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日本经济的标签就是“通缩”,而中国最大的问题一直是“通胀”,但是随着日本政府考虑宣布战胜通缩,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局势,出现了逆转。
日本或许已经“战胜”通胀?
2024年1月份的CPI数据显示,日本CPI指数2.2%,高于市场预期,核心CPI指数也达到了2%,这个数据已经是美国羡慕的数据了。
而由于日本通胀数据已经持续几十个月高于2%以上,日本政府开始考虑宣布,自己已经“战胜通胀”,日本央行也开始考虑“加息”。
而作为中国来说,我们1月份的CPI数据却并不给力,我们的数据并没有像之前十几年一样保持一定高的通胀增速,反而出现了负增长。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宣布战胜通胀?日本央行会趁机加息么?中国又如何应对目前的情况,实现2024年通胀数据的健康回暖?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几十年的时间,日本战胜通缩了?最近日本经济的好消息算是频传,首先是日经225指数突破40000点关口,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已经超过之前日本股市最鼎盛的时代。这意味着日本金融市场已经王者归来。
此外,日本最近几十年一直都受到通缩的困扰,几十年的日本央行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希望解决国内经济通缩的情况。
最近25年,日本的CPI指数走势图
从这张25年来的日本CPI走势图也可以看出,日本最近几十年来大部分时间的CPI指数,都是在0%以下的。
当时的日本政府,不管国内如何刺激经济,甚至采取0利率和负利率的政策,日本企业就是不扩张,日本居民就是不消费,更多的资金不是在国内投资,而是去海外购买海外的资产,比如美国国债。日本就是买的最多。
但是最近几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为了应对疫情,美联储开始大量发债,印钞,导致全球性的通胀危机,日本经济受到影响,也开始出现通货膨胀。
美联储大幅度发债,导致日本也出现通胀
再加上2022年以后欧美国家都开始加息,而日本依然选择宽松刺激经济,导致日本通胀有了第二重上涨动力,所以我们看到日本通胀开始爆表,最高最高通胀率高达4%左右,再加上日本员工工资的持续增长,让日本政府看到了战胜通胀的希望。
3月4日的消息显示,日本政府已经正式讨论宣布经济克服通缩的议程,这意味着日本政府或在最近正式宣布日本经济“走出通缩”。
为什么不现在宣布这个问题?主要是日本政府还有最后一层顾虑,那就是日本的工资水平,如果工资水平持续走强,那么意味着日本经济开启正循环,日本企业愿意出更多的工资,而工资的上涨也会刺激日本经济中的消费。
日本春季劳资谈判,也叫做“春斗”。
所以,当春季劳资谈判取得比较好的结果,那么日本政府将正式宣布“战胜通胀”,而习惯于抄底的巴菲特,其实之前就买入了大量日本公司的股票,可以说股神不愧是股神。
日本目前开始走出了通缩,但是中国经济的复苏却遇到了日本之前同样遇到的问题,那就是CPI出现负增长。那么,中国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
中国如何破解“类通缩”难题?从去年开始,中国出现了“类通缩”的问题,我们的的CPI指数和PPI指数不断下滑,最近几个月甚至出现的“负增长”,这种非常态的情况。
中国最近几个月的CPI走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问题是社会需求走弱,居民消费欲望降低,储蓄意愿的增加,导致企业订单减少,拖累了企业的营业能力。
而企业赚钱和订单减少,也将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难度加大,996内卷情况越发严重,居民工资水平降低。
所以,我们关注的重点,其实不是CPI和PPI是不是真的降息,毕竟物价降低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好事。
我们关心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走入了消费和工业领域的通缩循环,导致经济增长出现逆向的循环,而不是之前那种通胀增加,工资增加,消费增加,企业扩张的正循环。
而关于中国是否出现通缩的讨论,央行去年上半年是否定的,后面也没有再回应,所以经济学家一般不定义为通缩,而是用“类通缩”来形容。但是不论如何,了解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CPI变负,总归不是一件好事,那么中国如何走出这样的“类通缩”的困境呢?
央行表示,中国没有陷入通缩。
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关键在于“结构性需求不足”,所以解决办法也是两种,一种是缩减供给,另外一种就是增加需求。
缩减供给其实我们之前做过,靠的主要是供给侧改革,也就是关停并转,整合国内优质产能,减少供给总量,但是增加供给的质量。
比如说关闭小煤矿,合并中等煤矿,鼓励大型煤矿等等,这样可以降低开采效率,减少污染。产生种种好处。而总量也减少了,那么煤炭价格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
但是前一轮的供给侧改革以后,目前这种做法的边际效应较小,所以我们更需要的就是刺激需求,这是目前走出“类通缩”的核心关键。
煤炭的供给侧改革
如何刺激需求呢?主要还是从三个主体出发,主要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可以使用的工具主要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政策改革。这里我展开讲一下。
货币政策主要是央行发力,采取的是和日本央行类似的降息降准,放水政策。但是中国的国情要复杂一点,比如日本是大水漫灌,因为危机比较深。但是我们是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防控的还有“金融空转”等问题。
财政政策方面,中国需要加大力度,这是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之一,中国的负债率其实比美国低得多,所以刺激经济可以采取举债发行的方式,为中国经济增加内部需求,从而补充因为房地产行情低迷带来的投资缺口。
从企业出发,其实更重要的是看到能够赚钱的希望,只要企业认为某一个行业能够赚钱,那么扩大规模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比如之前的房地产,比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厂等等,比如现在比较潮的自媒体,短视频,带货直播等等。
但是最近几年的企业投资项目,并没有形成浪潮,2023年最新潮的AI方面,由于中国芯片产能受到限制,我们想要发展,但是肯定是超不过美国的,所以这也是资本不敢盲目扩大投资的原因,像我们可以自产自销自研的新能源汽车,情况就要好的多。
再来看居民方面。不管是企业和政府,其实都希望老百姓能够扩大消费,最好不要储蓄,把家底都拿出来买房买车,吃喝玩乐,甚至刷爆信用卡,这样经济必然能够起飞,就像美国那样。
美国消费,全靠美国人民刷卡透支。
但是,中国居民不愿意消费的问题在于居民资产负债率已经比较高了,我们上一轮房地产牛市的时候,居民踊跃买房,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房贷问题。所以,想要居民消费,就需要不断的降低居民的负债率。
当老百姓有钱了,负债减少了,那么自然就会有消费的欲望了,毕竟有钱不需要刺激,老百姓也会消费,只有老百姓没钱,但是企业想要老百姓消费,才会搞出各种名头刺激消费。
所以,对于居民端来说,一方面是适度的让利刺激消费,另一方面是想办法让居民收入增加,减轻负担,比如去年降低存量房贷,银行业让利老百姓数千亿,其实就是很好的政策.
总结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日本目前已经连续通胀,而中国出现了“类通缩”的情况,CPI和PPI持续低于0%。
所以日本央行现在考虑的是到底要不要加息,加息1次或者几次?而中国央行和我们,考虑的还是如何维持经济增速,把GDP增速维持在5%以上,利用发展来解决各种问题。
当然,从数据来看,日本2%的通胀能维持多久?尚未可知,毕竟现在日本通胀呈现的是不断下降的趋势,很可能继续通缩。而对于中国而言,2月份的CPI有望抛开春节因素出现回暖,提升至0%以上。
我也相信,只要从增加老百姓收入,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加大财政政策刺激,那么我们经济很快会摆脱通缩循环,进入健康良好的经济循环中,并且不断持续的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贡献持续的动力。
到那个时候,中国经济虽然不会如十几年前那样保持高速的发展和增长,但是会依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持续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经济的健康增长。
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复苏回暖!
所以希望2024年,中国能够彻底解决“类通缩”问题,实现温和通胀,我们关注经济的,也不用再担心类似的问题,希望中国经济今年能够超预期的复苏,越来越好!
中国经济,加油!
-------------------------------
【樱狼财经】探寻热点背后的真相,欢迎点赞、评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