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里镇:文化底蕴与经济实力并存的魅力小镇
刘长权、刘梦
朔里镇,恰似一颗隐匿于时光长河深处的明珠,散发着那独特而迷人的光芒。这个小镇犹如一座文化的宝库,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厚得如同大地的根基,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恰似奔腾不息的江河,从古至今,川流不息地贯穿于小镇的每一寸土地。

朔里镇颛孙子张墓陵园
古往今来,众多杰出的人物如同繁星点点,在朔里镇的历史天空中璀璨闪耀。孔子四大弟子之一的颛孙子张,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文化丰碑,稳稳地屹立于这片土地之上。颛孙子张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品德,在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他的思想学说犹如充满生机的种子,播撒在朔里镇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岁月悠悠,历经风雨的洗礼,这些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朔里镇人。从孩童时期接受的启蒙教育,到成人之后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都能看到颛孙子张思想的影子。

朔西湖东方朔雕像
东方朔,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以其诙谐幽默、聪慧睿智而闻名遐迩。他的故事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画卷,在朔里镇的文化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不可磨灭的一笔。他的奇思妙想和妙语连珠,成为当地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在民间传说中,还是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里,东方朔的形象都鲜活地存在着,成为当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口口相传的故事,还体现在当地的民俗活动、建筑风格等诸多方面。例如,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中,就融入了东方朔故事中的元素,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淮北市诗词学会到刘开渠故居采风
随着时光的流转,现代的朔里镇依旧是人才辈出的一方宝地,雕塑大师刘开渠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刘开渠在雕塑艺术领域的造诣堪称登峰造极,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技巧的高超展示,更是深刻思想内涵的有力表达。他从朔里镇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汲取灵感源泉,将本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雕塑艺术进行了天衣无缝的完美融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个生动的故事讲述者,向世人传达着朔里镇独特的文化魅力。例如他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品以及《煤城之子》,从造型到神韵,都能看到朔里镇山水风貌和人文精神的体现。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无上荣耀,更是朔里镇深厚文化底蕴滋养培育的有力证明。这表明朔里镇的文化土壤是如此的肥沃,能够孕育出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
朔里镇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其经济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在当今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经济发展浪潮之中,朔里镇就像一艘坚固而稳健航行的巨轮,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稳步前行。这里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繁荣态势,各个产业犹如春天里的百花,竞相绽放,蓬勃发展,并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了坚如磐石的经济基础。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积极培育,朔里镇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传统产业方面,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制造业,通过引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而在新兴产业领域,朔里镇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绿色产业,如环保型的新能源产业等,既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又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朔里镇简直就是一座亟待挖掘的无尽宝藏之地。朔西湖,宛如一颗晶莹剔透、碧绿无瑕的宝石,恰到好处地镶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青山绿树。周围绿树成荫,四季景色各异,犹如一幅变幻无穷的天然画卷。春天,湖畔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仿佛是大自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花展。桃花粉若云霞,梨花白似冬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夏天,湖风拂面,带来丝丝凉爽的气息,是人们避暑的绝佳去处。人们可以在湖边的树荫下乘凉,或者在湖中划船嬉戏,享受那清凉惬意的时光。秋天,湖边的树叶逐渐变色,金黄与火红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落叶飘落于湖面,像是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冬天,朔西湖又宛如一位恬静的少女,在白雪的覆盖下别有一番韵味。湖面上结着一层薄冰,周围的树木银装素裹,整个朔西湖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颛孙子张墓陵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厚重得如同历史长河般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庄严肃穆,每一块墓碑、每一片砖瓦都仿佛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前来瞻仰的人们,无不被其蕴含的浓郁历史文化氛围所深深感染,感受到先人的智慧与品德的传承。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古代丧葬文化的独特体现,从墓碑的雕刻艺术到陵园的布局规划,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逝者的敬重。每一次的瞻仰,都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让人们更加珍惜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成果。

刘开渠故居
刘开渠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则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刘开渠曾经生活和创作的痕迹,那些遗留下来的手稿、工具等物品,仿佛是一个个无声的见证者,默默讲述着他创作的艰辛与灵感的迸发瞬间。通过参观故居,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雕塑大师的艺术世界,感受到朔里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他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故居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艺术的气息,墙壁上挂着他的作品草图,书桌上摆放着他用过的雕刻工具,这些细节都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刘开渠大师的创作环境之中。
罗里山汉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犹如一座神秘的地下历史博物馆。这些古老的墓葬见证了汉代的繁荣与辉煌,墓中的文物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艺水平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从精美的陶器上细致的花纹,到青铜器上复杂的纹饰,都可以看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技艺。这些文物不仅是考古学家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向公众展示古代文明的生动教材。
抗日战争著名战斗遗址——小朱庄战斗、王浅子战斗、罗里战斗,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标识,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小朱庄战斗中,英勇的战士们不畏强敌,奋勇杀敌,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自由与和平。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坚守阵地,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王浅子战斗和罗里战斗同样如此,这些战斗遗址见证了朔里镇人民在抵御外敌入侵时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更能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朔里镇,凭借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迈进。它宛如一颗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的明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索、发现它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文化爱好者,想要探寻古老文化的根源;还是经济研究者,寻求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亦或是普通游客,渴望在自然风光中放松身心,朔里镇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它就像一个多面的魔方,每一面都有着独特的色彩和魅力,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个人简介:
刘长权,号醉翁,笔名刘尧醉翁,男 ,汉族,中学语文老师,已退休。 1954年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刘窑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江淮诗书画院女子诗词学会顾问,淮北市诗词学会学术指导,淮北市杜集区刘开渠故居诗词书画社社长。诗词赋发表于中华诗词网络平台及各诗词网站,散见于《中国当代散曲大典•安徽卷》、《江淮诗书画研究》《淮北日报》、《淮北文史》、《春风十万里文学》、淮北市诗词学会会刊等。星瑞集团2021年国庆诗词征文大赛”《鹧鸪天•唱支山歌给党听》荣获三等奖。
刘梦,朔里镇段庄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