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热衷于挑剔古人写错字,搞不好会贻笑大方的

作家老沈的文笔 2024-05-01 19:22:35

确实有人,热衷于在网上发指摘古人写错字的帖子,有时候还蛮吸睛。

不过,既然能够流传下来——这些古人书写的匾额、碑刻,一般都有些来头——不只因为“官大”,更源其学问及书法造诣颇深。

就此指指点点,不是不可以,但也不是没有具备必要修养的“门槛儿”。

这不,头条上近几日就看到了这篇文章——《中国最明目张胆的九大错别字,服了,你见过几个?》

作者,自称“作为强迫症患者,最喜欢的就是帮别人纠错”,特别纠正错别字。又说,“还有什么错别字,是我科普博主识别不出来的?不存在的……”云云。

于是,这位先找出了“天下第一错字”——这就是康熙所题“避暑山庄”匾额里的“错字”——“就是那个‘避’字里面的‘辛’多了一横”。

真不好意思。此位夸下海口的“不正经科普”博主,多少有些孤陋寡闻了。

他不知道——自隶变伊始,“辛”字下面就是三横。

他也不知道——康熙写的避”字,摹本是欧阳询所书《九成宫醴泉铭》里的字。

能说康熙这个字,是“天下第一错字”么?

这位博主挑的第二、第三个错字,是扬州大明寺平山堂的匾额“风流宛在”中的“流”和“在”,说“流”字少了一“点”而“在”字多了一“点”。

他断言,这俩字“就是故意写错的”——少一“点”的“流”,是说“风流少一点”;多一“点”的“在”,在讲“多一点实在”。

不得不佩服博主的异想天开。

可惜,第一,这两个都没写错;第二,所谓“故意写错”云云,完全不着边际。

看看王献之、褚遂良、欧阳询、房玄龄所写“流”字,他们都是在说“风流少一点”?

魏碑中的“流”字,几乎都是上面无“点”,又是在讲什么?

“在”字,隶变后,就有多一“点”的写法,从魏碑到王羲之,再到唐玄宗都这样写。

他们都在说要“实在多一点”?

第四个,博主挑的错字又是康熙写的,说他写的“花港观鱼”的“魚”,下面不是四“点”而是三“点”,还说这是“最有说法”的故意写错的字——“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不忍心把鱼放在火上烤,于是写成了“三点水”,魚就能活了。

康熙如果地下有知,可能会把棺材板也顶翻了。

这位博主不知道,行书草书写“魚”字,不仅下面可写成三“点”还可写成一“横”,现在的“鱼”之写法,就是这么来的。

他也一定不知道,褚遂良写“魚”就写过三“点”。

第五和第六个“错字”,这位说,是上东曲阜孔府门第的对联上的“富”和“章”——“‘富’字不出头,文‘章’通天”。

汉字的训诂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不带这么轻佻地解说的。

不必多说,这两个字的写法都其来有自。

至于后面说到的“碑林”的“碑”字、“报恩院”的“院”字、“趵突泉”的“突”字,也皆不能轻言写错,都可找到如此写的依据。

多说几句的是“天下第一关”的“苐”字。

“苐”字,先秦篆体本义是谷黍一类植物。

《庄子·知北游》载,东郭问庄子,所谓“道”,在哪里。庄子说,无所不在——“在蝼蚁”“在苐稗”“在瓦甓”“在屎溺”。

魏晋之后,抄本增多,于是“俗字”也越来越多。“俗字”,就是便于书写的字代替原来不便书写之字。

特别是宋元之后,“俗字”愈加增多。

“苐”取代“第”就是一例。

如宋元时期的《取经诗画》,即《西游记》前身,就以“苐”和“弟”取代“第”字。

“天下第一关”匾额中,不过也是使用了一个“俗字”而已。

说来说去——中国的汉字和书法,传承久远,博大精深,不断演进——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道理,亦有变化的前因后果。

请慎言——千万别热衷于挑剔古人写错字来博取流量,更别就此编出许许多多故事——不是古人没文化,而是我们知道太少。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了数千年的同源文字。

如果从贾湖遗址刻符到良渚,到陶寺,再到甲骨文,直到如今,前前后后大约经历了八九千年历史。

我们现在认识几千个现代简化字,就以为了解和掌握了汉字的全部历史了吗?

肯定不是!

所以,请以严肃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汉字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0 阅读:0

作家老沈的文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