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两朝叛将:投靠北宋却被处死,引发宋金战争

1123年的平州城头,张觉望着东迁的百姓长龙,攥紧了手中金朝赐予的南京留守印信。这个出身渤海族的辽国旧臣不会想到,自己即将成为撬动宋金战争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辽国末年的南京道(今北京),文武双全的张觉以进士之身执掌辽兴军。当耶律淳病逝、萧德妃掌权时,他敏锐察觉帝国将倾,暗中招募五万精兵。金军破燕京之日,张觉审时度势献城归降,换来金太宗赐予的平州留守之位。

但这位深谙《孙子兵法》的儒将心中另有盘算。眼见金人强迁燕民实辽东,平州大道上尽是啼饥号寒的百姓,他对着幕僚慨叹:“我等坐视同胞为奴,岂丈夫所为?”

1123年五月,张觉的使者秘密抵达汴京。宋徽宗看着降表中“愿以平州归附,永为宋土”的誓言,仿佛见到燕云十六州尽复的幻景,当即赐下丹书铁券。

兔耳山下,张觉以疑兵之计大破金将完颜阇母,捷报传至开封,宋朝竟以天子旌节相赠。此举彻底激怒金廷,完颜宗望亲率铁骑压境。面对滚滚而来的女真铁骑,张觉弃守平州奔燕山,将烫手山芋扔给了北宋守将王安中。

金使持箭入燕京府衙,厉声质问:“藏匿叛将,宋欲战乎?”王安中在刀剑相逼下,将张觉诱入甲仗库。当武士挥刀斩下时,这个曾想“全燕归宋”的将军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宋金博弈中的弃子。

装着张觉首级的木匣送至金营那日,郭药师等辽国降将集体缄默。次年冬,太原城下的金军阵中,昔日的“常胜军”倒戈相向——张觉之死寒了所有北归者的心,也为靖康之变埋下伏笔。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张觉两次叛主求存,最终却成宋金开战的导火索;而那位轻诺寡信的宋徽宗,将在四年后品尝到比张觉更苦涩的亡国滋味。平州城头的烽烟早已散尽,唯留警示后人:在霸权博弈中,小角色的命运往往早在棋局开启时便已注定。

0 阅读:5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