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品茶的最高境界

茶韵之舞 2023-04-19 10:24:17

“自在人生”是儒家品茶的最高境界。中国儒士一般都带有较浓厚的功利主义思想,品茶也不例外。一般儒士品茶可以以茶喻理、以茶言志、以茶比德、以茶敬客、以茶联谊、以茶示雅,也可以以茶养生,但是要从品茶达到自在人生,则必须把茶道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融会贯通,并且达到旷达超然的境界才能做到。

人们习惯把逍遥自在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组使用,其实逍遥与自在是有区别的。逍遥是道家理念,庄子“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游于无穷”可谓是逍遥的祖师。“逍遥”是在旷达中隐含着对生活的无奈和逃避现实,隐含着寻觅世外桃源的冲动。而“自在”是把老子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无住生心”融会贯通后的觉悟。自在,是天下万物皆可为我所用,并且无所不用其极的自然;是“竹密岂妨流水过,青山不碍白云飞”的超脱;是“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具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的智慧。

“自在”之心像一颗天然钻石,无论多平常的光线照人,都会折射出璀璨的七彩光辉。有了“自在”之心,这个世界便显见得“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人生便无限精彩。正因为这样,古今茶人无不追求“自在人生”的品茗境界,但是古往今来,恐怕只有苏东坡等极少数茶人才称得上是以茶润泽人生,获得大自在境界的茶人。

苏东坡少年得志,但因其秉性正直,襟怀坦诚,处世不圆滑,待人没心机,所以仕途坎坷,一生历尽了宦海沉浮。他官职提升最快时是1085~1086年,在一年之中他从一个正七品的谪居官员,先后提升为五品太守,再升为四品中书舍人,不到半年就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荣任正三品翰林学士知制诰,替皇帝起草圣旨。

在宋代,这个职位往往是当任宰相前的过渡。苏东坡被贬得最惨时,一次是从湖州太守任上,被诬为“讪谤朝政”,一夜间成为阶下囚。另一次是从59岁开始被一贬再贬,先是从礼部尚书兼翰林侍读学士,贬为英州太守,尚未到任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最终被贬到当年的蛮荒之地海南岛任琼州别驾,直到65岁才遇赦返回大陆。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苏东坡都能以茶人的胸怀坦然处之。他在《定风波》一词中抒发了自己的心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中“何妨吟啸且徐行”,“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他直面人生风风雨雨,达到“自在人生”的心态写真。

在苏东坡的坎坷人生中,茶是他“穷通行止常相伴”的良师益友,他赞美茶的诗很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饼宋代贡茶“小龙团”,兴奋地跋山涉水,专程跑到天下第二泉去,用惠山泉烹茶,并题写了《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诗中苏东坡爱茶之情和豪迈的个性,描绘得活灵活现,读起来,一个宋代茶痴如在眼前。

正因为苏东坡有茶人旷达的心胸,所以在极端困苦的逆境中,也能活出千古流芳,万人羡慕的精彩人生。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最初贫病交加,居无定所,只好住在城南江边被废弃的旧驿站。驿站紧靠长江,后边是荒山竹林。对此,苏东坡自有美妙的联想:“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房子破旧四面通风,苏东坡不以为苦,反而认为:“可俯视长江流水,看往来千帆”。在破房中读书写作时,他感到“倚于案几之上,但见白云左绕,清江右徊,如在仙宫”。

江边气候多变,苏东坡也不以为忧,反而认为:“风涛烟雨,晓夕百变”、“阴晴早暮,态状万千”、“江南青山,尽在几席上,此幸未始有也”。有了茶人的襟怀,旧房破屋即刻变成了华府仙宫。

在黄州,苏东坡被茶水泡出了一颗空灵澄净的“无住”之心,他用这颗心去感受人生,品味生活,使自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于是他故有的才气与大自然的灵气相融合、相激荡,写出了裂石穿云、震古烁今的绝唱——《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就是后人叹为观止的“两赋一词”。“两赋一词”把苏东坡的文学创作推上了罕有人能比肩的高峰。

苏东坡61岁时,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陪伴了他23年的爱侣王朝云因病仙逝,年仅34岁。晚年丧偶对苏东坡是个致命的打击,以致大病了一场。病后,东坡满头白发,形容憔悴,常常失眠。当这位坚强而旷达的老人刚刚从极端悲痛中恢复过来,政敌又把他贬到当时的蛮荒之地海南岛。在海南,苏东坡担任没有任何权力的“琼州别驾”,但是他以自己平生所学兴办教育,招收黎族同胞的子弟读书,为海南岛创办了“詹州学府”,培养出了海南岛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公元1101年7月28日,苏东坡带着满身茶香离开了他挚爱的世界。苏东坡走了,临走前还为后代茶人留下两句茶词:“雪沫乳花浮茶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游南山》)、“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这真是两杯味轻醍醐、香薄兰芷的好茶,每个爱茶的人都应当细细品,慢慢品,品到醍醐灌顶。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