

(十三)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加强农村流通领域市场监管,持续整治农村假冒伪劣产品。

心得:

会赚钱不如会省钱,在疫情三年当中这句话非常适用。粮食亩产上限提高是一项技术攻关,但是节约粮食从每个人做起就可以实现,贴近三农生活现状是这次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旋律。这些年在农业发展方面,各级政府一直提倡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将小农户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再次强调出来。其实农业发展产业链短的问题在现实当中很好解决,简单的豆腐加工就让豆子从生产增进到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往往就是这么简单,发挥好农村地区特有优势,将以往农业生产的小农模式以新的方式引回到现代农业生产当中,在做好相应产业链监督管理的同时优化农产品生产销售营商环境,这样才能做活农产品市场,带动农村区域生产活力。

4.乡村建设相关内容:

(十)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易地搬迁至城镇后因人口增长出现住房困难的家庭,符合条件的统筹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十六)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户厕改造,探索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到户的奖补模式。

(十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二十)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扩大县域就业容量。统筹县域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城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住房保障政策范围。

心得:

城镇化过程还在持续进行,农村人口的流失还是大势所需,但这不能成为阻碍乡村振兴的理由。现在好多人说乡村诸如学校等部分公共设施的取消是为了迫使农民进城买房,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基于不争的事实是农村人口的流失使得乡村部分基础设施无法正常运转,对于部分乡村地理条件优、建设较好的基础设施进行保留,综合利用这一部分设施即可满足周围农户需求,此次一号文件中也对农民进城后的相关保障措施和继续留在农村生活的保障措施都具体提到一些。

对于农村改厕这件事情我是深有体会,西北农村的旱厕使得如厕这种事情在冬季就显得很艰难,尤其对于经常下乡的女同事更是一件难事。最近几年在乡村兴起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当中,改厕可谓是重中之重的一件事情,主要原因是涉及项目资金大,涉及施工体量大,工程与各个农户生活息息相关。各个地方进行改厕的方式不一,我所在地区主要以政府发放改厕所需器具为主(即:三格化粪池),一个整体制作的三格化粪池价格500-1000不等,政府发放、农户按需领取,改厕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城郊农户经济较好,意识较强,改厕完成率较高,使用率也较高;离县城较远的乡村改厕完成率低,使用率低。其实要想完成改厕仅靠政府在器具方面的补助并不能实现,农村新建的房屋有专门的卫生间,只需要完成户外的三格化粪池安装即可实现改厕,但是三格化粪池挖埋的施工费远远高于器具本身,整项工程完成大概需要人工费1500元左右甚至更高,而同样的农村渗水井施工只需七八百。对于乡村没有卫生间的老旧房屋改厕,还需要新盖相应的房屋,其预算更是大大超出政府相应的补助,这使得改厕在推广上较难实现。改厕推广存在的更大问题更是在后续的使用环节,家庭安装用三格化粪池体积较小,在使用频繁的情况下3个月左右便需清理一次,吸粪车一次清理100-200元不等,后续的高额使用费用使得三格化粪池推广使用受阻。其他地区更有少数农户套取政府改厕专项补贴,只安装不使用。整体来看,我所在区域政府在推广改厕中急于求成,不能有效利用现有改厕资金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而是通过大水漫灌、雨露均沾的方式大面积同时实施改厕项目,导致项目整体质量不高、使用效果差。

5.乡村治理相关内容:

(二十一)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进一步整合基层监督执纪力量,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乡镇对县直部门派驻机构及人员的管理职责,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力度,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做法,严格实行上级部门涉基层事务准入制度,健全基层职责清单和事务清单,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

(二十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二十三)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

心得:

在中央一号文件里面看到直指基层存在的问题,直接表明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人员,显着有点突兀,却也惊奇到了好多人。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的好多政策指导,其实在日常基层工作当中经常遇到,虽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事情,中省市县也一直围绕相关内容开展整治提升工作,但效果都不甚理想。这次从国家层面的一号文件中提到如此多的细微之事,也说明了三农无小事,三农事宜从国家层面来看很大,但真正具体到农民、农村、农业上来看,都是与三农生活现状息息相关的小事。从上面提到的节约粮食,到这里的合理利用村级大礼堂减少人情负担,把农民的小想法上升到国家措施,不经意间体现出了国家政策的体贴入微,也是对多年来农村生活经验的再一次肯定。

6.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相关内容:

(二十五)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明确主攻方向,扎实组织推动。加强党委农村工作体系建设,强化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职责。优化各类涉农督查检查考核,突出实绩实效,能整合的整合,能简化的简化,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

(二十六)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探索防止流转费用不合理上涨有效办法。

(二十八)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推广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

心得:

陕西省境域内各级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农业部门,日常事务也由办公室开展,其优势在于农业部门在涉农工作开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对三农工作了解更深入,利于日常工作开展,便于整合相关资源。但是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展开,三农工作的涉及面远不止简单的农业发展,其他两个方面(即农村、农民)涉及的管理部门不在少数,作为农业部门虽然设有更高一级的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但所在部门层级与其他部门均属平级,这使得农办在开展工作领导、组织协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部分配合不给力更是常有的事。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据基层现状来看,猜测存在将现有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至各级党委以增强农办的统一领导能力,从而促进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基层三农工作督察检查普遍存在过于频繁的问题,主要还在于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相关政策的力度,更在于各级领导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

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要求的好多工作任务都具体到点而不是面上,更是从基层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应对措施。面对流转土地价格连年上涨的问题,我在内蒙古土右旗和陕西省H县都有遇到,在9、10月份的心得当中提到了土地收益分配不均是经营者与承包者产业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连年上涨的土地承包价格会随着时间推移得到抑制,但最后产生的不良后果却需要整个社会来承担。在现实生活当中不难发现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在三年疫情之后上升了不少,街面的一碗面价格也从以往的8、9元上涨到10元以上,虽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简单归咎于初级生产成本的上升,但通过政府引导规范土地承包流程、公示土地承包评估价等方式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县管校聘”等一系列措施夯实了基层人才服务基础,补全了基层人才服务短板,这一政策在陕西省从2022年初开始执行,今年是第三年,在全国其他省份也均有实施,是一项从实践中得到的人才服务帮扶有力措施,具有较好的推广适用性,对于增强基层人才服务力度有着深远的意义。以科技小院等高校为主的科技助力方式,将更好的技术资源从学校转移至田间地头,在带来科技服务的同时也将产业发展的机会一并带到基层。我所在的县在镇上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试验站,在满足科研需求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一同种植新型葡萄品种,使葡萄产业成为了当地农户发展致富的主导产业。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