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雄主的太子,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悲惨?

听荷看历史 2024-12-10 14:58:40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每位统一天下,拓土开疆的王朝奠基者,无不有着多谋、善断、驭人、神勇等种种才能。而正是这些异于常人的能力,让他们开启了一个个崭新的王朝。但历史的怪异之处却是,那些开国太子的人生结局,却一个比一个悲惨。

1.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剧照

公子扶苏,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制的开国太子,他的父亲秦始皇嬴政用了10年时间,横扫六合、并吞八荒、北逐匈奴,南征百越,结束了中华大地从春秋到战国500多年的乱世。

然而,在秦始皇死后,作为秦始皇的长子、秦帝国接班人的公子扶苏,却被李斯、赵高、胡亥等小人矫诏赐死。一代开国太子,手握30万防备匈奴的大秦雄狮,竟然引颈就戮,拔剑自刎。不禁使人扼腕叹息。

时隔两千多年,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复盘公子扶苏时会发现,公子扶苏有反抗的实力,却却没有反抗的胆子,更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决定了他悲惨的结局。

2.刘盈

汉惠帝刘盈剧照

汉惠帝刘盈,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草根王朝的开国太子,他的父亲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之身,手提三尺剑,用时7年平定天下,结束了中华大地自秦始皇去世之后的近10年乱世。

然而,作为刘邦的儿子,刘盈是不幸运的,小时候因为刘邦经常被项羽追着打,刘盈时不时的就被刘邦抛弃。好不容易刘邦当上了皇帝,自己也当上了太子,但后来又因刘邦宠爱的戚姬生下了儿子刘如意,一度差点让刘盈的太子之位被废掉。

后来,虽然随着刘邦的去世,刘盈也顺利继承了皇位,但奈何自己还有一个强势的老妈吕雉,这让刘盈一直处于傀儡皇帝的状态。

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渡过数年后,汉惠帝刘盈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傀儡生活,病逝于未央宫。

作为大汉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刘盈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在他的前面是开创汉王朝的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吕雉;在他的的后面是开启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紧接着是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这又变相加剧了刘盈的平庸。

刘盈和公子扶苏一样,都是开国帝王的长子,但和扶苏相比,刘盈还是差的太远,他既没有反抗的胆子,也没有反抗的能力,更没有反抗的实力。

3.刘据

刘据剧照

戾太子刘据,作为汉武帝的长子,本不应在开国太子的讨论之列。但因其父亲汉武帝刘彻的特殊性,再加上刘据本身的遭遇,还是有值得一提的必要。

与之前的公子扶苏和汉惠帝刘盈相比,刘据的硬性条件一开始比他俩都要好。因为刘据有一个强大的外戚集团做依靠。

刘据的母亲卫子夫本是汉武帝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后来被汉武帝宠幸,不久之后便为汉武帝生下长子刘据。后来母凭子贵,卫子夫被汉武帝立为皇后。随后卫家又出了卫青、霍去病两大名将,一时间整个卫家炙手可热。

奈何后来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积劳成疾都先后去世,这让一些小人有了可乘之机。

晚年的汉武帝昏聩多疑,又过度宠信年轻的钩弋夫人,以及小人江充。钩弋夫人为了立自己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便联合小人江充一起构陷太子刘据。

由于汉武帝晚年年老昏聩,对钩弋夫人和江充小人的谗言偏听偏信,对太子刘据的态度一天不如一天。后来更是在太子的府邸偷偷埋下木偶,并在上面写上诅咒汉武帝的话语,想以此来诬陷太子刘据。

面对此种情况,太子刘据进一步不能和汉武帝正常解释情况,退一步,钩弋夫人和江充小人对他的诬陷日复一日。万般无奈之下,太子刘据趁汉武帝刘彻在城外甘泉宫养病期间,在和皇后卫子夫商量之后,拿着皇后印信发动皇宫守卫,释放囚徒,组织民兵发动兵变,诛杀江充。

但太子刘据还是低估了汉武帝的威望,面对太子刘据的发难,大部人还是选择站在汉武帝这边,丞相刘屈鳌更是带领军队在长安城和太子刘据组织的民兵展开激战。

最终,太子刘据兵败逃亡,在逃亡的路上自尽。而刘据最终的败亡,可以归结为有胆子,有能力,没实力。

4.杨勇

杨广剧照

废太子杨勇,其父是享誉中外的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持。作为结束自汉末八百余年战乱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统一过程其实并没有难度。如果细究来看,杨坚属于窃取了北周的劳动成果。真正让杨坚享誉中外的是,杨坚率先创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底层百姓有了通过读书,考科举这种方式改变阶级的可能。而后由这种制度衍生出来的是一个人才济济,经济高度发达的隋朝。

作为隋文帝杨坚的长子,杨勇的青少年时代,并没有遭受到什么大的挫折,但他也没办成过几件像样的事儿,同时也没犯过啥错。一直规规矩矩,就像一支长在温室里的花朵,被人细心呵护。

父亲杨坚当皇帝后,杨勇也像以往的长子一样,被杨坚立为太子。但后来让杨坚不高兴的是,杨坚本人作为皇帝,却只有独孤伽罗一个老婆。而杨勇作为太子,却娶了一个老婆,另外又纳了三个妾。

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让父亲杨坚看不顺眼,更是让母亲独孤伽罗看不顺眼。而反观杨勇的弟弟杨广,不仅在隋朝建立的过程中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灭亡了南陈,统一了天下,更是始终只娶萧妃一个女人。

这样一对比下来,杨广的形象瞬间在杨坚和独孤伽罗心里高大起来。随着杨坚夫妇对杨勇的日益不满,杨广终于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除了时常在杨坚身边说杨勇的坏话之外,更是买通杨坚身边的人一起说杨勇坏话。

由于杨坚对太子杨勇越来越不满意,于是便派出心腹大臣杨素去观察杨勇的一言一行。让杨坚不知道的是,杨素早已被杨广收买。这样一来,杨勇的处境越发危险,而他自己还不知道。

终于,杨素在观察多日之后,终于发现了杨勇的不当言行,并马上报告给了隋文帝。而后,杨勇被废,杨广大获全胜,取代杨勇成为新的太子。

不久之后,杨广逐渐暴露出自己的本性,趁隋文帝杨坚病重弑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隋文帝杨坚幡然醒悟,后悔自己废了杨勇。但为时已晚,继杨坚之后,杨勇也被杨广杀死。

至死,杨勇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更不宫廷斗争为何物。

5.李建成

李建成剧照

隐太子李建成,其父便是用七年时间结束隋末战乱,统一天下的唐高祖李渊。

李渊能用七年时间统一天下,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当属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

有两个能干的儿子,对李渊来说,是好事儿, 也是坏事儿。

好处是,自晋阳起兵以来,在攻城略地方面,李世民没让李渊操过心;在处理政务,筹备粮草方面,李建成没有让李渊操过心。

可以这么来比喻,如果李世民是李渊的韩信,那么李建成就是李渊的萧何。从作用大小上来看,李建成自然比李世民大。再加上李建成长子的身份,李渊自然立李建成为太子。而后封李世民为秦王。

但随着李建成被立为太子,矛盾马上就接踵而来。

由于处理政务不同于带兵打仗,是一个隐性的工作,这就让人不能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工作强度和功劳。这就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武将们在外面攻城拔寨,京城的人都干了些什么。而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包括李世民和他的秦王府一众武将。

因为在李世民和秦王府的人看来,整个天下都是他们打下来的,为什么既得利益者,是待在京城的李建成。

于是,大唐武德九年,李世民买通了玄武门守将常何,在太子李建成入宫见李渊的路上,关闭玄武门,继而发动宫变,射杀李建成。

大唐开国太子,就这样画上生命的句点。

然而,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总会找到一个历史的共同点,那就是在政权更迭之际,往往也伴随着利益的重新划分,在新旧贵族之间,在宗室与功臣集团之间,他们总会找到新的代言人来帮他们捍卫自己的利益。

作为开国皇帝,因为足够优秀,所以他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各方利益的均衡。但是作为优秀者的儿子,压力是巨大的。所有人都以父辈的功绩来丈量继任者。但是开国皇帝又往往都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乱世枭雄,所以,开国皇帝所选定的太子,大多都没有其本人优秀,这样就造成二代无能的错觉。

这样,心怀异志者就开始蠢蠢欲动,太子们的处境就变得岌岌可危。以致于结局一个比一个悲惨。

0 阅读:51
听荷看历史

听荷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