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政治局召开会议!陶铸要求发言!毛主席你是不是又要做检讨

曾哥说车 2025-04-25 10:10:33

一、说说陶铸这辈子陶铸这人啊,一生经历丰富。他从小到大的故事,都挺值得聊聊。

陶铸,1896年在江苏无锡出生。1913年,他考入了保定军校的炮兵专业。1916年一毕业,他就加入了军队,并且成为了中国同盟会的一员。到了1924年1月,他前往苏联莫斯科的中山大学深造。1927年4月,他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1934年,他参与了长征。到了1945年,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统战部的部长。1951年,他又被调去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部长。1954年,他成功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他出任广东省的第一书记。1962年,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扩大会议上,他主动做了自我批评。1965年,他被任命为国务院的副总理。但在文革期间,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69年,他在不断的迫害中不幸离世。

陶铸一辈子都死心塌地跟着党走,他坚守真理,有啥说啥,在我们党内,像他这样勇于批评别人也敢于自我反思的领导可不多见。他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大功。

二、在1959年庐山开大会那会儿,我挺彭德怀。

1959年7月份,中央在江西庐山开了个政治局的大会,邀请了不少人参加。在那会上,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了封信,里面说了一些比较冲的话。陶铸看到后,挺赞同彭德怀的看法,站到他那边了。但毛主席觉得彭德怀的想法有点过头,就把信复印了好多份,给每个参会的人都发了,让大家一块商量商量。彭德怀一看这情形,心里头特别不痛快。接着,毛主席就当着大家的面,把彭德怀给批评了一顿,还特地点了陶铸的名字。这事儿让陶铸心里头别提多难受了。

尽管陶铸起初站在彭德怀这边,但他很快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了党的团结大局,他劝彭德怀等人认错,这一做法也得到了毛主席的点头。经过这事儿,陶铸对“左”倾错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自己的政治立场更加坚定了。

三、1960年的时候,他当上了中共中南局的一把手。

1960年的时候,陶铸接过了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的担子。在他当领导的那段时间,他实心实意地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来办事,对“左”的错误毫不留情地进行了纠正。他还努力寻找适合咱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好方法,给广东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少好处,贡献挺大。

1961年,毛主席到广州考察时,让陶铸帮忙一起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陶铸很下了一番功夫去调研,给出了好多中肯的建议。结果,毛主席对他又是一顿夸。

四、1962年,在那场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他自个儿站出来,坦诚地反省了自己的问题。

1962年1月份,中共在北京搞了个大型工作会议,参会的人特别多,有7000多个,大家都管这次会议叫“七千人大会”。在这个大会上,陶铸主动站出来,公开检讨了自己的不足。毛主席知道了这事,直夸广东行动迅速,是最早开始自我反思的省份。

后来,陶铸在很多场合都主动站出来自我反省,体现了我们党的好传统。有次在中央政治局开会,陶铸想申请发言,毛主席就笑着说:“你是不是又想检讨了?你已经检讨过不少次了!”陶铸一听,就没再坚持这次要检讨的事。

陶铸勇于自我反省,这彰显了他身为共产党员,对真理那份不懈的追求,面对错误时的果敢改正,以及对党坚定不移的忠诚。这样的品质,真的值得咱们后来人好好去学习。

五、坚守真实的道理,勇于说出心里话。

陶铸这辈子始终坚持说真话,胆子大,有啥说啥,真是个好榜样。1959年开庐山会议那会儿,他头一个站出来挺彭德怀,后来为了党的大事儿,他也愿意退一步。当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那会儿,他硬气得很,直接就把“左”的错误给扳过来了,毛主席都夸他做得好。在中央,他也敢当着大家的面儿承认自己的不对。他这种勇气,到现在都值得我们学习。

1966年,文革的大幕拉开,陶铸没有退缩,他站出来直言不讳,点出文革的问题,结果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在这场复杂难解的政治风波里,陶铸满怀热情,毫无私心,坚守着共产党人的追求和信仰。他这种精神,真的让人打心底里佩服。

六、坚决跟党走,待人很亲切咱们得一心一意向着党,对党忠诚。平时和人相处呢,也得和和气气的,让人觉得咱们亲切好打交道。就这么简单,跟着党走,对人友善,这就是咱们该做的。

陶铸这人特别平易近人,对谁都和和气气的,同事们都很敬重他。在中央做事那会儿,他老爱往基层跑,实地了解情况,跟工人农民处得跟一家人似的。他脑子灵光,爱琢磨新东西,跟年轻人聊得特别投机。他这种亲近人的性格,对党内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起了很大的作用。

陶铸对党忠心耿耿,心里装满了老百姓,一辈子都在追求真理,有错就改,用真干实干来实现共产党人的伟大梦想。他心胸开阔,不怕牺牲,是革命队伍里的好榜样。陶铸的这种精神,我们得一直学下去!

0 阅读:105
曾哥说车

曾哥说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