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太平军最擅长的谋略。
在太平军西征、两破江南大营等作战中,太平军屡次以围魏救赵之法破敌,屡试不爽。
1860年,当太平军以围魏救赵之法二破江南大营后,太平军又制定了一个新的围魏救赵之策,意在解安庆之围。
然而,这一次,围魏救赵却失败了,并因此导致安庆失守,太平天国的局势瞬间恶化。
既是屡试不爽的谋划,为何又没有再次成功呢?
不可低估的“围魏救赵”对此,不少朋友,甚至不少专家就认为:这有什么奇怪的?你老用这一招,人家自然就看透了,你还有什么计谋好耍的呢?
这么看问题,就是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并不客观。
这样的看法,低估了“围魏救赵”,将“围魏救赵”理解成了单纯的“奇谋妙策”。
实际上,围魏救赵也好,瞒天过海也罢,这些古老的谋略之所以能沿用几千年,在于这些方法本身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反复使用的。
“围魏救赵”的“原创者”孙膑,以这样的方法两次击败了庞涓。
显然,这并不是因为庞涓是个平庸之辈,更不是因为他是个不知道吸取教训的家伙。
孙膑之所以能两次以相同的方法击败庞涓,在于围魏救赵之法吃住了魏国的命门:地处四战之地的魏国,只要对任意一个方向大举用兵,就必然会出现后方空虚的情况!
同样,太平军此前的“围魏救赵”之法能一再得逞,也不是因为此前的清军将帅“想不到”太平军会“围魏救赵”,而是因为清军面临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兵力,但能战之兵较少;地方大,“必救之地”多,因此,侧翼和后方有大片地区缺乏保护,很容易被太平军以“围魏救赵”之法牵着鼻子走。
后来,我们的敌人当然听说过咱们的“十六字方针”,但依然奈何不了我们的游击战战法!
为什么呢?
因为,好的方针,好的谋略,并不寄希望于对方的愚蠢,也不侥幸于对方“想不到”,而是因掌握了客观规律,抓住了敌人的命脉,而能使敌人即便知道了也防不住,也就是能够让敌人“防不胜防”!
所以,仅仅因为太平军曾反复使用“围魏救赵”之法,就认为太平军再用此法必然失败的看法,是不客观的!
因此,不如让我们回到太平军在第二次西征中“围魏救赵”之策的策划与实施过程,再看他们此计不成的原因。
围魏救赵之策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
天王大喜,请求众将“登朝庆贺”。
庆贺之余,众将自然讨论起了下一步的打算。
当时的形势,是比较复杂的。
一方面,随着江南大营的击破,太平军在东线打开了局面,存在一举东进,下取苏常,夺取富庶的苏南,甚至浙江的有利机遇。
另一方面,在西线,曾国藩的湘军步步紧逼安庆。
因此,众将对下一步的行动意见不一。
陈玉成主张,立刻集中兵力回救安徽,先击破湘军对安庆的进攻。
而洪仁玕、李秀成,则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更全面的主张。
洪仁玕、李秀成的意见是:天京在东部,因此,乘胜而下,一直打到海边,彻底解除东线的威胁是最有利的。而在夺取苏南后,“出兵进取江之南北,两路直到湖北会归”···
显然,洪仁玕、李秀成的方略,就是先取东线,然后以“围魏救赵”的方略解决西线的问题!
最终,洪秀全采纳了洪仁玕、李秀成的建议。
同时,洪秀全也认识到:安庆不容有失!
因此,洪秀全在发布东征命令的同时,严令:限期一个月,无论打得怎么样,必须转头西征!
于是,先东征,然后在西征中采取“围魏救赵”之策的战略企图就此形成了。
策无问题后世常将太平军这一决策视为重大失误,认为这是太平军“重视下游,轻视上游”,导致后来安庆失守的关键决策失误。
其实,就决策本身而言,并无大错。
1、先实施东征,是有利的。
当时,东线出现机遇,而西线出现危机,如何确立用兵顺序,确实值得考究。
就形势而言,先立刻东征是有利的。
东线之敌,以原江南大营的部队为主。
一来,此时东线之敌的兵力仍然不少,如果立刻回师西征,那么,情况就会和当初杨秀清一破江南大营时一样,敌人喘息过来后,重新构成对天京的威胁。
二来,江南大营既破,此时东线之敌兵力虽不少,但士气低落,部署未定,正可一举击破之!
三来,苏南乃富庶繁华之地,如果夺取,不独是扩大控制区,更能在经济上、兵源、装备上迅速增强。
事实上,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李世贤的军队兵力大为膨胀,装备大为改善,与他们在东线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相比之下,西线安庆虽然紧要,但当时仍不可能很快解决。
这个方向,湘军耐战,稳扎稳打,不具备迅速解决的条件;同时,由于太平军在安徽经营已救,有坚城险要,敌人看起来也不可能很快打开局面。
所以,无论太平军是否立刻增兵西线,西线都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僵局。
这一情况下,先打东线,自然是最有有利的!
2、明确了时限。
如上所说,先东征再西征,实际上是打一个时间差。
洪秀全明确规定:无论效果如何,东征以一个月为限,然后要立刻西征!
所以,太平军在做出此决策时实际上并没有“轻上游”。
3、立足于争夺主动权。
洪仁玕还认为:如果打到上海附近,可以从洋人那里购买火轮船,然后就可以回头与湘军争夺制水权了。
虽然洪仁玕的这一想法有些天真,但显然,他们抓住了与湘军交战的关键,立足于从根本上改善局势!
而即便购买火轮船的决策有些天真,太平军确立的从大江南北夹击武汉,以围魏救赵的举措,实际上也是抓住了湘军的软肋!
湘军虽然强悍,但兵力比较有限,主要集中于沿江而下。
太平军主力不沿江与之死打硬拼,而是从南北直接抄袭其战略后方、必救之地武汉,确实是可能调动敌人,从而掌握战役主动权的!
因此,太平军的决策,本无大错!
双方的“十字路口”东征开始后,双方都进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太平军或许想不到,只差一点,他们甚至不需要西征,就可以实现“围魏救赵”的企图了。
原来,太平军东征期间,咸丰为保苏浙,多次严令曾国藩撤安庆之围,调兵救援苏南!
一般情况下,天子严诏,曾国藩也就只有乖乖听从,安庆之围也就解了。
然而,这个时候,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
咸丰爷自顾不暇,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有就不敢过分刺激曾国藩,所以,在曾国藩的坚持下,湘军东援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此,清军,算是躲过了一次决策失误。
而同时,太平军却出现了严重失误。
我们还记得,洪秀全严诏:限期一个月,然后西征!
实际上,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太平军在苏南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然而,富庶,既是财富,也是毒药。
夺取了富庶的地盘后,李秀成等人视之为自己的地盘,已将重心放在了这里。
因此,李秀成还要打上海,然后又要救嘉兴,耽误了很多时间。
更可惜的是:陈玉成虽然重视安庆安全,但也不愿将苏南全部让与李秀成,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用兵,但也在苏南各地驻军,企图与李秀成争夺地盘。
如此,搞来搞去,又搞了四个月!
恰就在这四个月间,敌人完成了对安庆的合围!
“赵”已经危了,接下来,“围魏”的回旋余地就小了!
“合取湖北”,西征开始,但已稍显“过时”1860年9月,李秀成、陈玉成等将领回到天京,再次讨论救安庆之事。
洪秀全延用洪仁玕当初的谋划,继续实施“围魏救赵”之策。
具体部署是:兵分五路。陈玉成自江北,李秀成自江南,分路进军武汉,“合取湖北”;其余李世贤、杨辅青、刘官芳等部则在皖南、江西等地作战,牵制湘军。
显然,时间已经过去了5个月,比计划推迟了4个月,此时再施此策,效果自然远不如当初了!
首先,湘军已经形成了对安庆的合围,“结硬寨”,深沟高垒。
敌人既已在安庆城外站稳脚跟,并且建立了巩固的阵地,自然就取得了更多的主动权。
因此,曾国藩就可以在留下必要兵力继续围攻安庆的同时,抽调兵力回救武昌。
实际上,后来,曾国藩一面调李续宜、鲍超等部回援武汉,一面又严令曾国荃坚持围攻安庆。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湘军在外围已经建立了坚固阵地,曾国藩又何能如此淡定?
而另一方面,太平军的凝聚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此前,太平军势振,主要赖李秀成、陈玉成的紧密协作。
然而,如前所说,经营苏南期间,李秀成与陈玉成为了争夺地盘,几乎发生火并,二人关系已经极为紧张,甚至后来要洪仁玕从中协调才能让二人共定大计!
兵分两路实施钳形攻势,而两路统帅关系如此紧张,自然是会严重影响彼此的协作!
同时,就在这段时间,“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段时间,大清对英法认输,汉口成了通商口岸!
如此,与上海一样,武汉也变成了英法有着紧密利益的地方,太平军的行动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更大的阻碍和挑战!
如此,“围魏救赵”,策还是那个策,但形势已经不再是那个形势啦!
李秀成“迟到”,陈玉成孤掌难鸣尽管稍微晚了一些,但是,如果诸将紧密协作,此策仍然可能成功。
然而,陈玉成、李秀成之间的裂痕,使“钳形攻势”变成了“先后打卡”。
双方约定:1861年3月,李秀成与陈玉成会师武汉。
到了3月,陈玉成如期抵达了。
但是,李秀成还迟迟未到!
如此,陈玉成要攻武汉,就只有自己单干了。
更严重的是:陈玉成活动的江北,敌人的力量较强。
因此,陈玉成所部的许多部队受到阻击,无法抵达,陈玉成抵达黄州时,手上只有5万人。
而当时,敌人在武昌紧急集结了1万余人;同时,安庆湘军部分水师正在“上驶应援”;在武昌的西路、东路、北路之要害处,也集结了勇丁和马队联合防守。
武汉乃江汉纵横之城,陈玉成又无水师之利,兵力也无优势,要强行攻打,难度极大!
此时,英国巴夏礼也出面干涉!
经过对双方力量对比的衡量,陈玉成知攻克武汉难度加大,遂只好先撤离了!
李秀成心猿意马,会攻失败李秀成没有如约抵达,他迟到了3个月,直到6月,他才姗姗来迟。
此时,陈玉成早已经回救安庆了。
尽管如此,只靠李秀成自己,仍有相当机会继续执行攻武汉,“围魏救赵”的方略。
陈玉成来得及时,但是一路赶路,遭到阻截,带去的兵力不足以单独攻武汉。
李秀成相反,来得晚,但是,一路吸收部队,到湖北时,兵力已经膨胀到几十万人。
所以,如果李秀成坚决执行计划,攻打武汉,即便不能一举而克(毕竟制水权不在手),也必能震撼敌军,吸引湘军抽调大批回援,至少能大大缓解安庆的压力。
然而···李秀成调头走了···
对此,就连敌人也十分不解!
后来,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专门就此事询问李秀成:当时你在湖北南部,再进一步就能使武昌动摇,就能解安庆只围了,怎么一听鲍超来就跑走了?
李秀成支支吾吾,先说自己缺兵,后说自己一心要取浙江,最后又说“闻鄂兵强,故退”···
除掉缺兵这种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欲取浙江,以及不愿意与精锐湘军恶战以保存实力,看来就确实是李秀成退兵之因了。
说到底,李秀成人是跑到湖北来了,但心思仍然在自己苏浙的一亩三分地上···
如此,随着李秀成的退兵,太平军第二次西征失败了,“围魏救赵”的设想破产了。
太平军“围魏救赵”之策屡试不爽,足见他们在这方面是行家。
在解安庆之围的计划中,采取“合取湖北”之法,进攻湘军后方的武昌,以解安庆之围,这个设想本是比较合理的。
从洪秀全严诏东征“限期一个月”,明确启动时间;到兵分五路,有主攻有牵制的部署;太平军在整个谋划中考虑得是比较细致,部署也是比较老道的。
遗憾的是,此时的太平军,在执行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诸将既得富庶苏南,各怀有经营根据地之心,因此,原定的限期一个月,变成了拖延4个月,错过了最佳时机,加重了困难。
随后,由于陈玉成和李秀成这对亲密战斗关系的破裂,他们在分路扑向目标的过程中缺乏协调,各打各的,抵达时间前后差了3个月,致使南北夹击的企图成为一纸空文。
最后,李秀成心怀私念,虽然不得不参与西征,但不愿在西征中消耗实力,不敢打硬仗,主动放弃了继续执行任务,导致了计划的彻底失败···
由此来看,不是“围魏救赵”的计不好,更不是这个计以为屡次使用而“过期”了。
太平天国内部的严重问题,导致了太平军已经失去了凝聚、团结。
这样的团队,任何谋划都是不可能执行得了的!
太平天国,不是败于自己不聪明,也不是败于对手的精明,而是败于自己内部的严重矛盾。
当年的天京事变如此,此时的第二次西征如此,后来的天京保卫战亦是如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既失,败亡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