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身边的保卫人员里,他最看重的就是李银桥。李银桥陪了他整整十五年,主席常念叨,说只有像你这样整天跟我在一起,寸步不离的人,才比我的孩子还要亲。从这里就能看出,毛主席和李银桥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
李银桥到底干了些啥?咋就突然间被抓进监狱了呢?
毛主席历来都是对错误严惩不贷,但奇怪的是,当他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为啥会突然火冒三丈,反而命令立刻放人呢?
【事件缘由:】
1962年的某一天,李银桥作为警卫,被毛主席喊了过去。毛主席拉着他的手,跟他说:“你跟了我这么多年,确实给我帮了大忙。但老这么跟着我,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
李银桥虽然已经做了十五年卫士,但他那时候才35岁,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毛主席讲完之后,李银桥心里更不好受了,毛主席眼里也泛起了泪光。他接着说道:“你离开我身边这事儿,我琢磨了好一阵子,我不能光顾着自己,而把你的未来给耽误了。”
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待了足足15年,他们之间的感情特别好。毛主席特别信任李银桥,有次还直言不讳地说:“我一年到头跟孩子们见不了几回,倒是天天跟你们待一块儿,你们对我来说,比亲生孩子还亲。”
李银桥跟毛主席说再见那会儿,毛主席讲道:“我这个人啊,外表看着挺坚强,但也有软肋,其中一个就是怕大伙儿分别。”
伟人轻轻拍了拍李银桥的肩头,对他说:“别垂头丧气的,我给你找了个挺不错的地方,你去准备准备,过几天就过去吧。”
李银桥听了主席的提议,没办法只能同意,他说:“主席,我去了肯定卖力干,不让你失望!”主席听后,满意地笑了笑,点了点头。然后,他从抽屉里掏出一个包,递给李银桥。李银桥打开一看,里头足足有八百块钱呢。
瞅见这些,李银桥正要张嘴回绝,伟人却抢先一步说:“你到天津肯定会碰上各种难题,这些钱你先拿着,以备不时之需!”
走的时候,那位大人物特意交代说:“记得常回来瞅瞅我,等我去了天津,我也会抽空看你们。”李银桥答应了一声,然后就走了。
刚到这儿那会儿,李银桥的日子还算滋润。1964年,他进京探望毛主席,主席听说他老家遭了洪水,二话不说,就拿出自己的稿费,整整1000大洋,递给李银桥,还说:“这是我的稿费,你老家被淹了,损失不小,这点钱拿去,多少能帮上点忙。”
但到了1966年以后,李银桥的日子开始走下坡路,情况一天不如一天,最后还被安上了“反革命”的名头。因为这,他被别人告发,直接就被扔进了牢房。
得说一下,那时候李银桥被关在牢里,心里也琢磨过要不要找那位大人物帮帮忙。但转念一想,大人物每天吃得喝的、忙里忙外的,肯定没空搭理自己,于是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李银桥心里头原本琢磨着,自己下半辈子怕是要在牢里呆着了。可谁成想,1970年11月份,那位大人物竟然到了天津。更没想到的是,李银桥没来找他,他心里合计着,李银桥可能是手头事儿太多,忙不开。于是,他就打算自个儿上门去见见李银桥。
到了工作地儿后,咋也找不到李银桥的人,我就随便问了个旁边的干部:“哎,李银桥哪儿去了?他怎么没来?”干部一听,没办法,只能跟我说了实话,说李银桥被捕了。
伟人一听,立马就怒了,大声命令:“李银桥啥样的人,我心里有数,你们马上给我放人!”干部一听伟人这么坚决地保他,只好连忙把李银桥给放了。
碰见李银桥后,伟人高兴地赶紧走过去,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往后啊,你得年年来看我一回,这样我心里才有底,知道你过得咋样。”李银桥一听,立马点头应承了下来。
1976年9月9号那天,毛主席在北京去世了。李银桥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带着全家,开上车就连夜往北京赶。可遗憾的是,还是没赶上见毛主席最后一面,这事儿就成了李银桥心里头永远过不去的坎儿,成了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重大事情:】
李银桥心里明白,毛主席身为国家大领导,每天忙得团团转。但说实话,60到70年代那会儿,国家真是多事之秋,一堆大事儿接着一堆,所以他也就没好意思去跟毛主席聊自己的私事。那咱们就一块儿瞅瞅,那段时间国家都碰上了哪些大事儿吧。
1960年那会儿,毛主席在上海跟英国的一位大人物,就是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见了个面。
1960年5月27号,蒙哥马利在上海见到了刚卸任北约军队副总司令职位的毛泽东。他特别想知道,毛泽东是怎么看当时国际形势的。毛泽东想了想,给出了个新说法:“现在的形势啊,我觉得既不是要打大战,也不是简单地和平相处,而是第三种情况:冷战中相处。”“咱们得有两手准备。一方面呢,冷战可能还会继续;另一方面,冷战也有可能变成和平共处。所以啊,你要是想推动这种转变,我们举双手欢迎。”
1960年11月22日一大早,天还没亮,“金三角”那片深山老林里头,就传来一阵阵嗖嗖的快速脚步声,然后山谷就又安静了下来。没等多大会儿,一个士兵大喊一声,紧接着,枪声炮声就噼里啪啦地炸开了锅,原本寂静的丛林里,到处都是火药味儿。
这次行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命令,头一回跑到缅甸,跟缅甸的军队一起打击敌人。战斗一直打到了1961年年初,那时候,毛主席态度非常坚决地给出了指示:“谁敢跨过那条红线,就军法处置,绝不留情!”
1962年那会儿,印度老是找茬,印度头头尼赫鲁还大放厥词,说要“拿军队来对付中国”,接着就派兵挑起了一大场边境打仗的事。毛主席决定动手,不光是为了教训印度,更是想给美国和苏联露一手,震慑震慑他们。
1963年春天,在北京中南海的毛主席住处菊香书屋,办公桌上堆满了信件,全都是求助信。这些信里讲的都是同一件事:香港大旱,希望咱们党中央能出手,帮香港市民解决喝水难题。
瞅见那一堆堆华夏亲人寄来的求援信,里面讲的香港老百姓的苦日子,毛主席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琢磨了好一阵子,毛主席最后拍板了,跟当时的中央头头脑脑们说:“得赶紧从内地动手,修条水渠,给香港的朋友们解决喝水难的问题。”
从1963年到1966年期间,搞了个四清运动。一开始,在农村里头,这运动主要是“查查工分准不准,对对账目清不清,看看仓库东西全不全,还有财物对不对应”。到了后来,在城里头跟农村都一样,重点就变成了“理理思想正不正,搞搞政治清不清,查查组织纯不纯,还有经济账明不明白”。
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这让毛泽东觉得必须重视某个关键问题。他强调:“咱们国家得把这事儿拿捏好,得深入了解,好好琢磨。得承认阶级会长期存在,阶级斗争也会持续。反动势力可能还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得时刻保持警觉。年轻人、干部还有广大群众,这些人都得好好教育,不能放松。”
搞运动主要是想调整好干部的工作态度,处理好干部和老百姓之间的那些疙瘩,避免咱们国家走上修正主义道路或是被“和平演变”,得把社会主义制度给稳稳当当地保住。
1966年10月27日那天,咱们中国搞了个大动作,头一回试着用导弹带上核弹头发射。这个大事儿,是钱学森带的一帮子人,花了足足六年时间才搞定的。他们真的把导弹和原子弹给“合体”了!试验的时候,原子弹是从老远的老双城子那边射出去的,最后准确地落到了罗布泊。
1967年6月17日那天,咱们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终于试爆成功了。这次试爆是由空军徐克江机组开着轰-6轰炸机,从天上扔下去的,用空爆的法子让氢弹炸了。说起来,从咱们第一颗原子弹炸响,到这颗氢弹试验成功,也就短短2年8个月的时间。
1968年1月20号那天,空军第三师副头儿韩永武和飞行员周永成,开着歼-7战斗机,在云南蒙自天上干了一票大的,他们打下了一架偷偷溜进来的美国高空无人机。这可是咱们空军头一回在两万米高空,用歼-7打下敌机的壮举。
1968年6月17日,毛主席点头同意了造远洋测量船的项目计划。这就是之后非常有名的中国远望号远洋测量船队,他们几乎包揽了所有重要航天任务的测量和控制工作。
1969年10月份,就是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年大庆完了一个星期左右,咱们中国政府正式发了话,重申了一遍:不管啥时候,啥情况,中国是绝对不会先去动核武器的。但话说回来,中国也不怕谁的战争吓唬,核战争的威胁更吓不倒我们。
1969年10月14号,因为珍宝岛那场冲突,中苏两国的外交关系算是彻底僵住了。毛主席心里头有数,觉得苏联可能会在跟咱们谈边界问题的时候,趁机对中国动用核武器来吓唬咱们!
就在这紧要关头,毛主席赶紧把四大元帅叫来开会。会上,他特别有想法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计划。
双方真的闹了一系列矛盾后,苏联就开始不停地用舆论来吓唬我们,说他们要对我们实施像“外科手术”那样精准的核攻击!
在抓紧准备打仗的同时,毛主席搞了个挺出人意料的安排,他下令把咱们国家的所有野战军都调到了中苏边界那边。
七十年代初的那个国际劳动节晚上,因为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上天,是个大喜事。毛主席就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见了那些搞长征火箭和东方红卫星的科研人员,这举动明显看出他对咱们航天事业的重视,也是给航天工作者们打气加油呢。
1970年11月份,巴基斯坦的头儿,也就是总统穆罕默德·叶海亚·汗跑到咱们中国来了。他来的时候,还帮美国总统尼克松带了个话,说尼克松想访问咱们中国。这背后的原因是,美国国会里头各种势力纷争不断,尼克松虽然是总统,但他也不能不顾国会,自个儿偷偷宣布要跟中国和解啥的。
上世纪60到70年代那会儿,国家真是多事之秋,一年到头,各种各样的事儿不断。毛主席带领的党中央领导班子,那工作负担可重了去了。
【奠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咱们搞了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还镇压了反革命,这一连串行动让老百姓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国家发话,大伙儿二话不说,立马就动。这样一来,毛主席那大胆的“换家策略”不光是个吓唬人的招儿,而是真枪实弹的杀手锏,能实实在在派上用场!
毛主席他们那一辈的党中央领导团队,主要工作就是给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打下牢靠的根基。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梦想和任务,这时候,时代的关键人物就得站出来,领着大伙儿,找一条能圆梦的正道。
【结语:】
从毛主席让李银桥获得自由,到六十到七十年代发生的那些大事,都显示了咱们国家老一辈领导人心里装着老百姓。不管碰到多大的难关、绊脚石还是考验,只要咱们守着革命的乐观劲儿,继续发扬那些好习惯好传统,大伙儿一条心,啥难关都不怕,中国就能挺直腰杆,大步往前走。
咱们也得记住,老一辈领导人的英勇付出,才有了现在的中国。他们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咱们已经在这条路上,从站起来走到了富起来、强起来,历史性地跨越了一大步。现在,咱们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