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农民起义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英勇善战,给腐朽的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1867年,黑旗军在清政府的围追堵截下,不得不转移到越南境内,打败了盘踞保胜的土霸何均昌,在保胜建立了根据地。
保胜地广人稀,一片荒凉。黑旗军到来后,发扬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传统,开荒种地,渔猎生产,不向当地人民征收粮食。保胜人民向黑旗军学习耕种技术,连年取得丰收,军民关系非常融洽,人民安居乐业。
1873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喜获丰收的保胜人民怎能忘了黑旗军 呢?越王得知刘永福及黑旗军受当地百姓拥戴,极力拉拢,授予刘永福“保胜防御使”之职。
1858年,法国侵略军侵入越南。1862年,法越缔结“西贡条约”,越南割让边和、嘉定、定祥三州给法国。1873年,法国侵略军又以大将安邺为统帅,长驱北进,攻击河内。在法军重炮轰击下,河内失守。
侵略者的本性就是如此。
越王闻河内失守,深恨法人不守信义,便派东阁大学士、驸马黄佐炎任统督,率兵万余去收复河内。黄佐炎畏敌如虎,他假意出兵,却另有打算。
越王见黄佐炎迟迟未与法军交战,只好向黑旗军求助。越使来到黑旗军驻地,面见黑旗军前营管带黄守忠。黄闻知法军恶行,义愤填膺。
黄守忠当即禀告刘永福,并主动请战。刘永福以黄守忠为先锋,即刻驶援越军。
黑旗军从兴化起兵,抵达离河内只有十余里的怀德,和黄佐炎军会合。怀德军民久仰黑旗军威名,纷纷前来慰问。
刘永福探听到安邺将向山西进攻的消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痛击法军。河内城已隐约可见,附近丘陵起伏,林木苍翠,刘永福计上心来。
他命吴凤典、杨著恩所率左、右营埋伏在河内城东侧一片乱葬岗内,架设火炮阻击敌人退路。黄守忠所率前营埋伏在法军必经之地,等待伏击法军。时近正午,法军大部队远远地开了过来。
忽然,黑旗摇荡,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漫山遍野的黑旗军勇猛如虎,直冲敌阵。法军措手不及,被杀得大败而逃。法军头目安邺也被当场击。
能逃回来的毕竟是少数。刘永福率军直抵河内城下,侵略者的末日即将到来。
河内收复在即,不料,越南统督黄佐炎却以与法军签订亲善和约为名,要求黑旗军退兵。刘永福知道黄佐炎是力主和议的权臣,只得率兵怏怏返回保胜。

不久,另一支抗清义军吴亚忠的部队被清将冯子才击溃,吴亚忠战死。吴的部下纷纷来越南投奔刘永福。刘永福一一加以收编,黑旗军实力大增。
1882 年 3月,法国西贡总督派遣海军大将黎威利北侵。越王又任命黄佐炎为统督,率兵抵御。黄佐炎迫于越王之命,与法兵接仗。
黄佐炎屡战屡败,法军轻易攻陷南定,接着进逼顺化。越王闻报大怒,将黄佐炎撤职,但大敌当前,只好求助黑旗军。
5月18日,刘永福率军在河内城西五里外扎营,并探知法军19日将倾城出战的消息。刘永福与杨著恩、黄守忠、吴凤典等将领商议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应予迎头痛击。
第二天,杨著恩率先锋部队推进到河内城西二里的纸桥。刘永福则率黄守忠、吴凤典两部在河边堤岸处严阵以待。
法军率先开炮,黑旗军奋勇还击,战场上顿时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法将黎威利令法军士兵十人一队,向纸桥扑去。杨著恩一声令下,数百士兵一起开枪;吴凤典部又从西侧出击,横冲敌阵。法军队伍大乱,纷纷溃退。
黑旗军与法军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战。法军的枪炮失去优势,被黑旗军杀得落花流水。在激烈的战斗中,杨著恩阵亡,吴凤典受伤。刘永福见状,急驰增援。
黑旗军的大刀队威猛无比,到处是喊杀声,法国兵吓得狂奔乱窜。在这场肉博战中,法军大元帅黎威利及其副元帅等几十名军官,都成了刀下鬼。
黑旗军在纸桥大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一仗黑旗军击毙法军两千余人,夺获军械无数。这支骁勇善战的农民起义军此时已名震中外了。
越王闻报大喜,授予刘永福三宣提督,一等义勇男爵。黑旗军各部均另有赏赐。
法军在纸桥惨败后,对黑旗军恨之入骨。 1883年8月15日,法军狗急跳墙了,掘开红河河堤,妄图水淹黑旗军。
决堤后,红河水如脱缰野马呼啸着涌向怀德府。在越南人民的帮助下,黑旗军安全脱险,法军毒计落空。
为了诱敌进攻,消耗敌军力量,刘永福率黑旗军驻扎到离怀德府三十里外的丹凤。
法军怎甘心失败?1883年9月1日,他们调集十一艘兵船、三千陆军,气势汹汹扑向丹凤。丹凤大战一触即发。
黑旗军早有防备,刘永福见法军钻入圈套,立即部署:前营坚守大堤,其余各营分守城垣,随时待命策应前营。各营火炮集中使用,听候大营直接调度。
法舰以排炮轰击丹凤,刘永福亲自指挥炮手耐心等待战机。法军见丹凤无动静,以为炮轰得势,大胆驶近。黄守忠率前营在大堤旁截住敌军,双方只隔一条几米宽的堤岸,法军炮火无法施展火力。
刘永福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全线总攻击迅速展开。一时间,杀声震天,火炮齐轰,法舰纷纷退向远处。没了舰船支援的陆军却倒了霉。
丹凤血战三天四战,法军被打得精疲力尽。此时又逢连绵大雨,令他们更加狼狈不堪。只剩一半的陆军不敢接战,仓皇逃往河内。剩余法舰见此情景,也急忙开足马力逃窜了。

这时,法将孤拔率领的另一只法军已攻陷越南都城顺化,签订了越法第一次顺化条约。在孤拔的逼迫下,越王令刘永福撤兵。黑旗军痛失好局,但也无可奈何。
1883年12月,法将孤拔自河内起兵,进攻越南重镇山西。刘永福基于民族大义,派兵配合驻山西清军黄桂兰营阻击孤拔。
几日后,法军孤拔率全队冒死接近城边。黄桂兰部见法军势猛,吓得弃城而逃。刘永福军奋勇阻击法军,但孤军难以支撑,只好撤退。
由于清军腐败无能,兴化、北宁、谅山等清军守地相继失守。刘永福的黑旗军寡不敌众,退守宝河关。1884年,清政府根据两广总督张之洞保奏,封刘永福为提督。
清庭将收复在越南失地的重任交给黑旗军。刘永福立即率军赶赴左旭驻守,准备围攻三圻城。
为与清军配合,刘永福派人去联络奉清廷谕旨围攻三圻城的清将岑毓英。岑毓英同意两军协同作战。
三圻城内法军受围粮绝,采用这种方式向河内的法国全权大臣求救。河内法军收到求援信,立即调集法兵前往救援。
刘永福在法军必经之路大茅山要道埋下火药,法军再次尝到黑旗军的厉害。清军岑毓英部冒得军功,向清廷报喜。清廷重赏岑毓英军。
法国全权大臣闻报败讯,又调派第二队五千人马驰援。激战一天后,黑旗军弹尽粮绝,向岑毓英求援。
但岑毓英却按兵不动,对刘永福坐视不管。刘永福见援兵不至,只得退守清水沟,受到当地百姓拥戴。刘永福在清水沟准备力量,与越南人民起义部队一道,在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广威府、黄冈屯、鹤江、老社等地。向云南方向进攻的法军受到了沉重打击。
法军在越南和云南等地屡屡失败,为寻喘息之机,派员与清政府讲和。
清政府严令刘永福撤回关内。刘永福不得已,于1885年6月,率黑旗军入关回国。清政府赏给刘永福依博德恩巴图鲁名号和三代一品封典,并授任广东南澳镇总兵之职。
受封后,刘永福受清将冯子才之邀,率部下到钦州定居。刘永福任南澳总兵期间,不忘训练军队,随时准备受命抗击外侮,保卫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