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2年六月,56岁的宋高宗赵构或许意识到自己再无生出儿子的可能,便把皇位禅让给宋孝宗赵昚。25年之后,赵构老于深宫,80岁而终。
说句实话,赵构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在那个山河沦丧的时代,他身份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他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一面凝聚着汉人正统的旗帜,他的存在,让汉人稳住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虽然这面旗帜未曾飘扬在长城内外,但是至少没有倒下,而南明就是少了一个这样身份的人,汉人留了近300年的辫子。
宋朝的建立之初,就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这倒不是宋朝开国皇帝的无能,而是一个历史遗留给他们的问题,这个问题直到宋朝灭亡都没能解决。
可以这么说,幽云十六州的丢失,是汉人的光辉走向没落的开始。从此唐朝的辉煌不复存在,民族的伟大复兴变得任重而道远。

北宋还未立国之时,儿皇帝石敬瑭就向他的“老子”契丹人献上了幽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以及京津地区),契丹的领土范围得以延伸到长城以内,从此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游牧民族的骑兵可以在汉人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四处劫掠;而党项人也在后来利用宋与辽的矛盾,在夹缝中逐步走向强大,直到最后脱离了宋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西夏王朝。
全盛时期的西夏范围,涵盖了了今天的宁夏全境,甘肃大部分地区,陕西,青海,新疆,内蒙部分地区。这个位置自秦汉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北击匈奴,数十万将士埋骨大漠,上千名战将马革裹尸,与匈奴血战多年,所收复的河西走廊就是这里;而张骞历时11年,深入大漠,穿越茫茫戈壁,出使万里西域所开辟出来的陆上丝绸之路也必须经过于此;最为重要的是,河西走廊更是天然的马场,在历朝历代都是中原王朝骑兵战马的重要供应地。

东北和西北战略要地的丧失,让整个宋朝在300多年里,军事上一直保持着守势,在后来的史书中,始终被冠之以“弱宋”的头衔!
宋朝周边的强敌环伺,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和河西走廊的被占领,基本断绝了宋朝购买和饲养优质战马,打造重装骑兵的可能。所以,终宋一朝300余年,宋朝那些无畏的战士,只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千里平原上抵抗游牧民族的骑兵冲击,始终无法在军事上与周边的游牧民族展开骑兵决战,每每想到这里,我都觉得,世人欠宋朝一个公正的评价。

终宋一朝的多次北伐,带来的结果是多次的丧师失地,而经历了靖康之耻的南宋,边境线已经从黄河南岸退到了淮河南岸。那是汉人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为数不多的一次耻辱,金人攻陷了宋朝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了钦、徽二帝。除了后来的宋高宗赵构之外,整个赵宋宗室被当年野蛮的女真人搬到了今天的黑龙江,从此在白山黑水之间,了却凄惨的一生。
这其中固然有着扼腕叹息之处,然而在悲怆之余,又会对宋人800多年前的不屈意志,感到由衷的钦佩!
我们可以看到,汉人在仅仅依托着长江以南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抗争始终没有停止,一个民族的灵魂,变得更加璀璨绚丽,它始终以耀眼的光芒绽放,洗礼着后来的每一个华夏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